<h5><br></h5><h5> 下雨了,匆匆驱车赶赴司马台长城。</h5><h5> 雨后,一轮朝阳升起,司马台山上云雾弥漫,金光万丈。“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黑黢黢的大山尚未苏醒,而云雾间的长城就像一条跃跃欲试的巨龙,呼之欲飞。</h5><div><br></div> <h5><br></h5><h5> 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区北部古北口镇司马台村,距离北京城区120公里。司马台长城属于内边长城,与蟠龙山长城、卧虎山长城和金山岭长城等构成京畿东北重要的防御体系。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7公里,鸳鸯湖水库将其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敌楼16座,归蓟镇曹家路统辖;西段敌楼19座,归蓟镇古北口路管辖,敌楼密度之高堪称长城建筑之最。</h5><div><br></div> <h5><br></h5><h5> 据当地村民回忆,原村旁边有几座古塔,俗称“塔圈子”,老人们说叫“罗家坟”,而村里没有一户人家姓罗,不知“罗家”出自何处。原来,唐朝初年,隋将罗艺降唐,被高祖李渊封为燕王并赐姓李,改名为李艺。他随李建成征战并建立了信任和感情,成为太子党重要党羽。玄武门之变后遭李世民讨伐,在逃往突厥途中被杀,葬于司马台村,所谓塔圈子和罗家坟就是罗艺及其后人的墓地。燕王罗艺部下王司马,感念其恩,隐居于此,立志为燕王守墓,久而久之燕王墓所处的台地被称为“司马台”,这或许是司马台名称的来源之一。另外,司马台名称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蓟镇总兵戚继光军中有位大将叫司马化日,主持修复将军楼到沙岭口段长城,劳苦功高,戚继光就借用其名将此地称作司马台。</h5><div><br></div> <h5><br></h5><h5>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王朝初期,是为防御逃往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反攻,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防御工事。到了万历年间,年久失修的长城无法胜任防御任务,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总督谭纶、总兵戚继光对司马台边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筑,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长城依旧保留着明长城原貌。</h5><div><br></div> <h5><br></h5><h5> 戚继光开创了空心敌楼的营造法,为明代中后期长城修筑确定了样板。敌楼也称谯楼,是指挥瞭望,放置物资和士兵遮风避雨的设施。中国建筑史上敌楼出现的很早,宋代曾巩《瀛洲修造记》中有“乃筑新城……其上为敌楼、战屋”的记载。戚继光在长城上造设空心敌楼,他在《练兵实纪》中记载:“今建空心敌台……造台法:下筑基与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檐,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司马台长城共有35座敌楼,样式有两层、三层、扁形、椭圆、拐角型等造型,还有两眼、三眼、四眼、六眼、二十四眼等多种功能区别。</h5><div><br></div> <h5><br></h5><h5> 敌楼是长城巨龙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提升了防御功能,也内涵了长城建筑美学。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是古北口和司马台一线最高点,海拔986米,据说天气好时可看到北京城,故称望京楼。望京楼为空心三眼楼,两层结构。传说当年建楼时死伤很多人,筑楼条石仍运不上去。玉皇大帝得知后派二郎神下凡,他将神戟变成赶羊鞭,轻轻一摇条石就变成山羊,直奔山顶。此时,一个士兵出帐小解,惊动二郎神,慌忙中不慎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于是,修建望京楼的条石缺了几十块,至今能看到望京楼底部有五层是用碎石块垒砌。而掉下山的条石,散落在山谷中,当地人称之为“条石坳”。</h5><div><br></div> <h5><br></h5><h5> 望京楼西边紧邻的仙女楼,传说是由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住过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或现,恰如不愿示人的少女,敌楼上有汉白玉石拱门,上面刻有并蒂莲花浮雕。</h5><div><br></div> <h5><br></h5><h5> 仙女楼和望京楼之间有段非常特殊的长城,长约百米,倾斜度超过85度,两侧悬崖绝壁,俗称“单边墙”。宽度仅有四十厘米,仅容一人。</h5><div><br></div> <h5><br></h5><h5> 长城作为中国北方大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见证了战争,也见证了长城内外的和睦和交融。现在,长城作为一个符号,有壮丽风景中的雄浑,也有时间打磨后留下的残破和忧伤。喜欢长城,不仅在于它屹立于苍山之上的大美,还喜欢探寻和聆听鲜为人知的故事。长城的传说和故事构成了长城风景的灵魂,使其生动和鲜活起来。</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