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县住建局始终坚持把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保障性工作来抓,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着力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把机关党支部的的“堡垒”筑得更加坚实。 一、突出“兴趣引导”这个先导,让党员“聚”起来。在平时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中,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进行思想政治说教,而是注重内涵和效果,紧扣党员所在科室的职责,结合党员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举办培训、观看视频、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等多样灵活与直抵人心的方式组织学习,有针对地开展理论辅导,业务知识、信息写作和摄影宣传培训,革命教育、实地参观、现场观摩、亲身体验等,把学习融入日常,寓教于乐,从根本上解决了日常支部活动学文件、读报纸等枯燥、机械、简单的难题,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引导党员在学习中重温初心、淬炼党性、汲取力量,体现了教育鲜明的政治性,使党员政治心灵再净化、党员身份再唤起、思想觉悟再提升,做到了党员教育有力度有温度,党员参与度得到极大提高。 二、突出“快乐体验”这个支撑,让党员“动”起来。为增强党员对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认同,机关党支部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每月策划主题党日活动时,在突出“党性”和强化“党味”的同时,注重党员的参与性和沉浸式体验,把重温入党誓词作为“第一课”,把佩戴党员徽章作为行动自觉,结合部门工作业务增加了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工作情景模拟、唱红色歌典、看红色影视、诵读党章、户外活动、志愿服务和谈思想、谈工作、谈体会示范课堂等内容,组建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美丽县城创建、爱国卫生运行、交通秩序维护、疫情防控等重大活动,着力强化政治性、示范性、规范性、严肃性、活泼性要求,让党员在学、听、看、讲、唱、走、干中增强了主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熏陶,在快乐体验中接受党性锻炼,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党员风采。 三、突出“情体感化”这个关键,让党员“冲”起来。“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既坚持把党支部作为党员平凡岗位的“磨刀石”,又坚持把党支部作为党员重大任务的“试金石”,党支部负责定期开展党员思想巡检工作,通过支部书记对党员平时的谈心交流,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解决好党员的思想矛盾,支部经常用身边好事激励身边人,用身边坏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的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受到共鸣,受到教育洗礼,引导党员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增强集体主义意识,促使党员把政治信仰融入感情和内心深处,形成个人自觉和集体记忆,不断增强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党员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使命,在关键时刻、危急时刻不忘“为了谁”,在面对重大任务和急难险重时挻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主动参与城市防洪排涝、小区拆违、疫情防控、项目一线、安全稳定、后勤服务等任务,争当先锋、争创一流成为了大家的普遍共识,培养了一批年轻干部,党支部真正成为了“党员之家”。 四、突出“价值认同”这个基础,让党员“亮”起来。利益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机关党支部以实际行动满足党员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为目标,通过平时组织过政治生日给予关心,工作推优纳新评先给予激励,党员生病住院探望给予关怀,活动设置奖项发放小奖品给予调动等,每月末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的方式,对党员履责践诺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党员评优选先、重点帮教和教育引导的重要依据,党员普遍感受到了自己的归宿感、荣誉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热情,党员队伍发展的基础更加牢靠扎实,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更加积极显著,党员成为了单位各项工作中的骨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政治本色,“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深刻内涵。 文章来源:尚文林<div>图文编辑:住建局机关一支部委员会、机关一支部全体党员</div><div>美篇制作:若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