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礼”文化的经世致用</p><p class="ql-block">——浅谈中华传统礼仪对家庭教育的启示(绪论)</p><p class="ql-block"> 凤鸣德道读书会的张江涛老师邀我为读书会同仁做一期关于礼仪文化的讲座。吾闻之,慌里慌张,诚惶诚恐。</p><p class="ql-block"> 江涛老师与我订交多年,过从甚密,我深知他的为人与学识,性行淑均,渊博高古。面对如此一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淇澳”君子,我这个领着蒙蒙小童写景状物、雌黄文字的舌耕布衣还要不知天高地厚,在夫子跟前夸夸其谈地卖弄《论语》,岂能不慌里慌张欤?</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罗庸、陈寅恪先生授课,常常两手空空、不带片纸,但却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囊括四海,包举宇内;梁任公、王静安先生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吐珠纳玉,每每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再反观自身:十数年来,虽执教鞭,勤勤勉勉,然仰望浩如烟海、璨若群星的知识苍穹,常生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之狭促、渺小感,总觉自己学识鄙陋,愧对“老师”之称谓。现如今,又要在半生游弋书海、浸染墨香的众多“读家”面前展示自己,岂能不诚惶诚恐哉?</p><p class="ql-block"> 几经推辞,然江涛老师不允,且盛情日笃。虽学问不济,识见有限,我也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去,忝列西席了。</p><p class="ql-block"> 古来诗家作诗,“诗”未动而“序”先行,诗、序相应,美伦美奂。如王子安之《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陶渊明之《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评书家说书、小说家叙事,必冠之以“定场诗”或“楔子诗”。如单田芳说书以“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来开场;《金瓶梅》词话用“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而启篇。</p><p class="ql-block"> 是故,今天关于“礼”的讲座不妨借鉴前辈、蹈袭先贤,做一番东施效颦,鹦鹉学舌,将如下两则故事作为引子、强以献芹,惟愿非“画虎不成反类其犬”耳!是为“序”,亦为“绪”,见仁见智,各取所需,诚所谓“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p><p class="ql-block"> 数年前,我村要集资建一座供乡亲们休闲的广场,村长语我:你在外工作,可以多捐一些。我回答村长:即使有钱,也不能多捐,至于数量多寡,要遂大流。村长惊问其故。我语曰:若多捐,不合“礼”。试想:我们村在外工作的人中,事业有成、辈分高过我者比比皆是,我这个事功不济的小字辈如果要强行出头,是不是有悖于“礼法”?此其一也。</p><p class="ql-block"> 十届茅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先生新近推出了自己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草泽民老师对他的学生安北斗说:“你记住三句话:一是养正气,打好人的底子;二是蓄志气,活得有骨头;三是固阳气,勤劳正直又向上。我草泽民为什么辞职不当老师了,是因为没有人再听我讲这三句话了。” 老教师草泽民目睹学生、家长以及教育部门的某些人,其所作所为越来越不合“礼”时,而愤然辞职。一介乡村宿儒的刚正秉性及其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捍卫精神赫赫然呈现在世人面前。此其二也。</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周公自协助武王伐纣灭商以来,在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分封制;在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从此以后,“礼乐文化”便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流文化,经数千年风雨而源远流长。立此存照、树此高标,“礼”成为全体中国人必须共同遵守的传统精神道德规范。</p><p class="ql-block"> 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礼记·中庸篇》有云:“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宴毛,所以序齿也。”这四句话,突出了一个“序”字,由此可知,“礼”的内涵便是“定秩序”。《荀子·君子篇》对“礼”又给了八个字的断语:“长幼有别,尊卑有序。” 说直白点,礼就是对“谁先谁后,谁该做什么,谁不该做什么”的规范和确定。</p><p class="ql-block"> 礼,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大学问。民国初年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刘师培,他们家三代研究《左传》,刘师培本人在继承家学精研《左传》之余,又孜孜以求于“三礼”的研究,其礼学造诣,在民初学林无出其右者。除老师章太炎外,黄侃先生睥睨天下一切学者。然而,他对刘师培先生却恭敬有加,甚至于拜伏在地,执弟子礼。因为他要学习“三礼”,全天下只有刘师培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当代学林,清华彭林教授,人大金正昆教授都是研究礼学的大家。</p><p class="ql-block"> 何谓“三礼”?三礼,是中华礼文化的载体,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的统称。《周礼》和《仪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学界尚有争议,大多数人偏重于周公抑或孔子。而《礼记》的作者基本确定为西汉中晚期的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叔侄,现行《礼记》通行本为《小戴礼记》。《周礼》,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周官》,全书讲述了西周时期的官制(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夏官、冬官)及政治、经济制度。《仪礼》,又名《礼经》或者《士礼》,它是礼的本经,“三礼”之中,成书最早,而且首先取得经的地位,着重讲解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礼仪(冠、昏、丧、祭、乡、射、朝、聘等八礼)。所谓《礼记》,就是关于“礼经”的“记”,即对“经”的诠释讲解,就是礼学家对礼经的解释以及他们所采择的各种意见的辑录。</p><p class="ql-block"> 孔子当年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夫子所忧者惟“礼崩乐坏”而已矣。试看《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周天子用的乐舞八佾,竟然被一个卿大夫季氏冠冕堂皇地用在了自己的家宴中;周天子祭祀时所唱的《周颂·雍》,竟然被鲁国的权臣三桓用在了自己的家祭中。这不是“礼崩乐坏”是什么?中国最早见诸文字的“礼崩乐坏”事件大概出自于《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的“周郑交质”故事——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曾先后担任周平王的执政卿士。平王想把政权分授于西虢公,郑庄公为此抱怨平王,平王却说:“没有这回事儿。”为了彼此取信,周王朝就和郑国交换儿子作人质。)周天子乃天下之共主,竟然要和一个三等(郑庄公为“伯”爵)诸侯小国的国主去交换人质,这不仅仅是彼此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礼崩乐坏”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西汉初期,当是礼学由衰落到兴盛发达的时期。秦末起义,暴秦瓦解,天下嚣嚣,礼崩乐坏。刘邦胜项羽,即皇帝位,群臣在宫中饮酒争功,喧嚣呼叫,拔剑击柱,弄得汉高祖十分恼火。见此情景,博士叔孙通便征聘鲁地儒生数十人,制礼作乐演习。长乐宫建成举行典礼,叔孙通布置酒宴,廷中列车骑步卒,设旗帜,殿下安排郎中夹陛,文东武西,侍从匍匐俯首,群臣依尊卑次序敬酒,莫不肃静,“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汉高祖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叔孙通复礼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此后,儒学大盛,礼学更盛。越五十载,汉武帝执政,董仲舒佐之,摒黄老学说而独尊儒术,中华道统逐渐形成并开始巩固。</p><p class="ql-block"> 水有源树有根,学问亦如此,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探讨中华传统礼仪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之前,对礼文化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探本求源是很有必要且大有裨益的。</p><p class="ql-block"> 彭晓龙</p><p class="ql-block"> 2023-07-16</p><p class="ql-block">【附彭晓龙简介】</p><p class="ql-block">彭晓龙:西大毕业,文学学士;生于陕西岐山,自况钻冰居士;知命之年,风雅卌载。虽云积学如单针挑土,怠业似大浪淘沙;然枚七魏十,余窥其堂奥尝得一二焉。若幸遇天下英才,即当倾囊而授之。</p><p class="ql-block">电话-微信:15509172255。</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