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朱沱的变化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朱沱,1979年划给永川管辖,作为我,应该是双重身份了,80年文化考核参加了工作,进了江津罐头食品厂,户口又迁移了江津。</p><p class="ql-block">朱沱,是原江津比较偏远的小镇,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除水路外,还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去永川,下江津,既要坐轮船,还要在朱扬溪坐火车,德感下车后又坐人力三轮去坐轮渡,几次转乘,也去大半天,当天回家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只有一条主街,全是石板铺的路,凹凸不平,有些死角长满了青苔,住房全是瓦房,好一点的是木质结构的楼房,古朴古香,房屋四角雕刻有花纹,动物。我的家就分前楼后楼,后楼是3楼一底,每层平均约30平米,总面积在300平米左右,在当地算富人家庭,是我祖辈经营大米生意攒下的祖业,据父亲说,有五六套,后来我爷爷吃鸦片烟吃垮了,只剩一套。</p><p class="ql-block">朱沱老街长约5里,有2个小学,2个中学,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读公办学校的好像觉得洋气些……</p><p class="ql-block">背街主要以卖鸡鹅鸭为主,还有饲料,木材等,每逢赶集,噪杂声早早地把梦中的我惊醒,没办法,只有早早起床做早饭,烧开水,这种习惯一直持续至今。赶集天人山人海,农村的水果,鸡蛋,大米,玉米等农产品五花八门,鸡鹅鸭,笼子猪儿的叫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在愿意中进行,有的老农买个好价钱约上几个朋友小酒馆一坐,叫上几碗豆花,再配一盘花生米,故事就开始了,讲在动情处,几个哈哈大笑,伤感时,垂头丧气,默不作声,故事里有几多辛酸,无奈。有事的鸡鸭卖了转身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屋,忙于生计,那时的人都很纯朴,互相照应,问寒问暖,虽然贫穷,精神尤在。</p><p class="ql-block">家乡的变化是近20年左右,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又宽又直,公路两旁种植了银杏树,各种k歌厅,酒店,餐馆,超市遍布新区,人们载歌载舞,穿着华丽,夜晚,灯火通明,街边的夜啤酒,烧烤,凉粉,冰粉让人垂涎三尺,经商的有新疆的,贵州的,浙江的,让这个小镇充满了活力!</p><p class="ql-block">是啊!家乡的变化真大,国家高新工业园区来了,公交车来了,几个老旧学校全部规划修建,关贸大楼运行了,物流港口即将修建,江津至朱沱三环高速1小时,永川40分钟,铁路专线也将接拢工业园区,如今的朱沱,山青水秀,交通方便快捷,工业,农业,交通,生态环境,商贸,卫生成为重庆市百强镇,朱沱人民在镇委,政府的带领下,勇于开拓,敢于挑战,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建成如今的宜居镇,文化镇,商贸镇,文明卫生镇,美食镇……</p><p class="ql-block">我深深地爱着这个镇,是它养育了我,每次回去,学校内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操场上学生奋力拼搏的精神,让我激动,那是家乡的未来,祖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