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星宿派就是这样的一个狼群一样的赤裸裸的丛林法则的帮派。星宿派提拔人什么资历、忠诚度、帮龄统统不重要,只看一点,谁最能打。但问题是,星宿派内部的竞争完全是血腥的,不给人留退路的,内耗极大。一句话帮派里谁的拳头最大,谁就是真理,谁就说了算,甚至可以对他人生杀予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单粗暴的丛林法则之下,要想在星宿派活命、发展,只能苦练武功才能自保,但又要不能让他人发现你的武功有进步,否则一旦引起大师兄的忌惮或猜忌则必死无疑。表面上极大地激发了个人练武的动力,实则完全完结了帮派内部的合作和集体智慧。更关键的是人人不敢培养梯队、帮派无法培养后背力量,会导致后继无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这种环境下,大师兄一旦武功超过师傅丁春秋,大师兄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丁春秋,即便大师兄成了新的帮主——第二个丁春秋,他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下面的徒弟随时可能为了帮主之位弄死他。丛林法则之下,完全依靠赤裸裸的暴力人人都无安全感,也无法独善其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之少林、武当这些帮派内部虽然也有派系斗争,但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之下的良性竞争,有传帮带有传承,有积累;作为一个帮派它们有效降低了内耗,不会因剧烈的内耗而消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孔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通,我们自小读着孔融的故事。在教科书里一直很高光的神童孔融的下场却很悲惨。神童孔融的儿子也是个神童,临死之前还用超人的淡定与政治见识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安十三年,孔融触怒曹操被杀。当时孔融年仅七岁的女儿、九岁的儿子,因年幼侥幸免死。两个孩子寄住在他人家中。孔融被捕时,两个孩子正在子下棋,没有丝毫的惊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旁边的人说:“你们的父亲被抓,为什么你们都未起身停下来?”孔融的儿子回答说:“鸟窝都被捣毁了,哪里会有不破的鸟蛋呢?”有人将两个孩子的话语表现,报告了曹操,曹操决定处死了这两个孩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秩序的毁灭是最大的毁灭,即使是糟糕的秩序也胜过无秩序,特别是对最底层的人与最顶层的人来说,随时被送入秩序崩溃后的社会绞肉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说的是唐末叱咤风云的藩镇节度使们的无奈与危险——秩序崩溃之后,不仅皇帝不安全,就连我们以为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节度使姓名也捏在他人手中,一个混乱没有秩序的世界,哪怕事执掌最强暴力机器的人也会被吞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秩序崩溃之后,只剩下最原始的秩序,回到了真正的、不带一丝隐藏的、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只剩下弱肉强食。在这种没有秩序的秩序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躲过戕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印象中,唐末的节度使都是鼻孔朝天、傲娇得不要不要的人物,一个个都是飞扬跋扈的暴脾气、妥妥的土皇帝,在辖区内的行政、军事、人财物无一不管,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自然是威风凛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很多皇帝都是节度使出身,五代十国的第一个皇帝后梁太祖朱温就从节度使化鱼为龙;后唐庄宗李存勖也是靠着他爹李克用打下的基础做了皇帝,他爹李克用就是河东节度使;著名的儿皇帝后晋石敬瑭、后汉的刘志远、后周的郭威都是节度使出身。反而朝廷的皇帝只是太监手中的傀儡与玩物,执掌神策军的太监们随时随地可以废立皇帝。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时可能化鱼为龙的节度使确实风光无限,同时又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不仅享受不了这无限风光甚至可能身死族灭。唐末藩镇林立,节度使执掌一方大权,身系天下安危,自然也是矛盾所在。有些人是被逼当了节度使;有些人宁愿辞官也不愿意当节度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大头兵掀翻了皇帝历史虽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唐庄宗李存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半截英雄,登基做皇帝之前战斗力爆表,妥妥的五代战神,连狡悍无赖的朱温都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然后就是这么一个经历战争血腥风雨洗礼的创业型开国皇帝,竟然在登基为帝后短短三年就迅速腐化堕落、乃至身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存勖委派的监军宦官实际掌控藩镇,而长年追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征战的河东军中骁将却未得到应有的赏赐。而在李克用时代,以军功授刺史甚至节度使是唐末乱世约定俗成的观念,大量的中下级将领以此作为晋升阶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存勖断绝了战场上以命相搏的军官们的前程,导致军方上下布满。频繁的灾害再加上李存勖荒于游猎应对不力,导致底层士兵的生计无以为继甚至妻离子散,底层士兵兵变的火种就此埋下。综上,魏州兵变,其实是李存勖把后唐军方从大佬到普通士兵得罪得干干净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干柴已经堆好了,就差一个点火的人了。不经意之间,一个叫皇甫晖的大头兵划亮一个火柴,点燃了后唐军方堆积如山的干柴。没想到这把火太猛,直接烧死的李存勖。皇甫晖,最初在后唐的魏州军中当兵,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遣魏州军去戍守瓦桥关,戍守期满应当回魏州,但大军走到贝州时,却被命令留在贝州屯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的乱世,战乱频仍,当大头兵的不知哪天就在战场上交待了。所以都盼着换防回家,家里父母、老婆孩子都翘首以盼呢。皇帝李存勖一道命令直接断了他们的归路,命令里只说屯田又没说干到什么时候,有可能就此与家人天各一方、甚至阴阳相隔,大头兵个个满腹怨言。只差一个挑事的,随时会发生哗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头兵皇甫晖穷极无聊,就想赌两把赢点小钱顺道消遣消遣。还没到贝州,皇甫晖的点子却先背了起来。反正那一晚,他买啥啥不开,一个劲地输钱,还欠了两屁股债。本来心情郁闷的皇甫晖,是郁闷他妈给郁闷开门郁闷到家了。一般人最多也就搞个电信诈骗或跑路躲债,皇甫晖为了弄点钱,竟然想到造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甫晖知道造反靠自己几个大头兵是不行的,这家伙决定利用士兵不能回家被迫屯田的不满,鼓动他们造反,竟然一呼百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甫晖就是一个大头兵,他交好的朋友都是小兵,难以把事闹大。皇甫晖找到了指挥使杨仁晟,希望他能带着兄弟们造反。杨仁晟不可能好好的指挥使不当去造反,直接被皇甫晖造反的提议吓傻了,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士兵们处理问题很简单,既然你不愿意带着大伙造反,大伙就先造你的反,一刀把指挥使杨仁晟咔嚓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队里啥都缺,就是不缺头头。大头头不愿意带着他们造反,总有人原意带着他们造反。他们找到一个小校让他带着大伙造反,小校也不敢,然后他们就送小校去与指挥使杨仁晟团圆了。皇甫晖就不信在军队里,就找不出一个原意带着他们造反的头头。皇甫晖提着杨仁晟和小校两颗人头找到裨将赵在礼,不跟他废话,直接把刀架在赵在礼的脖子上,不带着大家造反就咔嚓。赵在礼不想步前面两位的后尘,只能答应带着大家一起造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乱军在夜里防火烧了贝州,贝州给烧了,看还有谁能让我们留这里屯田,直接杀奔邺都。赵在礼自称为留后,大头兵皇甫晖直接成了马步军都指挥使,这升官速度堪比坐火箭了。皇甫晖率领数百骑人马,在城中肆意抢劫,不光能还了赌债,还能赚不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个皇帝能容忍造反,别说你姓皇甫,就是儿子造反都不行。李存瑁派大将元行钦镇剿,但却连连失利。李存瑁又气又恨,眼下无人可用,迫不得已启用了让自己忌惮的、军中宿将李嗣源。 </p><p class="ql-block">李嗣源带兵平叛未果,直接被手下的士兵逼迫李嗣源造反了。好家伙,本来的平叛大军成了叛军的同盟,叛军实力剧增,再加上李嗣源在军中素有威望,有能征善战。李存勖仓皇出逃,在半道被哗变的士兵射杀。而李嗣源就趁机即位,也就是后唐明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头疼的牙兵魏州就是唐廷最头疼的河朔三镇之一魏博的节度使的驻地。魏博镇(不是今天的城镇,而是藩镇的镇)这里胡化严重,极其彪悍,是一个靠拳头与实力说话的地方。“长安天子、魏博牙兵”,意思是说当魏博牙兵,拿个长安的天子都不换。想想也是长安的傀儡天子,朝不保夕有啥意思,基本要看大太监的脸上行事,哪里比得上随意废立节度使、能随意捞钱的魏博牙兵潇洒、快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牙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牙兵最早乃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设,田承嗣在魏博拥兵十万,挑选精壮矫健者万人,号为牙兵。也许后世赵匡胤建立禁军,还是受田承嗣设立牙兵的启发,牙兵可以说是节度使版的“禁军”。但是这些藩镇的牙兵没什么节操与忠诚度,他们不为皇帝打工,也不为节度使打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他们有强大的战斗力,想要的自己可以抢,为什么还要低声下去请节度使赏赐呢。正如《让子弹飞》里的县长夫人一样,谁当县长她都无所谓,她只要当县长夫人。牙兵也是,谁当节度使无所谓,现任节度使不愿意赏赐钱物、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就换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原意给足赏赐的节度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质上跟历史上,权臣废立皇帝立威是一个道理。随意废立节度使,去旧换新以获取新主的奖励。魏博军后来被朱温一顿收拾,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但是这种不爽就造反干他丫的这种作风却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搞得风光无限的节度使,稍有不慎就脑袋搬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世人只见节度使的风光,谁知道节度使的苦。当然那时的寻常老百姓更苦,命如草芥,即便死了无数也难以被史书记录。乱世里金戈铁马、风云际会只属于少数幸运儿,对绝对大多数人就是人间地狱。只能说秩序崩溃之后,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