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暑假防诈骗致家长与学生的一封信

邹城一实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你们好!夏日炎炎,正值暑假。当前,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屡屡侵害大家的财产安全,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span></p> 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网络刷单诈骗 <p class="ql-block">  学生或家长在各类平台看到“网络兼职,足不出户,日赚百元”等广告,通过刷单做任务,让群众赚到小额佣金,逐步诱导群众转出大额资金。</p> 虚拟物品交易(游戏账号)诈骗 <p class="ql-block">  不法分子在QQ游戏平台与学生聊天,引导学生添加QQ、微信好友买卖或赠送游戏账号、装备,诱导学生进行错误操作将家长手机内钱款转走。</p> 网络贷款诈骗 <p class="ql-block">  以“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低息免息”等口号,引导下载假冒贷款软件,后以输错银行卡号等为由,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p> 冒充老师诈骗 <p class="ql-block">  不法分子进入班级群后,将自己微信改为老师的头像、昵称,在群内发布收款二维码谎称收取班费、资料费、培训费等。</p> 冒充公检法诈骗 <p class="ql-block">  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医保局、银行工作人员,以群众涉嫌严重违法犯罪需配合调查,索要群众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群众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等,如不配合将面临“牢狱之灾”。</p>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小妙招 <p class="ql-block">1.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小便宜;不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被骗。</p><p class="ql-block"> 2.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p><p class="ql-block">3.遇事不要着急,可以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进行咨询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p><p class="ql-block">4.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进行拦截,实名注册,并开通预警设置。了解高发诈骗手法、学习识骗防骗技巧,避免成为受害人的同时,成为反诈宣传的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b></p><p class="ql-block">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p><p class="ql-block"> 2.不参与、帮助任何形式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出租、 买卖、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网络社交账号、网络支付账号;不为了所谓“日赚千元”,帮助架设GOIP等通讯设备;不为了“兼职赚钱”,为违法犯罪人员“引流拉客”。</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p><p class="ql-block">2.要求转账的都不相信。 </p><p class="ql-block">3.熟人也要再三核实清楚。</p> 掌握防骗技能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致学生——</b></p><p class="ql-block"> 1.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p><p class="ql-block"> 2.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是点击未知链接。</p><p class="ql-block"> 3.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支付宝账号,以及任何密码等。</p><p class="ql-block"> 4.不要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特别是酬劳比正常市场高出许多的兼职,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p><p class="ql-block"> 5.不要轻信所谓的“官方”,所有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执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致家长——</b></p><p class="ql-block"> 1.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交给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 2.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p><p class="ql-block"> 3. 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p><p class="ql-block"> 4.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p>

诈骗

转账

网络

家长

不要

密码

银行卡

反诈

防骗

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