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乐清市楠溪江引水工程纪念册序</p><p class="ql-block">刘文起</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什么呢?他说:“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佇立一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p><p class="ql-block">此刻,在这本厚厚的名为《乐清市楠溪江引水工程纪念册》的书稿面前,我如同站在一种伟大的人文山水面前,一瞬间有了与余秋面同样的冲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文山水呢?</p> <p class="ql-block">我想起红旗渠。
</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曾经说:“ 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我现在也要说:温州有两个伟大工程:一个是珊溪水库,一个永乐楠溪江引水工程。 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耗时10 年,总投资 1.2504亿元,解决 56.7 万人口的吃水问题;永乐楠溪江引水工程渠道总长 17 公里,历时 4 年多,投资 10 亿元,解决 100 万人口的吃水问题。从数字上看,永乐楠溪江工程的投资和效益都超过红旗渠许多。因此,加一个伟大,对我们这个工程来讲,也该是实至名归了吧。</p> <p class="ql-block">在没看这本《乐清市楠溪江引水工程纪念册》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们乐清是江南水乡,河汊纵横、蓄水充盈。看了以后却大吃一惊:原来我们乐清还是个严重的缺水县份? </p> <p class="ql-block">纪念册中的一些记载让我惊恐:“ ( 乐清)当地旱情影响到的人口达 70多万,乐清市三大供水水库中,白石水库目前的蓄水量不到 5 %,钟前水库不足 20 %;”</p> <p class="ql-block">于是,“启动旱季应急供水方案,全面停止游泳池、洗车、浴室;虹桥、乐清两片实行两线隔日轮流供水,柳( 市) 白 ( 象)两地实行三线隔两日供水 …… 乐清用送水车、消防车给急需用水的居民家中送水;“黄华片 27 个村都缺水……专门租了一条船,每天到南塘运水;” “村干部与卖水的水贩联系好,每天凌晨 4 时许,将水运到村办公楼前面的空地上。每车有 10 方水,每车 500 元;”“ 陈爱妹几乎每天凌晨 4 时许就要从睡梦中挣扎起来……到离村 2 公里外的山脚下,有一口井,可供洗衣服取水……” </p> <p class="ql-block">文字触目惊心!这哪里是江南水乡?这不是严重缺水的大西北吗?</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 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 可见,“ 将清沏见底的楠溪江水引向乐清,” 是“逼上梁山 ” 的事;是“乐清市 120 万人民群众盼望己久的事;” 是“省、市政府体察民情,顺应民意” 的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好事!</p><p class="ql-block">可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哪!</p><p class="ql-block">造福百姓比红旗渠多将近一倍,投资总额是红旗渠的将近十倍,完成的工期却只是红旗渠工程的一半!可见,红旗渠是中国的奇迹,楠溪江引水工程是温州的奇迹;红旗渠有的是林县人的精神,楠溪江引水工程有的是温州人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与红旗渠一样,楠溪江引水工程建设中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工程副指挥(乐清)、总工程师杨晓东,坚持 8 年的工程前期协调与论证工作;工程副指挥(永嘉)、高级工程师黄金锡,在孩子发高烧、孩子走失踪、一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依然坚守岗位。还有王于长和他的应急供水小组的恪尽职守精神,普通农民工余长苏为了安全生产掐灭在衣服口袋里的 15 个烟蒂等等,哪一个不是读后令人动容、读后令人感慨系之的故事?鲁迅先生说:“ 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那么,我要说:楠溪江引水工程的建没者们,他们都是温州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去看楠溪江引水工程前,我总以为这只是一个平常的工程罢了。可我在引水工程指挥部综合科长钱成蓟的陪同下看了楠溪江的供水工程后,就被其宏伟的气势镇住了。一座高 24 米、宽240 米的 8 孔拦河闸高高地耸立着, 里面是库容 5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还有 1 7 公里 的引水隧道和日供水20万吨的净水厂及25.5公里的配水管线……那是怎样一个水的世界呢?我想象着那水的魅力:这是切切实实的水,这是可掏可捧的水,这是可亲可用的水,这是股股叠叠的水。这些水精神焕发,有着比赛着、飞奔着的力量,有着踊跃着、欢歌着的生命。这力量这生命通过 10 个小时的奔腾,到了另一个地方,立刻又滋润了激活了千千万万个生命! 无怪乎,“看到涓涓溪水流进来那一刻,很多人都哭了…… ” ( 钱成蓟语)</p> <p class="ql-block">哭的原因,我想不仅仅只是水,还应该有这个费时 4 年多、投资 10 多亿、解决近 100 万人吃水问题的永乐楠溪江引水工程。 因为这个工程,已是永(嘉)乐 ( 清)人民的一面不褪色的精神旗帜,一张有价值的地方名片,一种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乐清市楠溪江引水工程纪念册》给我的启迪。 因为它用原始的档案和资料,点燃了一个时代的亮点;用平常的文字和数据,堆砌了一座历史的丰碑。让我在读后的一瞬间,就有了象余秋雨说的感觉:“ 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谨用以上冲动着的文字,把这个宏伟的工程,以及纪录这个宏伟工程的宝贵的 《乐清市楠溪江引水工程纪念册》,作为温州的一种新的伟大的人文山水,真诚而郑重地推荐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广大读者和我一样:喜欢!</p><p class="ql-block">是为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文起:1949年出生于乐清市虹桥,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温州晚报总编辑,温州市第八、九届人大常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