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自然笔记》节选

飞天

<p class="ql-block">蒙眼道</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16日,车灯的两根光柱刺破黎明前的黑暗,沿着京港澳高速向前推进。在高速邯郸入口,接上花友木棉继续向前,抵达安阳洹园时天已微明。环卫工挥动着大扫帚,在地上划拉来划拉去。橘色的路灯光撒在斑驳的柏油路面上,和蓝色的天幕相比多了几分暖意。离约定的时间还早,车子拐进一条看不清叫啥的街道,寻得一间早餐店,坐在冷清的店里叫了豆腐脑和油条。此时手背略感丝丝凉意,清秋晨起的寒意已经有点浓了。</p><p class="ql-block">在洹园门口接上三人行老师,一路向西直抵林州。当看到太行山时,三人行老师按自己的惯例发了朋友圈,“太行山,我又来了”。</p><p class="ql-block">在冀南、豫北、晋东南的户外圈,蒙眼道是一个“热词”,随便在网上一搜便出来一大串,各种不同的微博、美篇、游记、攻略都有。我也是看了安阳名“驴”三人行老师的朋友圈和美篇,才对林州大峡谷以及它周边的植物有了初步了解。以往拍植物多在家乡的周边,并未涉猎太远,顶多也就去个石家庄,保定。林州属于河南安阳,直线距离和我们这儿并不算远,但一说到河南了,心里总感觉还是“远”了。纵观整个太行山区,它的常见野生植物差不多有1500种左右。太行山区因为纬度、经度、海拔、局部小气候等不同因素,而造就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想要拍全太行山的植物,这就需要“北袭南飞”去不同的地方寻找不同的植物。走出去,南太行,北太行,只要时间、财力允许都得去。</p><p class="ql-block">8点10分左右,车子穿过太行隧洞进入林州大峡谷,沿石桃线南行停在高家台村南100米处的路边。深秋林州大峡谷的旅游业处于淡季,路边门店有一部分歇业,因而清晨的高家台显得有点冷清。路边加杨树半黄半绿的叶子,摇摇晃晃落的差不多了。我们沿一处铺有输水管道的台阶开始向上爬山。</p><p class="ql-block">峡谷里的气温有些凉,林下更甚,刚开始登山时,还感觉衣服有点单薄。小肚子里似乎有股凉气隐隐作乱,两手揣进兜里捂着肚子慢慢往上爬。本想踩着松软的落叶走,结果跐溜一下差点滑倒。精神突然一紧张,肚子反倒没感觉了。赶紧抽出两手,再也不敢这么“潇洒”了。没走多长时间,后背便微微有些潮湿。再向上走就已经汗流夹背,不得不坐下来休息。</p><p class="ql-block">林下灌木大部分已经光秃,仅有不远处的两三丛叶子还没有落尽。这些叶子绿中泛黄,看样子,在枝头也呆不了多久。这些叶子中间,有几朵小白花有些扎眼。三人行老师首先发现了它,说每年这个时候它都开花,闻起来还挺香呢。看花形,这是忍冬科的某种植物,是二次开花,还是首次开花,不确定。北方常见忍冬科植物大都在1-4月份开花,有些品种在秋季有二次开花的现象,比如苦糖果。从花和叶片上判断,这应该是苦糖果、郁香忍冬或樱桃忍冬,三者其一。</p><p class="ql-block">苦糖果常见,我拍过多次,比较熟悉了。它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呈披针形或近卵形者较少;叶柄和小枝具短糙毛。郁香忍冬我没有见过,据植物志上描述说,它叶片形态变异很大,多是椭圆形、卵形、卵状椭圆形、卵状矩圆形、圆卵形,绝少条形;叶缘有或无硬睫毛;叶柄和幼枝被刚毛。樱桃忍冬在河南北部有分布,叶片卵状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椭圆形,介于苦糖果和郁香忍冬之间;小枝和叶柄被短糙毛。结合描述,仔细观察这株植物的叶柄和叶缘,叶柄被刚毛,叶缘有或无硬睫毛,它应该是郁香忍冬。</p><p class="ql-block">再向上是菜地沟,这儿有几户农家乐。马路边停了好几辆车,看上去生意还不错。路边潺潺溪流混着农家乐的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山下,在高家台马路边形成一个小瀑布。穿过菜地沟向上,路边有几幢废弃的农舍。再向上还有荒废的果园,果园路边的枯枝上缠绕着一种藤本植物。枯萎的藤蔓纽纽转转,上面挂着椭圆形干缩的黑色果子。藤蔓曲折中带着刚毅,垂挂的果实像黑色的耳坠,又像古时候腰间的配饰,画面感十足。思来想去也想不起来这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后来三人行老师发朋友圈,有人说是蝙蝠葛的果实。回家后和植物图像库里的照片比对,果然是它。</p><p class="ql-block">淫羊藿就生在林下路边,它的出现一点也不惊喜。在不长的一段距离内就有好几棵,可惜没花没果,只剩黄艳艳的叶子。好期望来年能再来拍它的花和果。</p><p class="ql-block">再向上就是蒙眼道。“蒙眼道”其实就是夹在一块巨石和山体之间的狭窄通道,中间还有一段山洞,有台阶穿过其中。到底叫“蒙眼道”还是“门眼道”众说纷纭,不同的人在不同文章中叫法不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称谓。单从形状上来说,“门眼道”更为贴切,它确实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道门。在百度地图上叫“蒙眼道”,知名度更高,我也从之,称蒙眼道吧。沿途拍摄了臭檀吴萸、短梗菝葜、陕西荚蒾、南蛇藤的果实,还看到许多不认识的植物“僵尸”(干枯的植物),这个地方植物丰富,反复来,收获肯定错不了。</p><p class="ql-block">穿过蒙眼道,就到了山西和顺县东寺头乡的地盘。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北太行截然不同,从路边的小庙就可见一斑。这里的小庙不是用石头和砖砌成,而是用青石雕就。建一座小庙,用五块青石板就行了。虽说雕工不甚精美,但也拙朴中透着匠心。穿过乱石堆,来到位于半山腰相对平缓的一片台地上。抬头西看,山还很高,坡度很大,向上似乎没有人行走的迹象。户外爱好者一般到这儿就不再向上,而是沿着台地边缘向前走一段,然后平切向西,依路环形或者过三岔口村到宑头村,再下山到宑底村完成环形穿越。我们一行人也是沿着悬崖边的土路向前走一段,而后平切向西。</p><p class="ql-block">一棵孤零零的老杏树站在悬崖边,把望着东北方的鲁班豁,俯瞰峡谷内云起云落。枝干黑黢黢,光秃秃的,并没引起我的特别注意。这时,三人行老师举起拐杖指着它说“桑寄生”到了。我有点愕然,北桑寄生就生在老杏树枝干上,红红的枝条,有两三丛。在树下仰望,黄色圆形和黄豆大小差不多的果实串在枝条上,由黑色杏树枝干衬着,很显眼,很精致。树下有一摞撂好的石头,看来经常有人上树,估计不是拍照就是摘果。我还没有掏出相机,三人行老师已经麻利地攀上树,用手机尽情地拍开了。我有长焦镜头,不用上树,在树下就可以轻松搞定。北桑寄生的出现毫无戏剧性,心心念念许久了的它就这么收入了囊中,幸福是不是来的有点草率?</p><p class="ql-block">雾霾像一团棉纱似的堆积在峡谷里不肯散去,山上正午的阳光洒在地上白花花的,山上、山下截然两重天。接连的喜悦竟让人忘记了饥饿和行走的疲乏,眼睛兴奋地依然四下踅摸,期待能再有新的发现。</p><p class="ql-block">在一个拐弯的地方幸福再此降临。一块农田映入了眼帘,这是一块尚未采收完的田地。绿色的植物铺满多半块田地,使得这块地在枯黄一片的山野里显得格外扎眼。这是一块什么田,到现在了还没有收割。三人行老师和木棉率先跳进田里,观察这到底是什么植物。木棉和三人行老师几乎同时确认,这是党参。惊喜就这样出其不意,党参大名鼎鼎的植物,竟然像庄稼一样成片出现在眼前。不由得心里看轻了,行动倒没那么迫切。磨蹭着下到地里,看他们两个拍得起劲。党参我曾两次专门去寻找过,一次是驼梁,一次是朝阳沟,都无功而返。眼前这片党参,虽说是人工种植的,但总算看到了“活物”。大部分党参已经结果,开花的不多,即便有也不太精神。选择性在地里拍了一会,并不太满意。一扭头,在背风向阳的石堰根,还真看到几棵依然开花的党参。党参的茎蔓有点脆嫩,拍摄时,稍微摆弄几下就折掉了,兴许和密植有关系。记挂了很久的东西今天见到,拍到,认清了,如释重负。两点多在寺凹农家乐竟然连着吃了两碗面条。</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路上,又拍了中国沙棘的果实。还有黄栌木稠密的像发辨一样的红色果实。还看到两颗大的出奇的萝藦果实,大到我怀疑它是不是一个新种。北桑寄生在这一带不算什么稀罕物,甚至多到你怀疑人生。走不多远就会看到,梨树、杏树、山楂树、鹅耳枥树上挂的到处都是。甚至有几棵树上,它的阳面都被北桑寄生占据了半壁江山,大有“功高”盖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一路寻,一路拍,四点多才到宑头村。宑头村并不陌生,2019年3月17号,拍款冬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了。</p><p class="ql-block">山里的日头短,四点多天就要黑了。下面还有七八里山路要赶,没敢在这儿久留,村口匆匆拍了几张金银忍冬果实的照片就开始下山。</p><p class="ql-block">下到宑底村踏上等候的中巴,天已经黑透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2月19日写</p> <p class="ql-block">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p> <p class="ql-block">购买网址:https://m.kongfz.com/integration/openminiprogram?applet=shop&amp;page=detail&amp;param1=418744&amp;param2=6003514373&amp;t_sharer=Q7F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