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日内瓦一个多月了,回想在日内瓦度过的一段时光,总是觉得和东方大国有太多的不同。除了语言不同,和欧洲人交流沟通的障碍。生活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p> <p class="ql-block"> 四月初来到日內瓦,正是春暧花开的季节。这和家乡的季节大致相同,只是日内瓦地处北纬四十度以上,春天显得特别漫长。</p> <p class="ql-block"> 日内瓦湖湖水清澈透明,一湖碧水,波澜不惊。</p> <p class="ql-block"> 春日里的日內瓦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绿满大地。</p> <p class="ql-block"> 日内瓦的杜鹃花娇艳似火。</p> <p class="ql-block"> 四月初,日内瓦的玉兰花迎春绽放,花期长达一个月。</p> <p class="ql-block"> 开满鲜花的大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艳丽。</p> <p class="ql-block"> 日内瓦与家乡有同样的蓝天白云,不同的只是天蓝得更加深遂,云白得更加耀眼。</p> <p class="ql-block"> 地球人都喜欢鲜花,这大概也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 在日内瓦住了一些日子,感觉我们与瑞士人的一些不同。</p> <p class="ql-block"> 瑞士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城乡差别特别的小,或者说没有城乡差别,首先是没有身份区分,身份与外表无关。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你无法从外貌上区分城市人和农民。只有他们在放牧,耕作,收获的时候,才可以知道。</p> <p class="ql-block"> 瑞士国土以山地为主,没有大平原,农村大都是小型牧场和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 瑞士人可以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谋生,街头献唱,卖艺,或者乞讨,甚至在大街边睡觉,在草坪上支起帐篷过夜,没有人去打扰他们。瑞士尽管是世界上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普通人的生活也是特别的简单。这里大概没有城管,大街上也很少见到警察,有事找警察,估计在这里有点难。</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我们与西方最大的不同是文化的不同,抽象的文化概念难以言说。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明显地感觉到普通欧洲人与我们有显著的差异。</p><p class="ql-block"> 星期天,除了火车站的商店,所有的商店都闭门谢客,如果家里没有储存有食物,歺馆却是向你敞开大门的。</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星期天,铁路交通显得格外繁忙,所有的旅游景点游人如织。旅游是欧洲人最重要的生活。也许是因为没有商店营业,旅游就成了必然选择。瑞士人生活在现实中,我们生活在理想中。</p> <p class="ql-block"> 在马特洪峰雪山,游客可以乘坐山地火车登上海拨3100米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周末旅游度假是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日内瓦,与家乡最大的不同是食物,我们都知道西歺与中歺的差异主要是食材和烹饪方法的不同,烹饪方法的不同是烹制噐具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西歺主要是烘、煮、烤、炸。牛奶,面包、沙拉成了了主食,还有牛肉、羊肉、猪肉。中歺则是炒、烧、蒸、炸、炖,没有中式烹饪器具,也只能入乡随俗。</p> <p class="ql-block"> 在日内瓦的湖边公园,每天都可以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小孩在草地上撒欢。十几个儿童,三、五个幼师,都穿上可辨识的服装。</p><p class="ql-block"> 同样还可以看到几个老师,带领几十个十多岁的小学生,在公园里活动。 </p><p class="ql-block"> 我纳闷,为什么他们就不怕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不想作人上人,也许是怕赢在了起跑线,却输在终点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日内瓦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公益宣传,虽然这里讲法语,这些公益宣传用英语、法语、德语三种文字介绍。</p><p class="ql-block"> 内容主要是保护环境、保护地球。</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太阳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太阳系的老大——太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地球。由于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地增加,地球被污染,造成许多人类生存危机,环保人士拍摄了许多地球污染的图片,希望唤起人们更多的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p> <p class="ql-block"> 这大概是文化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在瑞士有许多博物馆,每个城市都有,甚至一些万人小镇也有。这些博物馆展览面积都很小,大多数不足一千平米。其中很多博物馆是私立基金会开办的,也不收费。</p><p class="ql-block"> 这是洛桑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头骨化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恐龙的脚化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日内瓦的宇宙空间博物馆展出的宇宙空模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尤如进入了深遂的宇宙空间。这个博物馆还特别介绍了瑞士建设的物理强子对撞机。全球的科学家通过强子对撞机深入地研究宇宙的微观世界。中国的科学家也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 日内瓦科研仪器博物馆,设在日内瓦湖边公园里的一幢小楼里,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一百多年前的科研仪器,显微镜、化学试验仪器、天平及长度、厚度测量仪器、电流测量仪器,也展出了近代的电子显微镜,共有上千种之多。</p> <p class="ql-block"> 这位古斯塔夫的老人(1817——1890)创建了阿丽娅娜博物馆。他的后代将家族的私人土地捐赠给了后来的联合国日内瓦欧洲总部。</p> <p class="ql-block"> 阿丽娅娜博物馆直今仍然免费开放。主要的展品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各地生产的瓷噐,这些瓷器主要来自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生产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这享尊陶瓷艺术品高达两米。</p> <p class="ql-block"> 阿丽娅娜博物馆也展出现代的水晶玻璃,这些人造玻璃,五光十色,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这尊玻璃艺术品晶莹剔透,华丽富贵。</p> <p class="ql-block"> 在瑞士也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尼永考古博物馆收费8瑞锒,对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的优惠。</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红十字会博物馆和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也是收费博物馆。也许是因为会员国欠费太多,联合国经费不足,不得已而为之。</p><p class="ql-block"> 瑞士博物馆虽然数量多,大都小巧精致,展厅面积小,大都可以花一小时完成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其博物馆也设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联合国日内瓦(欧洲)总部,又名万国宫。联合国的许多机构,粮农组织,WTO,知识产权组织等分布于周边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内。</p> <p class="ql-block"> 瑞士的铁路四通八达,24小时内可以乘坐火车走遍全国。瑞士各大城市虽然都有机场,主要是供出国旅行,在瑞士旅行完全不用乘飞机。</p> <p class="ql-block"> 瑞士的火车时速都超过100公里/小时(冰川列车除外)。与国内乘火车最大的不同是,所有的火车站没有安检,进站上车,也不检票。进入车站,通过一条通道,直达你乘坐火车的站台。宠物狗,自行车都可随身携带,但需为宠物和自行车购买车票。列车员会在适当的时候检票一次,短途旅行,恐怕还没检票就下车了。</p><p class="ql-block"> 旅客只需购买了去往目的地的车票,你可以乘坐当日任何一辆去往目的地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 旅客也可以选样去往目的地的任何车型,包括冰川列车,只要在你的行程范围之内。</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在瑞士住上一个月,又喜欢旅游,则可以花120瑞郞(合人民币约1000元)购买一张半价卡。凭半价卡,可以购买去往瑞士任何地方的打折票。</p><p class="ql-block"> 在瑞士出行,可以购买一种24小时内有效的天票。如果购买了半价卡,购买天票也可以打折。凭天票可以在瑞士乘坐(飞机除外)的任何交通工具。火车、湖泊内的游船,全国各地的公共汽车。如果有充沛的体力,坐车的距离远,时间长,天票可以在一天之内为你省钱一倍以上。</p> <p class="ql-block"> 瑞士是个小国,连大学也小型化。大学虽然小,但是东南西北都有大门。日内瓦大学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整个学校只有三幢教学大楼,最高大楼仅五层,在整个校园里显得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瑞士大学与国内最大的不同是,瑞士大学的大门口没有保安,非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可以自由进出。游客也可以在校园内的任何地方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日内瓦城市公园绿化种植的小树。树下堆满了木屑,瑞士园林绿化与我们的不同是,将城市绿化产生的枯枝落叶就地分别处理,粉碎之后,就地利用,归还大地。公园里部分道路是用木屑铺成,防止产生尘土,大部分木屑堆散在树下。这是一种简约、环保的城市园林护理工程。</p> <p class="ql-block"> 瑞士的年轻人喜欢骑游,在城市,乡村处处可见许多骑游者。他们喜欢将自行车带上火车,去往远方骑游。</p> <p class="ql-block"> 瑞士城市公共厕所很少,大多数公共厕所,包括一些车站的公共厕所都是要收费的,一次1—1.5瑞郎。在洛桑火车站,我上了一次厕所,花去了1.5瑞郞,相当于消费了一大碗回锅肉。这也是瑞士和我们最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在瑞士的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两、三百年的大树,这棵大树种植于1798年。这些都算得上是眼见为实!</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日内瓦生活,对瑞士人们的文化、生活了解非常肤浅。所见所闻也如同雾里看花,不得其要。</p> <p class="ql-block"> 每每去城市公园,都会见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在草地游戏、撒欢。这些老师如何教育这些孩子,这是我无法知晓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有一点可以肯定,瑞士人以这种方式教育岀来的下一代,与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有所不同。我想信世界和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推动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 深度参与了瑞士的交通出行,买了一个月的半价卡,也买了几次天票,坐过一整天的公交车。火车无需安检,没有检票,只有在火车上的列车员一次查票。谁知道乘坐公交车和火车有没有人恶意逃票,作为一个外国人在瑞士,我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逃票。</p><p class="ql-block"> 在瑞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确实很方便,为了省钱,又确实很累。</p> <p class="ql-block"> 见闻随想,纯属个人感悟。如有不同,敬请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