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奔跑

catty

<p class="ql-block">迎朝阳,送晚霞,追星星,赶月亮,日子在脚下流淌,心儿象风一样自由,何以解忧,唯有奔跑。</p> <p class="ql-block">对于跑步的喜爱,是自己身体走下坡路的时候才开始的,年轻时体力好,运动方式多样,打球、爬山、徒步......偶尔跑步只是其他运动的热身而已。后来马拉松赛事在自己城市举办,断断续续成为参与者,从健康跑方阵到半马选手。跑马,没有系统的训练过,有这事在,就会有运动的由头和动力,平时坚持跑跑步游泳,不论长短,体能得到大大提升。慢慢的,就有了跑步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每每到达一个山清水秀或者幽静清洁之处,也会跑上几步,把汗水洒在当地作为到此一游的打卡之举。要是参赛,两三个月前每周至少跑一次5公里以上的慢跑,配速比走路快不到哪儿去,到了临场发挥,凭激情和毅力完赛,有时候需要咬牙切齿,偶尔也会比较轻松地在关门前回来。直到某年,身体出了问题,医嘱第一条竟是“和马拉松说拜拜吧”,说这话的医生是朋友,他曾看见过在半马的赛道上挣扎的我。这反倒激起了斗志,我有点对马拉松耿耿于怀了。还没有上瘾就放不下了。</p> <p class="ql-block">对于长跑,所有的爱恨情仇在于“虐”,在于跑到一定程度后的极度放松和欣快。你的整个人变得更轻了,天马行空般随风飘扬,你的头脑变得清晰,任何疼痛或不适都奇迹般地消失了。这种跑步后的快乐效应已被科学证实,过去曾被认为是内啡肽激增的结果。后来又有研究发现运动时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都会释放到血液中。与内啡肽不同的是,内源性大麻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就好象身体和心灵之间的桥梁,在控制恐惧、焦虑和压力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等同于“吸大麻快感”的运动快感,也是运动可以用来帮助戒毒戒烟和运动会上瘾的生理基础。</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跑马”确实能上瘾,一旦尝到了“虐过”后身心无法言喻的愉悦,就再也难以停下来,就会在这条道上越走越黑。虽然说参赛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过程,成绩谁在乎,“跑步不是为了快,而是为了快乐!”但多少人心里暗暗在想“不快,哪有乐?”,半马、全马、越野跑......越难越爱,越虐越恋。发小的大学同学,狂热的跑马爱好者,经常放下事业和家庭,每年花大量时间和金钱辗转多个城市跑全马,发小说他用生命在奔跑。</p> <p class="ql-block">今年兰马,我有幸中签半马。比赛前两天去体育馆领物资出来,正好遇到“第一梯队”的黑人选手们正在跑道上训练,他们的美妙跑姿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围观。步幅大,频率快,象飞一样,无论男女,健硕的肌肉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如同黑色的骏马在奔腾。人们忍不住摄像拍照,有个广东过来的年轻跑友忍不住跟跑,一圈400米下来已是气喘嘘嘘,惊讶地看了看腕表,他们太快了!很难跟得上。有陕西过来的一位老年跑友十分热心,主动帮那个小广东拍视频,也和我侃侃而谈。他64岁了,浑身上下都是腱子肉,状态和小伙子没什么两样,每年要去不同的城市跑几十场全马。他说,别人看我们这样的人有些怪异,但我们自得其乐,非常享受长跑。在一次次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人似乎得到了重生,在生活中变得非常达观,可以说没有困难不可逾越。他还鼓励我换掉裙装,加入到热身训练中。</p> <p class="ql-block">马拉松运动的参与者越来越众,且群众的水平越来越高,今年兰马全马跑进330者扎堆,还有跑进330的“人字拖”和“西服哥”们,他们用轻松的表情告诉我们:“来跑,小菜!”然而,这届兰马起跑后约1.1公里处就有人倒下了,满脸是血,心肺复苏很长时间,救护车风驰电掣接走了,这一幕给几乎所有业余选手一个不小的惊吓,后来听说那人是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其实众多长跑赛事都难免有意外发生,常在河边走,总有落水者。</p> <p class="ql-block">马拉松运动本身就是用第一个完成这个距离的战士的生命来创造的。这个信使其实是用一个人的生命捍卫了一座城。而今天的我们挑战极限的意义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我的老朋友,一个长期坚持规律长跑而且跑步成绩很不错的壮汉,跑步后如厕,不幸发生意外。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是心源性猝死还是脑血管意外都不得而知。虽然有规律体检,但很少有人能完全知晓自己的健康隐患,加之普遍的焦虑,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高强度的体力透支,让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你真不知道远方和意外哪个先到。</p> <p class="ql-block">2022年华为53岁的高管丁耘在28公里长跑之后饮酒猝死于深圳。一时间还引发了争论,到底是跑步还是饮酒,夺去了这位精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1984年也是50来岁、著名的《跑步大全》作者James Fixx猝死于跑步。这让医学界对有氧跑步是否安全有了不少质疑。有氧之父肯尼斯•库珀当时也为之震惊,他后来专门对Fixx的死检报告做了研究,包括对Fixx的家人和圈子里的人做了调查,并专门出了《大胆跑步》一书, 是最早预防有氧运动猝死的专著。Fixx的猝死和他抽烟史、垃圾食品饮食习惯、去世前工作家庭出状况而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当天整理活动(cooling down)没有做好有关。库珀博士因此得出跑步对心脏健康不是万能的,其他危险因素也要控制住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美国运动科学院朱为模院士也对准备参加和已经在参加长跑(包括马拉松)的跑友提出了如下的安全建议:</p><p class="ql-block">1、一定要循序渐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有氧耐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先做个有氧能力的测定和风险评估,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科学的运动处方和训练计划。</p><p class="ql-block">2、即使是有跑步的背景,如果你准备参加半马拉松赛,至少要有12周的准备时间;全程马拉松至少要有16周的准备时间。</p><p class="ql-block">3、每周多跑的量不应超过前一周的10%,初跑者每周总量不应超过36英里;而训练有素的人,每周总量可以达到40-55英里(1英里≈1.61公里),但每周训练切不可超过5天。</p><p class="ql-block">4、恢复是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绝不可忽略!</p> <p class="ql-block">运动是良药,不足和过量都不好,那这个度只能靠自己去掌握了。</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