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思,行之有向——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李一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培训是蓄势聚力开始新征程的“加油站”。经过两天短暂又充实的培训后,教师们学有所思,行之有向!让我们一同聆听老师们的学习体会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文玉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哲学真的可以让人增长智慧,今天黄华新教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如,心外无物,这是人生的智慧,生活中之所以累,焦虑,可能很大程度计较的,在乎的,想要的太多,尽人事,听天命的修炼还不到家。而哲学可以让我们放下,选择更合适的方法。当然哲学有哲学的品格,如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严密的逻辑感,博大的境界感。哲学也有哲学思维训练的依据,如求真的态度,反思的取向,批判的精神,创新的意识,辩证的智慧。这些即是哲学,又是常识。关于思维创新的哲学,黄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作为院长在争取资金的时候,竟然争取到了寺院的支持,这就是思维的创新。确实,教育教学生活我们需要哲学思维,用变化,发展,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众多例子走出,感受到的是遇到事情,办公室里是困难,走到现场有方法;遇到事情走出去才有出路,窝在家里是困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张翼文教授的报告,给我带来最大的冲击是课后服务从社团走向平台的思维。的确,学生如果错过社团那么本周无法训练了,而作为无围墙的现代学校,可以时时刻刻让学生获得学习资源,因此搭建学习平台,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让学生从全员参与,到个性特长再到专业发展有一个明晰的发展梯度,这确实是一种思维创新,观念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培训,总能打破自身知识需求的平衡,带给我成长的快乐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高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行走在能力的边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7月16日,阳信县第四批“名班主任名教师”暑期专题培训如约在美丽的浙江杭州举行。90位三名人济济一堂,在专家引领下,去奔赴一场知识与精神的饕餮盛宴,我们跨越山海、朝圣而来,也必将学有所得、满载而归。&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新教授的《人生哲学与成长智慧》主题报告给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和方法论,他把教育教学工作中蕴含的深刻哲学内涵用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案例加以演绎和说明,这极有利于我们“对号入座”、反思內醒、精进提升。他指导并引领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坚守“本来”,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始终“守初心、强本领、担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履行新时代教育职责使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注重汲取“外来”,当前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形势及背景发生重大革命性变革,暗流险滩,风高浪急,我们如何守正创新、化危为机给教育以最大的确定性?孤芳自赏、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实现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博闻强识、博观约取、扬弃日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大胆面向“未来”,这里主要是指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湛技能、担当意识的未来公民,说到底,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黄教授提醒我们要:“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特色定位”,我很赞同这样的描述和说法,做人一定要坚守本色,要有远大理想、教育梦想、躬耕实践;做事一定要根植“角色”,要干一行爱一行,始终热爱并敬畏自己的职责和岗位,不好高骛远,不鹜于虚声;要注重“专业”立身、“特色”定位,在做好教育教学普遍性工作基础上我们还要依据自身特点和客观条件打造自我专业的“制高点”,让自己逐渐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创新型”和“唯一性”,只有我们自己不“千篇一律”,我们未来的学生才能“万里挑一”。黄教授告诫我们走好当下的路要努力做到“2H”和“加减乘除”,“2H”是指health(健康)、happy(快乐),是的,教育内卷极其严重的当前,健康和快乐无疑极其宝贵,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只有健康、快乐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学生。“加减乘除”的理念令我们耳目一新,“加”就是要不断增加个人品德、技能、修养、特质,“减”就是要减掉自身冗余错误的“功利观、业绩观、是非观”,“乘”就是要注重协调沟通、团结协作,发挥出“1+1>2”的效应,“除”就是要充分信任、合理授权,以共同体样态推进教育教学各项事业迅猛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需要胆略和智慧的事业,培养锻造新时代好少年任重而道远,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怀揣理想、坚定方向,不断奔赴教育之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刘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智慧学习,赋能成长</b></p><p class="ql-block"> —第四批“三名”工程人选赴浙江大学研修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7月16日在县教体局陈辉主任及师训办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一行九十多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赴美丽的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短短的3天时间里,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感受到了名校的风范,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授们滔滔不绝地讲述,信手拈来的从容让人羡慕不已。黄华新教授带来的《人生哲学和成长智慧》,他语言文采翩翩,偶尔也携带了时下最新鲜最时尚的热词以及各路段子,引得老师们啼笑皆非。黄教授强调,时刻保持“阳光”心态相当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说好话、做好事,要做到给人以信心,给人以爱心,弘扬公平之德。对于“人生”,黄教授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人生需要四面镜子: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望远镜——登高望远;显微镜——事情要做的细;太阳镜——把有些事看淡一点;哈哈镜——做事要认真,做人不要太较真。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张翼文校长《教师精神与专业成长》专题讲座。张校长充分解读了学校对学生及教师的培养策略以及教育的现状,并指出:教育者守阵做好常量( N ),帮助学生固本强基多蓄能,创新做优变量( X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高赋能,面向全体学生,搭建校本新型课程平台,探究课程学习实施的路径。学校应在"常量"上做到固本强基蓄能,在"变量"上做到点燃唤醒赋能,激发了我们教师对学生培养及听评课的再认识。田冰冰老师《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田老师用自己的经历为大家讲解家校协作的问题意识与解题能力。在讲座中让我们学到了作为班主任要预设和了解班级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减少家校矛盾的发生,为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此次培训,让我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策略,有效提高了遇到问题的解决路径,认真反省教学行为,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让我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认识了真正的教育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水平,立足于解决问题和提升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多学、多思、多悟,将学到的、看到的,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让自己在专业素养上得到提高,充实和完善自己。</p> 田朝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最好的自己—做人讲规矩”“做最好的自己—做事守底线”“做最好的自己—做学问肯勤奋”,滨江实验小学张翼文校长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担任普通老师还是一校之长,有目标,守底线,不断修行,创新实践。成功的人都是相同的,学习与发展同在,修行与创新同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扪心自问,自己教学20多年,一直也在追求“做最好的自己”,讲规矩,守底线,一直警惕自己,然而“勤奋”却不知何时若隐若现。曾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自己的座右铭,为此,自己不断翻阅大量书籍,汲取知识,武装自己,为的就是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曾经不断求教身边的人,为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曾经黑夜里熬夜观看名家视频,为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勤奋”时刻伴在左右,随着岁月的流逝,“惰性”如同杂草,悄然生出,自己却总有借口搪塞,一个个“无奈”成了“勤奋”的绊脚石。此次培训,让自己重燃“坚守”的初,明确: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一项运动,一件事情,一个职业,做得久了,难免单调和重复。坚守需要的就是不要停下来,逆境胜境都是心境,得意失意不必在意,不断学习与成长才是坚守力量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最好的自己,不忘初心的教师更要记住自己的责任和良心。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学习创造,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做人要有良心,凭良心做人、凭良心办事,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做人处世的箴言。教师的职业良心是诚信之心、感恩之心、豁达之心、敬业之心、尊严之心、慎独之心。作为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更要清醒的认识到“慎独”之心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人多还是人少的地方,无论别人是否看见或听见的地方,于细微之处,于无声之处,于无人之处,也依然能够按照师德规范行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有承担,学习,成长,修行,做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张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行远自迩 踔厉奋发</b></p><p class="ql-block"> ----第四批“名班主任名教师”人选暑期培训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湖美景使人痴,浙大学术惹人醉”,7月17日有幸来到浙江大学参加阳信县义务教育段第四批“名班主任名教师”人选暑期培训。专家、教授的讲座就像是丰盛的大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天上午聆听了黄华新教授的《人生哲学和成长智慧》。黄教授文质彬彬的外表下,竟然有着一颗幽默、童真、不羁的内心。两小时的讲座,现场响起来了十多次发自肺腑的爽朗笑声,黄教授用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心灵鸡汤等,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人生带来了新的思考。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黄教授的讲座,让大家看到了人生的真谛,朝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不断进发。黄教授强调,时刻保持“阳光”心态相当重要。对于“人生”,黄教授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人生需要四面镜子: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望远镜——登高望远;显微镜——事情要做的细;太阳镜——把有些事看淡一点;哈哈镜——做事要认真,做人不要太较真。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追求“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找机会与忙乱告别,让生命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张翼文校长做了题为《专业成长与教师精神》的讲座。张翼文校长亲切和蔼,用自身经历中的点滴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人讲规矩、做事守底线、做学问肯勤奋。张校长首先向提问:洞察未来,你准备好了吗?张校长启发大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去思考教育世界的现状和未来,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要成为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从杭州市春晖教育集团田冰冰校长的讲座《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中拉开序幕。田校长在讲座中先列举了家校沟通的常见案例,紧接着通过复盘案例,总结了信访工作中的控防之道——控“信息通达”“服务规范”“办事效率”“舆情漂移”;防“表面和谐”“心情失衡”“小火复燃”“重蹈覆辙”。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好教师与家长双方情绪管理问题、建设家校“预沟通”机制、把握信访问题服务节奏、规范信访问题解决步骤、确立班主任沟通原则。在讲座结尾,田校长指出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持续增强家校关系的粘合度,平稳控局为教育教学护航。从信访误区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再到防范措施,田校长娓娓道来,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用过去的经验指导未来的自己,让家校沟通更和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职业是“痛苦”的,但也注定是“快乐”的,“痛苦并快乐着”是教师正常的生活状态。“人一辈子就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是人生的真谛——若你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你会收获每一个人的善意,继而获得成就感与尊严感;踏实做事,你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认真做学问,勤奋出真知,只有你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才会有自信,才会有尊严和幸福可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磨砺就是财富,阅历就是资本,我们要善于从读书、实践、反思和提炼中去获得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努力培养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直面问题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决心、迎难而上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教师道路上沉下心来,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br></p> 王文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流的课程让我耳目一新、一流的名师让我耳听心受、一流的氛围让我耳濡目染。这就是我对培训的印象。在县教体局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荣幸地参加了阳信县第四批“三名”建设工程人选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的学习。与名师对话,解心中疑惑;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大学哲学院黄华新院长做了《哲学思维与成长智慧》的专题报告,黄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哲学思维与成长的关系,让大家切身感受和领悟哲学的“有用、有味、有理、有料”,引导大家去思考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哲学,鼓励我们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张冀文校长带来的《谈谈专业成长与教师精神》的专题讲座,张校长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从基本常规、校本研修、行动研究三方面讲述了滨江实验小学的管理经验。什么样的教研才是接地气呢?从张校长的讲座中,我了解到好的教研应该是走入教师,重视课程,不断积累的。好的课才能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背后更多的付出才能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时间。只有做好小课堂,做优中课堂,做足大课堂,才能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发展。张校长通俗易懂的言语、生动活泼的用词、风趣幽默的讲解,深深地吸引在座的每一位学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田冰冰校长的《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的主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田校长用自己的经历为大家讲解家校协作的问题意识与解题能力,可谓是满满的干货,做为班主任的我学到了很多家校经营的智慧。特别是田校长提到中年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弊端,回首做自己班主任的17年,17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确实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反思自己的做法有哪些好的做法被我的经验主义改变了,又有哪些当时处理不好的事情现在有了好的处理方式。在讲座中田校长还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时刻预设班级中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去防控,会有效的减少家校矛盾的发生,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智慧。田老师的讲座帮我避开了班主任工作中的弯路,调整了以后工作的方向,看到了更广阔的班主任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天的培训留给我的思考是持续不断的。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大师的书籍,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有效的经验和反面教训,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将经验抽象成理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注意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发展,使自己逐步向卓越型教师迈进。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学会引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和孩子们融洽相处,让家校沟通不再是问题。我愿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和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一名让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 董娜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此次培训,让已在教育岗位中工作15年的我对自身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让我在工作中不止看到了眼前的辛苦,也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与希望,更明白只有及时调整心态,不断学习前行,才能真正享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努力勤奋学习,却在琐碎的工作中忘记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作为外驱力不断推动着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而真正能让教师终身学习的是内驱力,是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的意识。身为一名中年教师,在学习方面还少了些积极性与坚持,本次培训便给我上了一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最深的是田冰冰老师《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田老师用自己的经历为大家讲解家校协作的问题意识与解题能力。在讲座中我们学到了作为班主任要时刻预设班级中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去防控,会有效的减少家校矛盾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班主任敢于、善于、勤于沟通在先,掌握班级常规工作基本规律,致力于班级舆论氛围引导和集体教育引导,才能推动班级这艘船平稳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崔晓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来的培训,我感受到哲学辩证思想的魅力,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被情绪所左右,从而无法做出判断,听了田冰冰教授的讲座之后,让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教育的一道曙光,田教授一开始就抛出了问题:难道我们的职业真的要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么?是呀,教师为何不能一边服务于教学,一边实现自我的成长呢,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是共生共长的,田老师从“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教师成长”两个层面谈了她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教授是位充满智慧的老师,找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事务背后的价值,且有新颖奇特的思维,推陈出新地进行了教育的探索和发现她说:“寻求特色经营,带动全员共育,学会主动诊疗,积极反思,推动人人得到发展。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转变观念,学会用人,学会创新行动和调试自我,积累自己与众不同的成果。无论是行动、写作还是研究,都要不断去追问行动背后的价值,找到坚持自己的理由,清晰、淡定地走下去,把每个细节做精致做到位。在关注孩子的成长入手,寻求教师的同步生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一场修行,吾将上下而求索,探寻教育真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张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的学习,有幸聆听到了多位专家和教授的讲座,很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新教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张翼文校长也提醒我们教师应不忘初心,一起砥砺前行!田冰冰校长,用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虽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却无不体现着做教育的智慧。她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实例,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内容非常丰富,既让孩子们受益,也让教师自身不断成长。尤其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田校长提醒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管好学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要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悔。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感化学生,同时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优秀的老师都如此用心用情用智,着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郭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幸聆听了黄教授的报告,回忆自己的教师生涯,磕磕绊绊的走过了16年的光景。这些年里,尽自己所能地做好教书匠。课前了解班级基本学情、查阅资料、精心备课;上课时用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根据课堂氛围和课堂实际情况对课堂进行把握和调整;课后不断反思,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堂策略、反思课堂亮点,在反思中谋求进步的快乐。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在课上,还得在课下下功夫。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接受洗礼,不断学习赋能,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不愧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教育教学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我们在追寻的过程中,能看到更加美好的教育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王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学习,四场报告,可谓醍醐灌顶,收获满满。感触最深刻的是聆听了全国小学十佳班主任、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的田冰冰老师的《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报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冰冰老师是全国优秀的班主任,有非常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她的讲座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令人深思,真实案例栩栩生动,现场时时想起阵阵掌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老师能有效的与各类家长沟通,甚至能够合理地将不同类型的家长用起来,真的让我很佩服。其实,我相信许多老师,都会遇到难以沟通或蛮不讲理的家长,这些家长问题确实很令人困扰。而今天听取了田老师非常实用的家长分类和沟通技巧后,觉得非常有道理。田老师说:“应该在接触中对家长类型的特点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还可以尝试不光是短信、电话,还应尝试多种沟通方式,充分用好家长开放日等与家长面对面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在于家长沟通时有话说、有发言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佩服田老师的不仅是她能与班上那么多家长有效的沟通,而且还能将家长卷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协助自己的工作,这需要多么的智慧才能够做到啊!田老师把有职业特色,有表达能力的家长用到课程中,创设了职业教育课,让学生在聆听中详细了解各行各业工作的酸甜苦辣,规划自己的人生。把有热情有时间的家长用到活动中,家长也乐意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同时了解老师们平日工作的辛苦,进而与老师的心更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智慧的点子,都是我要学习和借鉴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能沟通好每位家长,可能的话也合理卷入一些家长,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加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赵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的学习,四场报告,与名师对话,解心中之疑惑,学处世之道,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黄华新教授的《人生哲学和成长智慧》通过生动真实案例分析让我知道了任何时候都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黄教授的课让我感到,想学习让人望而生畏的哲学就必须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多读书,多学习。自知这方面的匮乏,课后我当即从网上买了本《王阳明心学》,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张翼文校长的《教师精神与专业成长》通过介绍自身的经历和学校管理经验学习到了很多实用之技,教育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革命,课程改革、作业改革、课程标准改革……可以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比想象中更无知。所以,教育不能固步自封,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间断的学习,不间断的改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冰冰校长一上午的讲座是满满的干货,讲的正是我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家校沟通问题,这正是我们一年级老师们尤其是新手班主任迫切需要学习的,从田校长身上学习到了处理问题的科学、果断、艺术性,知道了在处理问题时解决问题不等于讲道理,摆平就是水平。班级内大事要事常规事,要有有效的预沟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易良斌教授的《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是填补了我对“双减”“新课标”学习上的不足,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大观念思想,减少碎片化,强调结构化,坚持素养导向,从做中学,创中学。</p> 孙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之行的第一天下午,听了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校长带来的《教师精神与专业成长》在报告中张校长提到几个问题让我们思考,第一个:“我为何而行?”首先是为了我们的学校,学校的发展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其次就是为了学生,为了成就明天、积善成德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最重要的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捍卫人格尊严。&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要看清楚自己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积极抓住发展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校长提到了另一个问题“我有何可为?”要想有何作为首先要做好专业成长,学会讲规矩的“做人”,守底线的“做事”,勤奋的“做学问”。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守住底线,积极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李晓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且行且思,且悟且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着求知解惑的学习欲望,我来到美丽的杭州,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非常感谢县教体局、学校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次学习提高的平台, 让我开阔眼界,接触浙江这一带优秀的名师和教育,提高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新教授的“哲学思维与成长智慧”专题讲座对我启发很大。黄教授的授课风格幽默、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黄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第一条是角色认知,我们要明白自己拥有什么,能做什么。找准目标,努力前行。在前段时间新教师职初培训中,导师让我们每人填写了《专业成长总结与计划》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目标,瞄准靶向,精准发力。人生有很多活法,我们不必过多在乎结果,沿途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了田冰冰校长的讲座《从信访问题看家校关系经营》,田校长在讲座中先列举了家校沟通的常见案例,紧接着通过复盘案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好教师与家长双方情绪管理问题、建设家校“预沟通”机制、把握信访问题服务节奏、规范信访问题解决步骤、确立班主任沟通原则。扪心自问,自己的家校工作做的是否到位,显然是不够,在和家长沟通中还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刚好,今天的讲座对我处理班级事务指明了方向。这也警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努力、不断钻研,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逐步地融入到自己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