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0日-15日,由华龙区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由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中国教师教育网主办,由北京京师智诚教育承办的“2023年中小学创新型班主任、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班”在北京万方苑酒店圆满开展。在濮阳市华龙区教师培训中心王晓辉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64位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代表(全国7省份的450余人的团队)共同参加了此次高规格培训。我校两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p><p class="ql-block"> 在这短短的一周中,不仅有讲座、还有百年名校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民族分校和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实地观摩。每个人在结束时,都有恋恋不舍的感觉,觉得这次培训收获满满,幸福满满。</p><p class="ql-block"> 一、名家云集,传经授道,导育人方向</p><p class="ql-block">这次培训有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教研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郭冰老师;北京市育英学校语文高级教师、课程研究院长,北京市首届名班主任研修室成员,海淀区语文骨干教师、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师教育带头人袁凤芹老师;首届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培训专家库成员,“国培计划”指导专家,全国课改先进个人,全国课改先进工作者,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骨干成员,现任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亳州学院兼职指导教授吴守涛老师;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闫新全老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海淀区德育带头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万霞老师;东营市实验中学辽河路校区副校长,全国知名班主任,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山东省优秀教师,东营市首届十佳班主任董向东老师。各位领导专家主要围绕素养提升、班级管理、作业设计、教学研究、家校沟通和班本课程等内容开展讲座。</p><p class="ql-block"> 二、素养提升,高站位解读政策文件,低重心落实教书育人</p><p class="ql-block">郭冰老师,从班主任与学科教师育人的共性与特殊性;教师的道德素养、专业知识和育人素养;时代特点及近年来师德政策文件概览;从因材施教看教育中的公正与关怀四方面进行专题报告分享。郭老师在温声细语中向我们娓娓道来。郭老师通过带领老师们进行政策的解读,让我们感受到教师对教育政策理论的关注和研读的重要性。正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样,站在高位去把握教育方向,能够指导教师们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提升,更好的为教育工作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三、班级管理,小研究大学问,成就职业人生</p><p class="ql-block">袁凤芹老师从班级问题生、家长群体研究;班级教育案例研究;班主任怎样做课题研究;班主任自我研究四方面入手,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小小的班级里,存在着大大的学问。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有正确的人生成长规划,有成长目标定位,坚持坚守教育战线,用心面对学生,结成教研成果,才能真正做到由自然人向教师职业人得过渡。</p><p class="ql-block"> 在袁老师的课堂上,我在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当老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对学生不爱不行、不管不行、不会用教育的方式不行。作为教师要同时具备道德素养(即身正)、专业知识素养(即有学问)、育人素养(即会教),方能不断成就“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那些认为教育没有什么用的,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骨子里认可教育,确立研究学生、研究家长、也研究自己的研究意识,要劳而有序、劳而有获、劳而有果。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做到极致做到崇高。</p><p class="ql-block"> 四、课堂变脸创新教学,作业设计人性实施</p><p class="ql-block"> 做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改变教育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高效 教学,智慧育人。吴守涛老师用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引得会场阵阵掌声。他通过课堂变脸五策略以及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背后的故事为我们传递出课堂教学因“变脸”而展现出的精彩课堂。通过多种多样的作业设计模式,体现出教学的人性化。</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堂课,让我们真正的意识到我们的常规的教师上课五环节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和低效,它已经不再适用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暖起来、实起来、明起来、新起来,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课堂教学的真实魅力,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愿意学才会学。学生的作业设计要摆脱量大、机械重复、质量低下的传统模式,追求高质量作业设计、校本化实施保证和体系化的建设路径,真正的要体现出因变量而变得有趣和高效。</p><p class="ql-block"> 五、班本课程,一班一世界,一课一精彩</p><p class="ql-block">为期一周的学习,最让我感到意外和新奇的是董向东老师带来的版本课程专题报告《一班一世界: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是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以来的第四级课程。董向东老师的这一堂课从班本课程的理解、范畴、开发、实施和管理,一条龙式的进行了讲解阐述,让我们感受到小小的一个班级里,有着独属于它自己的一片天空。</p><p class="ql-block"> 班本课程的落脚点依然是进行德育建设,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职业认同感,有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进而达到自我发展,学会在自己的教育路上用文字点滴积累,不断反思,才能够成就自我。</p><p class="ql-block"> 六、家校沟通,赢得家长合作,形成教育合力</p><p class="ql-block"> 万霞老师通过多子女家庭学生和多成员家庭子女两种案例进行对比教学,分析不同家庭环境里孩子们的性和和心理特点,让我们了解家校沟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面对,才能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进而达到家校配合共同育人。</p><p class="ql-block"> 万霞老师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真实案例,为我们分享家校沟通的各种形式及功能以及详细的与家长沟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在做事中与家长达成共识教育,让家长看到老师们的教育用心。在互动答疑环节,万老师做为学校的管理层,让我们体会到学校管理模式和学校的管理办法的接地气和人性化,给了孩子们成长成人过程中极大的尊重和自由空间。</p><p class="ql-block"> 七、教育研究,教师成长路上的结晶</p><p class="ql-block">闫新全老师首先为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在职教师为什么需要继续学习?相信每一个在场的老师都会非常好奇的想要探究闫老师的研究成果到底是什么。他从意义与价值、方法与途径、实践与思考三方面展开阐述。教师面对的是新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达背景下学生,一些老旧的知识早已过时,信息不断的快速更新,以往的要想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当今社会,教师要有常取常新的自来水。教师教别人读书,自己更要使读书人,教师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教师还要达到一点知识懂一切,一切知识懂一点的既专业又博识的水平。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在与人的交往共处中学习,欣赏别人,发现优点克服不足,在交流中互鉴,在反躬自省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随之又从微型课题的选题原则、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呈现以及研究方案与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精彩分享。严老师在讲解中,让我们更加有序的回顾着在学校参加的每一项课题、社团、校本课程的情景,真正的查漏补缺,感受到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路上优秀教师引领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八、观摩校园开视野,教育实践洗丹心 </p><p class="ql-block">根据学习的安排,我们有幸去参观了百年名校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和民族分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浸润着我们视野,学院领导的专题报告,让我们仿佛吃了一顿丰盛的管理大餐,着实需要好好的消化吸收。</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去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张张画面,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方块字,一件件珍藏物品,让我悲喜交加。悲的是日本法西斯国家对我国民众的伤害,血淋淋的画面,像一把把刀子刺痛着我们的内心;喜的是我们的革命烈士们用鲜血为我们赢得胜利光明和未来。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的坚定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一片丹心向祖国。</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场场专家的讲座和现场观摩活动,对我们来说,这次学习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这次培训正好满足了像我们这样的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需求,切实找到了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朴素真挚,列举了大量的生动感人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些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工作理念、问题学生的相处、家校沟通方式方法、班本课程的开展等等。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犹如一盏明灯,为新时期我们的班主任、骨干教师工作指明了方向,犹如一泓汩汩的清泉,流入了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