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花湖回来,午餐赠送蒙古包里的牦牛火锅。</p> <p class="ql-block">看起来不错,吃起来味道也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牦牛火锅个个吃得心满意足,向下一个景点——黄河九曲第一湾出发。</p><p class="ql-block">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的自然景观要数第一弯和壶口瀑布。这两处景观被誉为神奇的九曲黄河立体大乾坤地图,它是黄河流经这两处景观时形成的一个S形大弯道,因其在地图上恰似《周易》中阴阳太极图,同时与藏族本教“卍” 和藏传佛教“卐” 的“生命轮回”或者“日月轮回”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张照片是网上盗的。</span></p> <p class="ql-block">此处的海拔约在3500米,应该说,没有这“天边云梯”我们是没法上到观景台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天边云梯确实有气势,我们上升了一段又一段,足足20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和甘肃的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两河相汇的黄河之水犹如仙女长长弯曲的飘带,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向远处的青海,这样的景色独特又富有诗意!</p><p class="ql-block">正如我们这次的行程总是在甘南和川西游走一样。</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台,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在这里看黄河,黄河水是清亮的,也没有波涛滚滚,而是静静地在草原上蜿蜒流淌。</p> <p class="ql-block">我在山上很想你</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的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草甸子。这帮小娘们翻过栅栏,在草甸子上尽情玩耍。</p> <p class="ql-block">玩够了顺着木栈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到地面,回望下山的路,曲曲弯弯的木栈道,恰似那黄河的九道湾。</p> <p class="ql-block">除了上到观景台俯瞰九曲黄河,其实这里还有许多值得深度游玩的地方,那里有挂满彩旗的蒙古包,有面向黄河的索克藏寺,游客可在这里骑马游黄河第一湾,可以欣赏黄河壮美的落日,还可以吃到上好的手抓羊肉、牛肉火锅等美食……,唉,跟团游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当晚夜宿阿坝县城。</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赶往色达,里程貌似只有不足四百公里,但多是在大山之中盘旋,包括午餐和休息在内,居然跑了近十个小时!幸亏天气出奇地好,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沿路风景如画,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川西北的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午餐的地方,路边的川菜馆味道不错的。饭后我们还特地炒了2份肉沫酸豆角,带着晚上吃。</p> <p class="ql-block">无数个藏寨,碉楼,寺院,经幡从我们眼前略过……</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到达东嘎寺。</p><p class="ql-block">东嘎寺建于十六世纪初,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黄教扎什伦布寺的分寺,不仅是亚东规模、影响最大的一座格鲁派寺庙,而且是西藏现代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寺庙。寺内现存有清末文物晒佛唐卡,寺内的壁画雕刻艺术具有独特的观赏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1936年,第三世东嘎活佛住世时,朱德总司令所属部队在长征中,曾在该寺休整半月余,寺院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衣物、马匹等。红军官兵对此善举甚为感动,为寺院赠送锦旗一面。1954年由中央政府驻色达办事处送寺院大洋伍仟元。</p><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经印度到达亚东后会见了十四世达赖喇嘛,面交了毛泽东主席给达赖的亲笔信和十七条协议抄本,同时宣传了党的英明政策。寺前尚立有“会谈碑”一块。只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问导游也是一头雾水。</p> <p class="ql-block">东嘎寺无论从其建筑外观,还是殿内装潢都可堪称一绝,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到达色达县城。晚饭后到街上溜达了一会,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色达五明佛学院,这可是这次行程中的重中之重哦!</p> <p class="ql-block">全称为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座落在色达县洛若乡喇荣沟内,平均海拔3900米,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寺院建筑群占地2.35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由著名的喇嘛卡尔琼杰仁波切创建。起初,只有很少的几个学生,佛学院的条件也非常简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听闻了这个地方的修行机会,纷纷前往。他们在山区搭建了简陋的帐篷和木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安静的修行环境。</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更多的寺庙、房屋和学习场所被建立起来,形成了今天宏伟的佛学院景观。</p> <p class="ql-block">虽然一直都有关注色达,但是,当真正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着连绵数公里的红房子,仍然是震撼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的地方看到这个硕大的转经筒,一些藏民在艰难而缓慢地推动着。</p> <p class="ql-block">我也进去推了三圈,为我亲爱的家人们,我的亲朋好友们……</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徒是男女分开修行的。男子称巴扎,女子被尊称为觉姆,据说色达的觉姆人数比巴扎多。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一些觉姆戴着手套,自己上房修理,很是辛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征得同意后进入一位觉姆的小红房子里面,看到的是生活空间非常狭小,逼仄,还四处透亮。一个火炉应该是做饭和取暖吧,一床被子就堆在地上,难不成就睡在地上?整个屋内稍微整洁的地方就是佛台,应该是念经修学的地方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觉姆基本不懂汉语,几乎无法交流。我想,她们在远离尘世,苦读经文、虔诚祈祷、恪守戒律,只为以一颗圣洁之心,去叩响她们理想中的“超然世界”之门。再一次感叹信仰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是男子讲经堂外面的鞋架,脱鞋进去就不许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个必去之地,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了。那么我们是如何进入这块神秘之地的呢?任何时候想起来都只能用二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荒唐”。</p><p class="ql-block">原来一直以为是旅行社安排妥当的,不想导游告诉我们需要自己抢门票的,而且是提前一天的半夜12点开抢,到时候就要拼手速了。团里一些年长一点的表示有困难,导游就露出神秘的神态说如果抢不到就只能“偷渡”!这样大家就紧张起来了,在导游规定的那晚,谁都不敢睡觉,在导游告诉我们的“云上色达”APP上注册好相关信息就严阵以待。12点一到就开始狂点。然而,这个“云上色达”所有的按钮都是死的,任凭你如何操作,根本没有反应。气急败坏的我们感到大事不好,马上电话导游,不想导游早已在梦中了。千呼万唤叫醒后,镇定地回复我们:票已售罄!在我们强烈要求下,睡眼惺忪的导游来到我们房间,一副料到我们抢票无果的神态,说票已售罄,但他会想办法的,至于什么办法,先睡觉明天再说。我们疑窦丛生坚持要知道,导游说,找当地人带我们进去,每人另付200元!顿时,我们恍然大悟了……</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与合同不符,也没有事先告知,据此,我们向组团社投诉。第二天中午,给出方案:每人另付30元车费,用于酒店到佛学院的交通,但是需要早上4点出发。事已至此,我们表示接受。</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凌晨四点,大家准时到大堂集合,第一批先走,轮到我们时已经5点了,而且只来了二辆车,一辆5座的车塞进去7个人,一辆7座的愣是塞进去11人,驾驶员还不算在内!</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们趁着月黑风高,象沙丁鱼罐头一样前胸贴后背地一路颠簸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这时天还很黑,还下着雨。几个黑衣人出来悄声说:跟上。我们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紧跟着黑衣人,在狭窄的胡同里拐来拐去,小路不仅泥泞还尽是牛屎。走到一堵墙边,一个小木梯架在那里,我们是连滚带爬地上去,记得我爬梯子时腿一软,膝盖就跪在泥地里了!我们团里的一位年过七十的大姐根本上不去,那几位黑衣人连拖带拽地给拉上去了。爬过墙又走了一段泥泞小路,才走到了一个停车场。这时天已大亮,雨仍下个不停。黑衣人让我们躲在一个房子后面别让人看见,等了一会,来车把我们送到观景台脚下。当我们开始登观景台的木栈道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p><p class="ql-block">后来与第一批先走的游友交流,她们更惨,说是摸黑走了一段路,发现走错了,又往回走,我们爬墙有梯子,她们居然只有绳索!</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们就是这样进到了色达佛学院!</p><p class="ql-block">同团的水为友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月黑风高三更起身,</p><p class="ql-block">黑车后箱弓腰藏身。</p><p class="ql-block">小梯爬墙泥泞满身,</p><p class="ql-block">只为那片红房红僧。</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上,我们碰到了4个年轻人,大学生模样,在攀谈中得知,他们是当地人用摩托车带上来的,每人300元。想象一下,摩托车摸黑在悬崖上盘旋,那是多么危险的行径!再一次感叹当地人的冒险精神。</p><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p><p class="ql-block">在此,给想去色达佛学院的人提几点:</p><p class="ql-block">1、就目前来说,还是不允许旅行社组团进入的,如果旅行社有此行程,一定要了解仔细;</p><p class="ql-block">2、佛学院目前是不收门票的,散客需要到“喇荣沟进沟预约”小程序上预约进沟的交通车,根据上车的地点收取交通费,而不是什么“云上色达”!</p><p class="ql-block">3、黑车黑衣人尽量不要找,一旦出事都没地方说理去。</p><p class="ql-block">进入色达佛学院的过程,每每想起,后背都会冒冷汗😰</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天气转晴,湛蓝的天空下,褪去晨雾的那片红房子显得格外地真实,格外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的天葬台也是一直想亲眼目睹的地方。天葬文化是藏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藏民的传统信仰中,人们相信死后人体是需要归还给自然的,天葬则是一种使灵魂归于自然的敬畏方式。</p> <p class="ql-block">天葬台也是不对旅行社开放的,至少我们在色达的期间是这样的。导游开始告诉我们有一条小路可以自行前往,后来又通知那条小路已被封闭,由他来带领我们前往。我们几个自觉心理强大的人向一位觉姆打听了路线就自行前往。</p><p class="ql-block">开始还信心满满的,但越走路约窄,还很险要,并且前后无人,到后来路也没有了,而且这条小路确实被铁丝网封闭了,只是被人打开了一个缺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导航一会显示还有2公里,一会又变成5公里了。就</span>在彷徨不定之时,碰到几个当地人,在他们的指引下,总算找到了天葬台。</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是被自己原来的想象给误导了,总以为天葬台是在山顶上的,就一个劲地往上爬。其实天葬台是在一个山坳里的。</p><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好像走了一些冤枉路,但沿途风景很漂亮的,草原上盛开着朵朵小花,一望无际。</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也了解到,我们走的小路被封,但通过那个缺口我们得以进入。导游带的另一条路是有警察把守着的,跟随导游去的都被拦住没能进入。导游自己说爬了一个悬崖进来的,有几个趴在地下,躲过了警察才进来的。听说有时警察也会进来驱赶参观者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到天葬台,游览了一圈。其中有一个圆圆的象一个墓穴的寂静塔,里面四壁贴满着骷颅头,总有一些人爬进去走一圈,说这就算是到过阎王殿了,今后就会长寿。我们一起的一个朋友也爬进去走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天葬不是每天都会有的。那天恰好有二个大人,一个孩子进行天葬。下午2点左右天葬开始,参观者都被要求在一个斜坡上,隔着铁丝网远观。整个过程要求不许拍照,虽然拍照的人还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下午不到二点,天葬即将开始,这些秃鹫就陆续地集中到了附近的山头,并不时地派出几只秃鹫到天葬台盘旋侦查。等到被葬者放到场子里,铺天盖地的秃鹫就飞到场子边上的斜坡上候着。这时有二个人在前排控制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躁动不安,跃跃欲试的秃鹫。只见一个手势,瞬间这些秃鹫就下到了场子里,争先恐后地……</span></p> <p class="ql-block">看过天葬过程,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观的教育。人真的有灵魂吗?生死有轮回吗?anyway,西藏人推崇天葬,其认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用</span>“皮囊”来喂食胡兀鹫,体现了舍身布施的最高境界,这点在理论上虽然认可,只是在视觉和感觉上不免有点残忍。</p><p class="ql-block">从色达出来,又赶路3个多小时,夜宿马尔康。</p> <p class="ql-block">早上的第一站是参观【卓克基土司官寨】土司官寨,为土司管辖境内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清代,官寨座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系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物。</p><p class="ql-block">不巧的是该景点正值闭门修缮,要到7月底才能开放。</p> <p class="ql-block">只能在外围转转,拍几张照片了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官寨的大门,色彩斑斓的。</p> <p class="ql-block">后乘车前往【瓦切塔林】,那里经幡飘荡、白塔如林,曾是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讲经说法之地。</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又回到了若尔盖,一路上饱览红原大草原的绝美风光。</p><p class="ql-block">夜宿迭部</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也是甘南之行的重头景点。扎尕那又被称作是“石城”,素有“阎王殿”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里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它被探险家洛克称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通过洛克的传播,扎尕那在欧美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木栈道,行走在神秘秀美的扎尕那峡谷。烟雨茫茫中看见美丽的藏寨,碧绿的草滩,感受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美丽。</p><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去过的秘鲁的天空之城马丘比丘,嗯,有几分相似度。</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的天气就像孩子脸,一会云山雾罩,一会细雨绵绵,一会又露出个太阳脸,或许这也正是其神秘之处吧。</p> <p class="ql-block">参观红色旅游的圣地“腊子口长征纪念碑”,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此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追怀往事,凭吊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昔日镇守桥头的地堡。</p> <p class="ql-block">是夜住在宕昌。</p> <p class="ql-block">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官鹅沟内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此外公园内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其中还有多家农家乐,80元一天包吃包住,确实是避暑的好去处,可惜有点远。</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刚受过爱国主义教育,激情四溢,身体力行地飞渡铁索桥。</p><p class="ql-block">夜宿天水。</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p> <p class="ql-block">跟随人流上下栈道走了一遍,没有专人讲解也就看个热闹。四大石窟走了二个,还有二个在等待……</p> <p class="ql-block">别说,如果腿脚不灵便还是有点难度的。我们的隋大姐就没有上来,如果还想走遍天下,要趁早哦!</p> <p class="ql-block">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比如创立了八卦,以简单的形式来概括天地万事万物;创立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据传,中华民族龙的图腾也是始于伏羲。天水伏羲庙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纪念伏羲氏古建筑群,是历代官方祭祀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结束了甘南色达之行,从天水回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这次甘南色达之行走过的主要景点和大致的路线图。连日游走在高原地带,高原反应对身体的不友好使得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不适感,加之起早摸黑的团游方式也加剧了这种不适感,以至于有游友难受的时候恨不得马上飞回家!</p><p class="ql-block">然而,拉卜楞寺的暮鼓晨钟,郎木寺小镇的安详恬静,扎尕那的石头围城,花湖的碧绿万顷,红原草原的一望无际,更有那色达佛学院的那一片红房子……,时时都在美丽着我们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甘南色达之行,人生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