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中国书法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撇捺纵横间,书有尽而意无穷。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它更是中国精神的外化图腾。比如中国人讲求美美与共、和谐共生。中国书法也讲究“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无论是“挥毫散林鹊,研墨惊池鱼。”还是“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以说中国书法在腾挪方寸之间,无不在表达着东方的审美与哲学。本期节目一起走近《伯远帖》《真草千字文》《集王圣教序》这三件书法经典作品,共同品读中华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大会》总导演王珊</p><p class="ql-block">执行总导演 朱晨 田璟媛</p><p class="ql-block">出品人 慎海雄</p><p class="ql-block">总策划 薛继军 孙晓云</p><p class="ql-block">总制片人 刘 帆</p><p class="ql-block">学术顾问 丁申阳 叶培贵 代 跃 </p><p class="ql-block"> 丛文俊 孙伯翔 刘小晴</p><p class="ql-block"> 朱培尔 陈永正 陈振濂</p><p class="ql-block"> 李刚田 邱振中 郑天亮</p> <p class="ql-block">展示书法魅力 书写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30位书友不同字体的“和而不同”。</p> <p class="ql-block">“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它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其实说的就是要守正创新,和而不同,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p> <p class="ql-block">东晋瑯玡王氏 </p><p class="ql-block">余韵江左风华</p><p class="ql-block">魏晋风流 志在优游传真迹</p><p class="ql-block">真书难寻 群从之宝入三希</p> <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第三集推荐的第一件经典作品:东晋王珣《伯远帖》</p> <p class="ql-block">东晋书法家王珣写给亲友的一封信札,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乾隆皇帝十分喜爱,令书画家董邦达为此帖绘画题跋。</p> <p class="ql-block">情景表演《伯远帖》</p><p class="ql-block">王珣作为东晋书法家王导之孙,“书圣”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从小耳濡目染练习书法,并深受王氏众人书法风格的影响。王珣还是作为谢安、谢玄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由于一些矛盾,导致两家不和,王谢二族交恶。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他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今浙江台州)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p><p class="ql-block">《伯远帖》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自然一体,有如天成。《伯远帖》的起笔多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笔画转折处大多方正刚劲,行笔遒劲,停顿自然,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还略微带有隶书的韵味,显得潇洒古淡,体现了东晋时代行书艺术走向成熟形态的丰富面貌。通篇看来,此帖书写气势连贯,可以清楚地看出王珣书写时运笔的先后顺序,笔画间的牵丝映带交代清晰,特别是露锋起笔、棱角分明,更显得真切而率真,这是从摹本和刻帖里无法得到的。</p><p class="ql-block">《伯远帖》是世上罕见的魏晋真迹,董其昌说它“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乾隆皇上把《伯远帖》、《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并称为“三希”</p> <p class="ql-block">董邦达说:通常为古诗作画题跋要与其文义相合,《伯远帖》只有五行四十七字,而且言简意赅,魏晋风度风规自远。王珣在帖中说“志在优游”,当时王珣在经历人生低谷,进退两难踌躇犹豫,所以寄情山水“志在优游”,“远隔峤岭不相瞻临”,困苦之中期盼与挚友相见畅叙幽情,但是山重水隔,不曾相见,是何等憾事,我欲将他和挚友置于山水之中,即使相隔万里,亦可画中神交。</p><p class="ql-block">遂即形象地构思了一幅油然而生的画面情景,画中一老翁屹立在通向河面的石头上,四周风景秀美,有碧水清山环绕,老翁扭头,似在欣赏这山川大河,又似触景生情、凝神思索。隔着一片丛林,一位年轻人也在驻足观望,观望气势恢弘的山川、波澜壮阔的河流,或感叹人生。</p><p class="ql-block">图后附董邦达题记:“上既以王氏三帖贮三希堂,诏臣达绘为图又以此伯远札,卷尾余纸,命补其空,臣谨按札中有志在优游及远隔岭峤语辄仿佛情景乍林下萧散之致。窃念希世其珍屡得附名其后簪笔之荣实深蹈拼。臣董邦达稽首敬记。”</p> <p class="ql-block">董邦达绘画</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董邦达的画虽然没有斑斓的五彩,但是意蕴深远,特别是最后那个回眸的一瞬间,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远隔岭峤、山海苍茫的相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沈浩:《伯远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据考证,晋代纸质墨迹有两件,一件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另一件就是王珣的《伯远帖》,它是唯一的东晋书法真迹,是我们今天研究“二王”书法不可多得的作品。这里面,乾隆皇帝前后都有题跋,“唐人真迹亦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又写“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乾隆十一年,也因为这三帖的入藏就改名为“三希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研究院陈忠康教授:王珣是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也是谢安的侄女婿,伯远就是王穆。《伯远帖》有“志在优游”、“远隔岭峤”,董邦达就是用了这个意境去画的。</p> <p class="ql-block">龙洋:东晋书法名家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等,为什么东晋能够造就出一座书法艺术的高峰呢?</p> <p class="ql-block">中央民族学院蒙曼教授:这大概就是杜牧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吧,魏晋是中国人精神大解放的时期,魏晋以前的学问主要是经学,是教人规矩的,而魏晋主要探讨的是“三玄”,“老子”、“庄子”“周易”,这是一种更活泼的精神,魏晋人物那种潇洒那种旷达,可能令我们今天都叹为观止,这个艺术气息不光对于书法,都是一个大时代。王羲之、王献之、王珣都是有家学的,东晋南朝会说一句话“王家书法谢家诗”,最著名的两大家族,谢灵运、谢眺、谢安,王家是传书法的,世世代代精进这一门艺术,书法史上最奇绝的风景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陈教授:看真迹时感觉里面笔墨非常的柔软,看印刷品时感觉边缘线很硬朗,就是有一种反差,里面的笔墨就是血脉,都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真迹的魅力,笔痕是死的,但那种纸墨相发产生的血脉是活灵活现的,就是栩栩如生。晋人书法实际上是一种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深层次的生命意象,他们看字就像看人一样,两个“远”一个“游(遊)”“辶”里面的那种舒展度和那种变化,字字新奇笔笔新奇,它完全是自由的,不是被一种现成的笔法现成的造型所拘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p> <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董其昌在它后面的跋语中,对这件作品称之为“尤物”,这是一个极其珍贵的东西;一件作品“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王珣的这件作品是有灵性的,它能看到我董其昌,作品与人之间是有交流的,我们看真迹犹跟古人在对话,所以董其昌对《伯远帖》有一个格调的定义“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p> <p class="ql-block">龙洋:《伯远帖》一共才四十七个字,但却让我们得以窥见“书圣”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环节第一个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1人回答正确,获得点赞章“优”一枚;出自王珣《伯远帖》。</p> <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古人的笔法传承带有神秘性,往往是家族式的,也或者是师徒和亲戚关系,在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就记载着这个传承。</p> <p class="ql-block">“王氏”书法谱</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这种谱系出现在中晚唐口授学习书法,家族之间是有秘诀的,这种秘诀慢慢的以“二王”为中心,形成一个绝对的核心,叫做“靠谱”,才是正宗的、是权威的。</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有一很有名气很美的诗“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为什么王谢“风流”,这其实就是家学传递,很多事情口传心授,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家风的传递就把好传统一直绵延下去,直到今天还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忠孝传家诗书济世</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4人回答正确,获得点赞章“佳”一枚。“佳”出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p> <p class="ql-block">陈教授:这三个帖太有代表性了,最早的是陆机的《平复帖》,它是传世真迹里最早的“章草”书法,第二件是王羲之的《丧乱帖》,第三件是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这就是他典型的“一笔书”的代表,他们的命名都是帖里的关键字,关键字作为命名还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张旭的《肚痛帖》和蔡襄的《脚气帖》,外行人觉得莫名其妙。</p> <p class="ql-block">龙洋:这些书法名人,在他们当年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也经历着热气腾腾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互动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古人也有一种生活美学,有一种所谓的文人雅趣。第一个十二峰陶砚是书房里的东西,他也想书房外面的世界,要置些些山微水在案头,仿佛生活在大自然里,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第二个清谨堂乐女墨,古人的墨有时候不完全是实用的,他有收藏价值,也希望是美的;第三件黄玛瑙凫衔灵芝镇纸,也有情趣在的,“鸢飞鱼跃”它本身就是一种心境,灵芝是瑞象有长寿的象征。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要想到他的精神境界,想到他们对美对幸福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第二位书友互动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第一件明代玉卧兽形滴砚,是磨墨时滴水用的;第二件清代黑漆描金莲蝠纹宝座式笔架,座椅位置小孔和下面小孔相连,可以插笔;第三件是白玉雕竹形臂搁,写小楷时垫在执笔的前臂下,一是防止弄脏衣服,二是稳定手臂。</p> <p class="ql-block">30位书友临写《伯远帖》。沈浩教授指导临写时把握的要领:清代顾复在《平生壮观》里很好的概括为“纸坚洁而笔飞扬”,纸强则笔弱,笔弱则纸强,毛笔的笔锋不宜过长,偏于硬毫,用比较有柔(韧)性偏硬的纸书写。龙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忠康教授:《伯远帖》临写的秘诀是风神潇洒,注意它的神气,写出他笔法和结构的特殊点,及魏晋风度的那种笔墨、点画的质感,在头尾和转折处忌用力和一顿一顿的,要自然过渡。</p> <p class="ql-block">书友临写成果。</p> <p class="ql-block">退笔成冢 德建名立 </p><p class="ql-block">千字甘棠 传“书圣”妙墨风尚 </p><p class="ql-block">文书益咏 颂先贤锦绣文章</p> <p class="ql-block">本集推荐的第二件经典作品:[南朝至隋]智永《真草千字文》</p> <p class="ql-block">情景表演《真草千字文》。《千字文》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本启蒙读物,在莫高窟的文物中可见其习字真迹。一千多年前在浙江永欣寺里智永用楷书和草书将《千字文》写了八百多遍,约160万字,送到周围的寺院,让老百姓来学习;智永的楷书和草书法度严谨,文字规范,它既是书法史上的精品,也是文字传播的典范;到了唐朝甚至流传到日本,对整个东亚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我们用毛笔一笔一画写字的时候,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p><p class="ql-block">《真草千字文》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原刻石现存西安碑林,拓本藏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 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p> <p class="ql-block">从书法鉴赏的角度来说,《智永千字文》的贡献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智永是王羲之第七世孙,王徽之的后人,是王家书法的真传,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上接魏晋“二王”的笔法,下开唐代“尚法”的一种书风,所以他的书法风腴而不失劲健,他的楷法非常严谨,笔致含蓄精到;草书虽然字字独立,但是古意犹存,用笔也非常精熟,是后人临习“二王”非常好的一个范本。像欧阳询、米芾、赵孟頫等等,很多名家都写过千字文。</p><p class="ql-block">龙洋:从弘扬书法的角度来讲,智永是当年当之无愧的“书法推广大使。”他的方法也很艺术,很多人专门找他希望能得到《千字文》,来的人太多,把门限都踩破了,所以后来用铁门槛设限,后来就有了“铁门限”之说。</p><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智永《真草千字文》当每每提到,就会想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在唐代就很流行,一般对初学者而言,一个“永”字,它已代表了楷书里面的八个基本点画的书写方法,恰巧《兰亭序》第一个字又是永字开头的,就进一步强化了“永”字写法的作用,古人也有一个说法,就是弄懂了“永”字,就可以通书法的基本道理。</p><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你说《千字文》,怎么就流传一千多年呢,我们做教育也好,做文化也好,除了有发心之外,还真的有方法,南朝至隋唐《千字文》,就像是一个填字游戏,把一个一个字填进去,就成了有意思的字,而且是押韵的字,比如“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是讲治国的理念,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这样一个政治传统我觉得做教育、文化的人都应该反思,怎样把内心的东西用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二发心很重要,智永当年抄录800册,现在有印刷了想印多少印多少,有电脑可以看了,有大屏幕可以很多人分享了,可古人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去的,他要不是写了八百册就不会流传到今天。所以做节目做文化做一切,第一要有技巧,第二要有发心,文化才能发扬下去。</p> <p class="ql-block">比拼书法常识,集名家点赞章</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17人回答正确,获“出神入化”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沈浩:“秋收冬藏”出自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川流不息”出自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如临深渊”是赵孟頫集字。</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250个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其实也贡献出了很多成语。</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秋收冬藏”出现的比较早,“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它在千字文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自然道理;“川流不息,渊澄取映。”讲做人的道理,人的德行绵延到子孙,影响了时代影响了世界,也会影响到后世,就像澄澈的深水能倒映人的影子;“如临深渊”和“如履薄冰”连到一起,“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说人侍(奉)长上的道理,要早起晚睡,对父母嘘寒问暖;都是在讲道理。</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15人回答正确,获得“佳”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2021到2022年,考古队在开封的一个宋代遗址,挖掘出一些石刻图像,发现石壁上刻着一些文字,“天卅七”“地卅七”等,其实是为了防止造石像是的排列混乱进行的编码系统,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天字第一号”了。</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因为天就是《千字》“天地玄黄”中的第一个字,为什么这么排序呢,因为千字文有1000个字,且不重复,用在收藏书和文物上很合适;古代收藏家的藏品,还有好多的建筑,比如江南贡院考生考试小房子也是用千字文编号的,近代武汉大学建成后,闻一多先生说宿舍怎么编号呢,也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现在小区建的楼也可以用这样编号,住上“天字第一号”是何等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互动环节的两位书友</p> <p class="ql-block">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第二位书友问题</p> <p class="ql-block">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字从锋芒轮廓来说,明显地左边智永的《千字文》要露锋,而且用笔也略狠</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是凝炼了的地理知识;“金生丽水”最早出自韩非子,“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然后把他凝炼一下,云南丽水有金矿,昆冈产玉,小时候背千字文就会奠定这样的知识基础;“空谷传声,虚堂习听”讲人任何事情都是有回响的,在空空的山谷里或空虚的屋子里喊一声都会听到自已的回音,是“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积祸成祸,积善就得善,所以人要注意自己的影响,在子孙面前一言一行你要想一想。要学习千字文真的从一千个角度都可以,每个人都能从这里找到跟自己气韵相通的那部分,获得自己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和释读之后,再来书写它,一定又会境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学习《千字文》要领是什么呢,一是“师造化”,更重要的是“师心”。讲到“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古人讲点是“侧”,它是观察生活得来的,像鸟儿翻然侧下;横是“勒”,用缰绳勒马;里头蕴含着“师造化”那种感悟,有着很多生命的力量;所以在观察《真草千字文》的时候,给我们最多的是粗与细、方与圆,用笔的轻与重,结构中的向与背,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要善于观察。</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智永的字不要把它写平均了,要避开平均优的用笔,苏东坡对他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叫做“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是说看智永的字像看陶渊明的诗,开始觉得不怎么样,反反复复看了以后,才能认识到他奇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那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短短千字,包含着中国文代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浓缩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现场30位书友作品组成的千字文</p> <p class="ql-block">大唐圣教 后学之宗</p><p class="ql-block">众经论序 怀仁天下求真迹</p><p class="ql-block">集字勒石 “书圣”一字价千金</p><p class="ql-block">本集推荐的第三件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唐怀仁《集王圣教序》</p> <p class="ql-block">“集王”也就是集王羲之书法单字而成篇章。一千多年前,唐代怀仁和尚,遍求天下王羲之书法真迹,把王羲之书法单字,唐三藏法师取经译成的心经,唐太宗所撰写的《圣教序》等内容汇集,并刻成石碑,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集王圣教序》,是后世学习王羲之书法字体的范本。一千多年后,计算机工作者,也在搜集王羲之单字,要为这个时代制作一套属于“书圣”的电脑字体“王羲之行书”,在用电脑向集王“朝圣”的路上已奋斗了五年,《集王圣教序》碑中仅有755个不重复的字,要制作包含简繁体字库需要9884字,没有的字要拼合要创造,从拼字、选字,再到确定字形结构和笔画设计,既要符合现代汉字规范,更要体现王羲之书法特点,还有一个问题是《集王圣教序》是碑刻,同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摹本相比,点画细节方面可能会更少,牵丝连带、出锋的感觉差别还是很大,每一个笔画的处理都关系到字体的风格,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站在碑刻前可能才能体悟。如果说怀仁的《集王圣教序》让王羲之的书法流传了一千五百年,那我们的电脑字体,则可以让“王体”字,走向世界的每一台电脑,每一部手机,让每一个感兴趣的人,认识它,使用它,让“书圣”王羲之穿越千年,陪在你身边;数字时代,创选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而中国汉字书法文化永存!</p>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兵:《集王圣教序》碑刻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家级文物其中的一件,这块碑是(唐)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所刻成的,共集了1903个字,相当于王羲之“书法字典”,当立于《集王圣教序》碑前时,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而来,。</p> <p class="ql-block">龙洋:一趟碑林的实地考察,解开了工程师们心中的疑团,如果王羲之能穿越到今天的话,他自己也会很惊叹的,当年他写下的字,也能成为这方方正正的电脑里一个一个的信息代码,太了不起了,所以我想这就是书法艺术,还有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为我们的工程师点赞,为我们的科技点赞!从《集王圣教序》立碑到今天,已经时隔1300多年了,想想看,一千九百多个字,何等困难,那可是一个浩大的国家工程。</p> <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确实《集王圣教序》是一个重大事件。我们都看过《西游记》,玄奘去天竺取经,佛经取回来翻译完了以后,就请唐太宗写序,后来太子李治又写了记,又因为唐太宗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当时长安弘福寺的高僧怀仁,就将这两篇序、记,与玄奘翻译的《心经》等内容一起,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就是今天看到的《集王圣教序》,这个工程是非常浩大的,要从众多王羲之书迹里头,去集出来1903字,还要拼字、排字,因为每个字都来自不同的作品,字与字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要重新组合放在一起,肯定要做很多调整,这是一个重大工程,唐太宗又大力支持,据记载他是花内帑金箔去买遗墨,到各地去搜罗王羲之的书法,当时多达2290纸,但是里面还会碰到没有的字,又花重金让人去筹集,所以,这个碑又有另外的名字--一字千金。</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凭一己之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一个是刚才沈老师说的,集王羲之的字,然后选、刻;玄奘译经本身也是一项国家工程;其实在《集王圣教序》里,我们会看到结尾,它就讲谁对这个事情有贡献,他讲的是“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等等,总之是“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奉敕润色”,这个“奉敕润色”是什么,其实不是让他们给字润色,王羲之的字已经在那了,是给玄奘经润色。唐朝中央政府是怎么构成的,三省六部制,你看三省长官都在这集合了,“尚书左仆射”是尚书省,“中书令”这是中书省,然后“黄门侍郎”是门下省,三省的长官全齐了,加一什么人呢,加一个六部的“礼部尚书”,他们其实政治派系不同,民族属性不同,年龄也不同,但他们共同为这个“国家工程”作出贡献,让我们才能看到《集王圣教序》流传到今天的样子。这一集的主题是什么,就是“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我觉得这些人结贤,他们的贡献也可以看作是“美美与共,和而不同”!</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我觉得老师讲的真的是两项“国家工程”合二为一,所以他的含金量更加了不得了,那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们回到书法艺术上,就是《集五圣教序》碑对于书法爱好者,是不是一个神圣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它首先是它的文化价值,后来成为书法史尤其是行书的经典作品,就《集王圣教序》本身来说,他是复制、翻刻王羲之的真迹,后来是大量的失传了;那《集王圣教序》恰恰因为它保留了王羲之的这些书法的很多很多的信息,那它有1903个字,不重复单字有755个字,在古人认为它是非常传真的,“纤毫毕现”这样的效果。根据现在统计“风”“怀”“是”“为”等就是用了《兰亭序》里面的字,大概有60个以上,这个是作为传播存续王羲之的书法功劳是大的;怀仁在做这个碑的时候,他也是有意识的传递王羲之的那种字字新奇的特点,编排很活泼,因为集字最怕一个个字是很单一割裂的,但是他尽量选用很多字的变化组成在一起,它有一些字“有”“无”都是有很多写法,大小非常自然,肥瘦长短极力变化,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他集字时对王羲之书法的保存。</p> <p class="ql-block">沈浩:我们刚才都讲了怀仁在集的时候考虑到诸多的变化,考虑到协调统一,《集王圣教序》跟真迹相比的时候,依然还存在“行气”的问题,行气的通达,字与字之间的这种连贯的问题。所以学习《集王圣教序》,我们建议还是能够和《兰亭序》相关联相对照,这样更能够在掌握王字结构的基础上,感受那种笔情墨趣,以及通篇的那种章法的连贯。所以我个人觉得去临习《集王圣教序》的时候,关键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教授:第一个我们要学的是宋代留传下来的拓本,第二个要比较的是原碑,现在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它可以看到整体的效果,再一个就是他的墨迹,也就是说我们得把王羲之现在留下来的这些钩摹本的字,经过学习以后产生一些想象,通过这样《集王圣教序》的拓片去想象他当时墨迹的样子,这就叫“透过刀锋看笔锋”!</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集王圣教序》碑来说,其实更注重的是单字的学习,可是因为它是集字像书家自己一气呵成的连贯行气是达不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是结合着多种版本去临习。</p> <p class="ql-block">比拼书法常识 集名家点赞章</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9人回答正确👍</p> <p class="ql-block">获得“出众”点赞章一枚。</p><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处《集王圣教序》</p> <p class="ql-block">选项B“襄阳”是集米芾的字</p><p class="ql-block">选项C“厦门大学”是鲁迅的字</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是《集王圣教序》的字</p> <p class="ql-block">《集王圣教序》局部从左至右“东南大学”</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二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标准答案</p> <p class="ql-block">24人回答正确,获得“成功”点赞章一枚。点赞章出处《集王圣教序》。</p> <p class="ql-block">沈浩教授:《淳化阁帖》也是一项“国家工程”,由宋太宗命大臣王著将宫中收藏的众多名帖集刻成丛帖,它有帝王的书法,有名家的书法,最重要的一大半都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也大力地推动了“王字”书法,在社会上的流传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陈忠康:自从有了“刻帖之祖”以后,它会有“子子孙孙”,宋太宗把这个刻帖颁给各个王公大臣,王公大臣拿到刻帖以后自己在家里又刻了比如《绛帖》等等,又送给亲朋好友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宋代开始有字帖了,唐代是没有字帖的。</p> <p class="ql-block">龙洋:都对于书法的推广起到了实际的作用,让书法真的都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个人都有了可以去学习书法的机会,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龙洋:《集王圣教序》王羲之的绝代丰碑,此后的每一年、每一天,都会有无数的书法爱好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碑前驻足观看,我想那每一个单字,都像一粒粒种子,撒进人们的心间,而他一定会开出传承、创新、发展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现场的书友共同用王羲之的书体来写下自己心中向往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龙洋:现场书友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书法之美,也看到了精神境界的追求的美,我们也希望每一个人,既能写到,更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总结:“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回望经典,东晋王珣“远隔岭峤”的回眸是永恒的!智永昼夜抄文的剪影是永恒的!唐代弘福寺里为了“书圣”墨迹通宵达旦的灯火也是永恒的!正是一个又一个的永恒,成就了书法史上作品的永恒!他们的每一个作品,都藏着中国的过往,历久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