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

徐维泉

<p class="ql-block">  进门预约难,观展排队久,偌大的展厅里人头攒动,人流如织,成博的《汉字中国》特展太火爆了,简直比盛夏的天气还要火爆!展览的全称叫“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主办方是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特展通过全国20个省市、40家文博机构的220件重磅文物精品,系统地展示了汉字的发展脉络,并全面阐释了汉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看度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  展览以“源、远、流、长”四字为构架脉络,分单元依次讲述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光辉里程,并围绕着汉字的时代特征、书写载体、发展面貌、流行字体,以及不同时代的书法家代表布展叙事,内容庞杂且容量巨大。陪着孙女随人流走过,展品看一漏三,细节不甚了了,胡乱拍了点照片回家后二次消化,才得以梳理个大概。</p> <p class="ql-block">  汉字的源头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时间跨度5000年,分新石器时代、殷商时代、西周时期、春秋战国四个阶段叙事。</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以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贾湖刻符龟甲”开头。该龟甲上刻有一只形似“眼睛”的符号,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距今已有8000余年(新石器时代)。把汉字的源头追到一只眼睛很有意思,懵懵懂懂千万年的“睁眼瞎”一经开眼,助推华夏文明的“方块字”即闪亮登场!汉字的萌芽期是以刻绘记事为特征,主要刻写载体是龟甲、兽骨、陶器和玉石器。</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与自然的频繁互动中,将对万物的感知、观察与思索抽象为多样的记事性刻绘符号,促成了汉字的初萌。汉字起源有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原始图画、契刻符号等多种说法,是多源一体的中华文明共同构成了汉字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指刻写于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此时的汉字已经趋向成熟,不仅具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基本结构,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方法。</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鼻祖,在中国汉字史和中华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899年以来的124年,全世界共发现甲骨文16万片,单字5000左右,其中破译释读者仅2000字。2016年10月,国家文字博物馆发布公告,悬赏3个亿破译剩余的3000字,规定凡破译甲骨文一字,即可奖励人民币10万元,真正的“一字值万金”!可惜到目前为止,只有蒋玉斌靠破译一个“蠢”字获得10万元,别无其他进展。想靠破译“死文字”当亿万富翁看起来只有做梦啦!</p> <p class="ql-block">  紧随甲骨文之后的是金文,金文是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西周时期铜金不分,所以铸于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具多,所以又叫钟鼎文。尽管周代仍有甲骨,但是主流已成金文。金文始于商盛于周。</p> <p class="ql-block">  这件文物是宝鸡青铜博物院的藏品,名字叫“史墙盘”,是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盘中铭文总计284字,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事迹和作器者的家世。因为作器者是史官又名叫墙,所以文物取名史墙盘。史墙盘的铭文是迄今所见价值最高的金文之一。它不仅在史学和铜器断代方面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文体结构、修饰手法及书法创作方面也有很突出的特点,它是西周中期金文走向成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汉字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普及率大为提高;二是书写载体在青铜器之外增加了绢帛和简牍;三是随着周王朝衰落,地方诸侯争霸,汉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多样性,更加百花齐放;四是流行字体由甲骨文和金文变成了篆体,而且在书法方面发展出了草篆。</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件文物来自山西博物馆,名叫“晋公盘”,它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送给大女儿的嫁妆,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盘重有7000多克,盘沿内测还刻有7处铭文,共183字,主要记载晋国先祖及晋公自己的丰功伟绩,文物价值极高。除了政治历史,位高权重的晋文公动用高科技为远嫁楚国的女儿打造精妙绝伦的洗手盆,情真意切,父爱浓浓,也是吸引观众的缘由。还有就是晋公盘曾被文物贩子倒腾到海外多年,直到2019年才被追讨回来,它的坎坷身世也是引人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战国中山王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与中山王圆壶和中山王方壶合称“中山三器”,现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三器共有铭文1101字,为揭开中山国的神秘面纱提供了详实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别是中山王铁足铜鼎,所刻铭文达469字,仅次于西周毛公鼎,为金文篇长之最。</p> <p class="ql-block">  在甲骨文、金文早已远去的今天,中山三器上的铭文却能以随势附形,排列齐整,笔画纤细,刚劲秀美等特点,被后人当作世上最美的文字持续摩拜学习,“中山篆”这个汉字史上的常青藤委实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远”,在这一单元里介绍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时期的汉字发展脉络,时间跨度为1180年,侧重点是统一文字、汉字隶变、多源共进、秉持法度四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出台“书同文字”政策,要求将百花齐放的文字统一于“秦小篆”,并责令李斯拟订标准实施。书同文政策的实行保障了秦法在广阔疆域内的推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秦小篆的书写载体主要是简牍和绢帛,另外有秦始皇出巡途中留下的7处刻石。绢帛这种材质的引进与毛笔有关。据说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率军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时,为了让秦始皇及时了解战况,发明了比刻刀更便捷的毛笔。但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否定了这一说法。在河南信阳和湖南长沙的两座战国墓分别出土的毛笔实物都比蒙恬早的多。这说明毛笔的发明应该在3000年以上,而且不会是一时一人所为。</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件文物是来自甘肃镇远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名字叫“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内容是秦始皇诏令全国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文字是典型的秦小篆。铜诏版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变大篆为小篆提供了翔实物证,极为珍贵。同时,这也是铜诏版第一次离开镇远异地展出,能够亲眼目睹真是太运气了!</p> <p class="ql-block">  汉朝的书写载体依然是简牍和绢帛,但流行字体却变成了隶书,把秦小篆变成汉隶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字隶变”。隶变在整个汉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通常将小篆及其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称作“古文字”,将汉隶及其以后的楷书、草书、行书称为“今文字”,汉隶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化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隶变不仅造就了隶书,而且后来的行、草、楷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才得以演化而成。因此可以说,没有隶变就没有现代汉字。</p> <p class="ql-block">  隶变的“变”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变曲为直,省去了篆书的曲折;第二是减省,省去了许多复杂的笔画;第三是讹变,将上下结构变成左右结构,并施行了一定的删减变形。其核心是简化实用,方便书写,妥妥的“简化字”第一版。实用的同时是美观,汉人的审美观变了。以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的《曹全碑》为例,它的美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古文字。该《碑》是隶书发展到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碑文字体结体匀整,蚕头燕尾,美观大方,属汉碑之冠,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按照传统的说法,隶书是由秦末陕西渭南人程邈在监狱所创。但是1980年四川青川县出土的《青川木牍》却直接推翻了这一结论。因为《木牍》用隶书(目前所见最早的隶书墨迹)记载了公元前309年的事情,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早了88年,比程邈就更早了。显然,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于小篆之前,隶书就已经存在了。所以,把隶书的创作归于一时一人肯定是缺乏说服力的。实际上汉隶从战国末年萌芽到东汉末年成熟,至少经历了400年,隶变绝不是一天完成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上图的左侧是甘肃武威《凉州礼仪简》,右侧是河西额济纳旗的《居延汉简》,内容涉及汉朝时期礼仪及政治、军事、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虽然都是用隶书写成,但因为是日常实用文书,写作时轻松自如,直率随意,许多地方已经显露出行、草、楷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从曹丕代汉到隋朝统一的389年(公元220~581)史称魏晋南北朝。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生活最为悲惨,文化最为多元的时期,虽然流行的字体仍是隶书和行书,但是却发展出了楷书,而且书写的主要载体也变成了纸张和石碑。特别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侯纸掀起的书写载体革命,一举终结了简牍的历史,使“文房四宝”彻底取代了“捉刀代笔”。同时书法的审美也在突出情感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了以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通行至现代,1800年长盛不衰。楷书按字体大小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小楷的创始人是魏国的钟繇,钟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被尊为楷书鼻祖,其代表作有五表、六贴、二碑。上面的《贺捷表》写于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在得知关羽被杀喜讯时写的贺捷奏表。</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的《兰亭序》创作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系由41名文人雅士、亲朋好友在绍兴兰溪亭聚会时借酒草成,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令无数的习书者摩拜倾倒。此《序》不仅记录了诗文盛宴带给作者的愉悦心情,而且还抒发了他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更重要的是全篇书法的飘逸变化之美,一个“之”字写出20种不同模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在篆、隶、楷、行之外,汉末还出现了一种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天马行空,笔卷风云,难写难认,形同天书的抽象字体,这就是草书,比如上面的张芝《终年帖》。张芝是甘肃敦煌瓜州人,以拒绝出仕,潜心书法而闻名于世。他将字字区别,画画分离的传统写法改为上下牵连,一笔呵成,对汉字的书写做了独特的创新,对后世影响巨大,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p> <p class="ql-block">  楷书从秦汉萌芽,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隋唐时期进入了真正的繁荣期,其标志一是全面规范化,二是更加艺术化。贞观七年(623)唐太宗颁布颜师故的“五经定本”作为读经的标准,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又作《开元文字音义》,正式确立了楷书的官方字体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楷书的规范化。同时,此时的汉字在充当交流工具之外还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文人艺术,楷、行、草、隶异彩纷呈,各类书家雨后春笋,其代表性人物主要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和怀素等。</p> <p class="ql-block">  虞世南:南朝遗老,曾在陈、隋、唐三朝为官,深受唐太宗信任和赏识。书法得王羲之真传,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孔子庙堂碑》是其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欧阳询:祖籍长沙,“楷书四大家”之一,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称“欧书”,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九成宫醴泉铭》是其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褚遂良:浙江钱塘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由唐高宗李治撰文的《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均由褚遂良代为书写,两碑分立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门口东西两侧,内容是记述唐僧取经的故事。东侧的太宗“圣教序”从右往左书写,西侧的高宗“圣教记”从左到右书写,两块碑刻呈对称排列,其书法成就引领了唐楷新潮流。前有欧阳询、虞世南,后有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是一个承先启后式的人物,他一方面继承发扬了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是唐楷创新的发端者。</p> <p class="ql-block">  颜真卿:进士出身,平原太守,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所杀。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代表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唯一能和王羲之相抗衡的人。他的书体号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代表作有楷书《颜勤礼碑》,行书《祭侄文稿》等。</p> <p class="ql-block">  中唐时期,女诗人薛涛(768~832)改进造纸工艺,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旁创制了“薛涛笺”。“薛涛笺”颜色深红,尺寸小巧,加之配有精致花纹,是对书写载体的深度创新,在我国造纸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柳公权: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状元,仕途漫长而辉煌,曾经在晚唐7朝任职。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继承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前辈大碗书法成就的基础上,自创了独一无二的“柳体”楷,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被后世誉为“颜筋柳骨”,“最会写字的状元”。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p> <p class="ql-block">  怀素:湖南零陵人,僧人书法家,经历过安史之乱,擅长狂草,是草书历史上第二个高峰,被后世尊为“草圣”,其代表作《自叙帖》号称“天下第一草书”。《自叙贴》全篇126行,702字,整幅作品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分地展现了怀素当时的狂放、激动、自得心情。作品以精湛的笔法,夺人的气势,奇妙的章法,丰富的墨色被书法爱好者推崇备至,可惜我们这些门外汉却被“高科技”整得“晕草”,常常把顶尖艺术视作“鬼画符”,简直太对不起怀圣人了啊!</p> <p class="ql-block">  展览的第三个单元以福泽广布是为“流”定位,时间涵盖宋元两朝。宋元时期的书法以纵情尚意为特点,并按照“书画同源”的理念原则,促成了“诗”、“书”、“画”的融合。宋元时期的书法流行楷书和行书,书写载体已由纸张唱主角,同时,毕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成了印刷业的革命。此时段的代表性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及赵孟頫。</p> <p class="ql-block">  苏轼:苏东坡是中国大文豪,也是诗词、文章、书画样样精的通才。他在书法方面既承前启后,又岸然独立,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为最高审美准则,掀起了“尚意”旋风,居宋四家之首。他的黄州《寒食帖》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及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大行书”,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在书法领域是“宋四家”之一。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是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的寒食节所作。元符三年(1100),黄庭坚受该帖收藏者蜀州张氏邀约观看时,在帖尾题《黄州寒食诗卷跋》,与原迹交相辉映,史称“双璧”。</p> <p class="ql-block">  米芾是江苏镇江人,“宋四家”之一。其书法代表作《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贴”,“天下第八大行书”。“蜀素”乃北宋时蜀地生产的一种本色绢。一邵姓人家将其中一段裱成长卷准备题诗,不料传了三代竟无人敢写。直到北宋元佑三年(1088)米芾见到后当仁不让,一口气题了八首诗在上面。《蜀素帖》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赵孟頫: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书法家,被后世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一是作品,二是书论。宋元时期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二体,而赵孟頫则是篆、隶、真、行、草全面开花,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作品传世较多,《洛神赋》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说完了宋元四大家,再来见识一下“花鸟皇帝”宋徽宗的廋金体。那么好的书法咋个没有被列入四大家呢?有人解释说是皇帝的身份不好排序,还有说廋金的写法不够主流。我想说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老百姓不认同吧?书法这个东东不同于其他事物,它是要看人的。字如其人,德行不好,人品不行,字再好也是不行的!上面的《恭事方求敕》是辽宁博物馆的藏品,赵佶的书法没说的,可是工作干的太差劲,太不务正业了!</p> <p class="ql-block">  与宋徽宗相反的案例是辛弃疾。辛弃疾并非知名书法家,但是他的《去国贴》却是这次展览的“大腕级”看点,瞧一眼至少得排队两小时。原因无它:这《去国贴》是辛弃疾唯一留存后世的真迹手书,属于价值连城的国宝!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不说,作为一名军人还把豪放词写成了苏东坡一个“级别”,文能安邦定国,武能仗剑御敌,他的墨宝与厉害的主人一样被老百姓敬仰实属理所当然!</p> <p class="ql-block">  展览的第四单元以文脉绵延是为“长”定位,主要说明清。明清书法的特点是传承革新,流行字体是楷书和篆书。代表人物有董其昌、文徴明、王铎、傅山等。这部分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没有细看,所以也不再细写了。</p> <p class="ql-block">  董其昌行书《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  文徴明行书《滕王阁序》。</p> <p class="ql-block">  王铎草书《王屋图诗卷》局部。</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临董其昌《高松赋》。</p> <p class="ql-block">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汉字是文明起源的基石,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时代更迭,斗转星移,汉字的字型结构、书写载体虽屡有变迁,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始终蕴藏其中,方块字是深入中华民族骨髓的DNA。</p> <p class="ql-block">  这个文物被孙女一眼认出是“梳子”,她非常高兴和得意!也许她是对的吧?这个“笔架”和梳子长的也太像了。8000年来,书写工具早已从刀具、毛笔、演化成了键盘、签字笔,字体也从篆字、隶书、楷书变成了简化字,电脑手机替换了文房四宝,孩子不认识笔架完全情有可原。我本人写字写了几十年,也才在展览的引导帮助下,头一次把汉字的历史梳理了个大概,就把它当梳子认真地来一次“梳脑壳”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