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观察 益教育】玉米的探索之旅--橙果幼儿园观察记录</p> <p class="ql-block">玉米的探索之旅橙果幼儿园种植园区观察记录</p> <p class="ql-block">观察是一门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儿童、走进童心的桥梁。 《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了继续帮助教师找准观察的“眼”,掌握记录的“式”,解读幼儿的“行”,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p> <p class="ql-block">玉米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探索背景</p> <p class="ql-block">午睡起床后我带孩子们户外活动,茂密的种植园显得愈加生机勃勃。玉米的叶子郁郁葱葱,伸展开来。孩子们对玉米很是好奇,有一个孩子问道:“老师,这是什么,是粽叶吗?”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愣了一下,想起之前在端午节活动时,我们曾用粽叶包粽子,孩子们看到相似的叶子,误以为这是粽叶。但同时,我也想到了孩子们对于农作物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展开了对玉米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初识玉米</p> <p class="ql-block">1观察时间: 2023年7月18日</p><p class="ql-block">2观察地点:种植园</p><p class="ql-block">3观察对象:小一班全体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毛绒绒的玉米须</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初步的观察中,了解到了玉米的品种、样貌特征以及玉米须的功效等,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p> <p class="ql-block">玉米的叶子</p> <p class="ql-block"> 几个孩子的视线又转移到了玉米的叶子上。“老师,这是粽叶吗?”“不是呀,这是玉米叶,我们平时用的粽叶是芦苇叶。”“芦苇是什么?”孩子们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回答道“芦苇也是一种植物,一般生长在水里。”“我觉得玉米的叶子和芦苇叶长得好像呀!”哲闻用手摸了摸,“叶子还挺光滑呢!”“反面呢?”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叶片的正反面的不同特征。“哎呀,我摸着手感不一样,反面感觉很粗糙,好像有毛一样!”哲闻总是观察的那么仔细,而且能够很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孩子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更好的了解到玉米叶子的特征,并与其他植物区分开来,丰富了知识经验。</p> <p class="ql-block">玉米的根部</p> <p class="ql-block"> 玉米的根部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老师,我发现玉米的根部是紫色的!”“玉米的根为什么是这样的,长了一圈?”我回答道“这样有支撑的作用,可以让玉米更稳定。”“哦,原来是这样!”“根不是长在土里的吗,为什么玉米上面还有根呀,而且还有好几层呢!”经过调查我了解到: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于是对于孩子们的疑问我一一解答,孩子们听到我的回答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对于根部的观察和探索,可以在玉米成熟以后,挖出玉米的根部,让幼儿更直观的观察玉米根部在地下的特征,进一步了解玉米根部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老师说: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儿童可以在大自然中惊叹造物的神奇魅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广阔的游戏场所,赋予孩子们取之不尽的资源。种植园里的一草一木也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我们重视自然环境资源的打造和利用,尝试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扩展学习的空间,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活动当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探究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还指出,教师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本案例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线索为观察发现玉米穗-提出为什么玉米会长玉米穗问题- 到玉米穗的作用- 在到发现玉米叶子正反两面的不一样-高粱杆与玉米杆的不同去比较-高粱与玉米的不同,所有的环节从幼儿发现的问题中来,到积极解决问题中去,始终围绕幼儿的兴趣点展开活动,在连续探究、交流分享中,幼儿的经验在不断地增长,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此次探索农作物的活动,让幼儿关注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知识,探索自然的奥秘,让“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课程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很感兴趣,能主动的去探索,通过观察、触摸等不同的方式去感知、了解农作物的不同特征,丰富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更好的体验了探究过程,提高了探究能力。教师既是观察者,也是支持者,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以此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探究的延续性。比如,玉米成熟以后,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成熟以后的玉米、从土地里挖出的玉米根部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