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人眼中的诗与远方”——黄果树瀑布

夕霞小筑

文/图 夕霞小筑 微单摄影 <p class="ql-block">  黄果树景区作为贵州的世界级旅游名片,是很多游客到黔旅游度假的首选目的地,每年都会有来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p><p class="ql-block"> <br></p> 瑰丽壮阔的黄果树瀑布之景而美名远扬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笔下。他曾这样描写它:“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br><br>因其“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为由,黄果树瀑布就被人们广泛认可,位列我国瀑布首位。”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以其壮观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无数中外游客的赞誉。我身临其境的体验,黄果树瀑布是亚洲第一瀑布的赞誉名不虚传。这里的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2.8万个以上,是天然大氧吧。</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在两山之间的沟壑中。是一个绝对的超级瀑布,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点型瀑布。拥有着中国最大单瀑布落差的记录。我们可以在瀑布的顶端和底部看到瀑布不同的风采,享受美丽的自然风景,感受到风雨中的剧烈冲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逆光拍照,因为光线处在瀑布上方,而且雾气很大。远处,可以在对面的半山腰行进的路上进行参观与拍摄。这种远处的拍摄需要用到100-400mm或80-400mm以上的长焦,没长焦的情况下,24-70mm的镜头也可将就用。要把瀑布拍出动感与雾化效果需用三角架,而在远处要找到一个既有良好视野又能架好三角架的地方是不容易实现的事情。 <h5>(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7月4日迎来2023年入汛最大水量。)</h5> <p class="ql-block">今年仲夏时节,黄果树大瀑布进入一年中的最佳观赏期,大瀑布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成因要上溯至2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经过无数历史变迁黄果树大瀑布的呈现,已经有5万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瀑布后有一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br></p> 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铺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透逝相接。犀牛潭深17米,常为溅珠覆盖,雾珠腾空;上午下午,阳光折射,彩虹升起,前人有“雪映川霞”的称誉。 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甚古雅,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严寅亮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河面架曲桥通“水帘洞”。瀑布下游不远岸边绿树丛中建有黄果树瀑布宾馆,宾馆建筑采用了布依族石砌建筑风格。瀑布侧畔建有徐霞客大理石雕像。 <p class="ql-block">  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 在山峦间的上帝视角,俯瞰大瀑布的全貌;在犀牛潭的仰视视角,迎着水雾,近身观赏瀑布砸向地面的震撼;记录下如雷一般的飞瀑轰鸣声;在瀑布内部的私密机位,化身孙猴儿,深入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感受水幕瀑布。尤其在水帘洞,这是唯一能从内向外看瀑布的视角,仿佛钻进瀑布的肚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岩壁上侵蚀出的道道裂缝缺口,犹如一扇扇迷你天窗,将大瀑布的“秘密”都讲给你听。 常规的旅游路线最多只能4个角度,然而通过VIP通道还能解锁寻常游客看不到的隐藏机位,让你私享一份更别致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潺潺流水环绕着茂盛的树木,郁郁葱葱的树冠在空中交握,编织成一处绿意盎然的森林结界。扶着竹林藤蔓,顺着小溪漫步,别有一种穿越丛林的妙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年累月的波浪冲击和流水侵蚀,让河床形成无数小坑穴,流水漫顶而下,如同滚珠落玉,在斑斓的阳光下闪闪发光。</p> 在黄果树大瀑布上游,在山林飞瀑之间坐落着一座精美且颇具规模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898年,是如今最小众且少为人知的宝藏地。<br><br><br> 看着斑驳的树影掠过草地,望着几缕阳光从厚重的白云中一点点地逃脱出来,在日光滤镜的加持下整个空间变得更有氛围感。亲近自然,肆意玩闹,快乐也能如此简单。 旅行,不仅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更要让这个广阔的世界认识最美的我们。 这里依山临瀑,眼前满是葱郁山林,耳边回荡着飞瀑湍流的声音,累了坐下小息一下,以山色作陪,吃的赏心悦目。 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铺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透逝相接。犀牛潭深17米,常为溅珠覆盖,雾珠腾空;上午下午,阳光折射,彩虹升起,前人有“雪映川霞”的称誉。 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甚古雅,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严寅亮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河面架曲桥通“水帘洞”。瀑布下游不远岸边绿树丛中建有黄果树瀑布宾馆,宾馆建筑采用了布依族石砌建筑风格。瀑布侧畔建有徐霞客大理石雕像。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80年代后,一大批中外名人到黄果树游览、题词。摄影师吴印咸题辞:“一泻万丈,蔚然奇观”;美学家王朝闻题:“天上来兮”;贵州籍女书法大师肖娴题:“白水奇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黄果树黄,白水河白,黄白相间,天下一绝”;国画家吴作人题:“奇境”;经济学家于光远题:“黄果树风景区自徐霞客来此,渐为世人所知。</p> 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要慢慢行,慢慢走才能感受水之恢弘、水之宽阔、水之奇特、水之曲折、水之磅磺、水之婀娜,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黄果树大瀑布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胜地。黄果树大瀑布之旅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