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 class="ql-block">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而且是辅助孩子的“终身教师”。因此,要教育好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紧密配合,有机组合,实施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案,形成教育共识,从而真正做到家校共促成长。家访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p> 家访准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访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在家访过程中,我校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要向家长们宣传要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征求家长们对于学校及老师工作的意见等。</p><p class="ql-block">2.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会观察学生的居住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p><p class="ql-block">3.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会询问家长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他们在家中的学习时间,他们是否有固定的学习计划,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p><p class="ql-block">4.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会与家长讨论他们的教育观念,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们如何支持孩子的学习。</p> 家访过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会议精神,由张娟老师负责本次家访工作的具体工作。依托防溺水台账,建立家访分工台账,明确老师的职责和筛选重点入户学生;全校老师参加,全员覆盖,根据台账分工合作完成全员大家访;采用多种形式的家访方式,方式如下:</p><p class="ql-block">1.线上家长会:各班级组织召开线上家长会,做好签到记录和留存照片。2.打电话或微信:不能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会后任课老师辅助班主任完成家访。3.重点入户学生:校委会成员根据各班上报的重点人群名单分工入户家访。</p><p class="ql-block">要求:在家访过程中,教师会尽可能地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对孩子的看法和期望。询问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观察,以及他们对学校的期望。同时,教师也可分享在学校中对孩子的观察,以及对孩子的期望。</p> 家访总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访要有针对性,要有反复性,不能流于形式。要多家访、勤家访,才能取得实效。</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家访中,会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期望;也会更加注重观学生的家庭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总的来说,家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我们会继续努力,以便在未来的家访中做得更好。</p> 结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我校会继续努力,以便在未来的家访中做得更好。我们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潜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