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福建省连城县培田村游记

海华(阮金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文、摄影/阮金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7月5日,笔者与几位一起学摄影的朋友前往连城培田村古村落旅拍。从厦门出发,经动车和汽车的辗转,约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培田村村口的收费处。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巍巍矗立的“恩荣”牌坊,过了“恩荣”牌坊,逐渐可见掩映在古槿苍枫中飞檐翘角的文武庙、云宵庵、文昌阁等古建筑,再往前走约300米,即可见到古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部的宣和乡,全村面积13多平方公里,400多户人家,1500多人,是个小村。</span></p><p class="ql-block"> 培田村目前保存着中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古民居拥有30余幢高堂华屋、保存较好的21座古祠、6座书院、2座碑坊、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千米古街。古民居建筑设计精巧、样式风格独特,装修材料考究,是福建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培田村古村落已有800年的历史,素有“中国南方庄园”、“民间故宫”之美誉,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笔者途经吴家大院时,从村里的老阿伯了解到,古村落里的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从浙江迁至培田,并在此开基、繁衍至今近700年,已历三十代人,故在民间又将培田村称为"吴家坊"。2005年古村落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笔者随着镜头,带您一起走进古村落,进一步了解古民居的前缘今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全景古民居群</b></p> <p class="ql-block">  为了拍摄古民居群全景,笔者7月6日早上,登上古民居群对面东南向约200多米高的笔架山观景台,拍摄了古民居群和培田新村的全景图。很可惜,由于近几年观景台下的板栗树林和其他一些竹木长得太高,遮住一部分绕村河源溪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两座牌坊的荣耀</b></p> <p class="ql-block">  巍巍矗立在培田村南村口的“恩荣”牌坊,是光绪皇帝为表彰御前侍卫、武将军吴拔祯而建的一座忠正牌坊,它与北村口吴昌同得圣旨所立的“圣旨”牌坊遥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气势宏伟的高堂华屋</b></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群中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都阃府等为代表的大型高堂华屋,气势宏伟,占地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建筑。“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大夫第”始建于1829年,占地十一亩,于1840年建成;“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相同,但其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与“大夫第”有所区别;“官厅”原称“大屋”,为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官厅”为吴纯熙所建。 “都阃府”曾是培田历史上最精美的建筑,其为光绪年间御前三品衔蓝翎侍卫吴拔祯所建。都阃府毁于十多年前一场大火,现只剩断垣残壁和一座大门及两座五龙旌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富丽堂皇的古祠堂</b></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建筑群的祠堂,大部分分布在东、西向千米古街的内侧(北侧),原有三十余座,现保存较完好的主要有天一公、隐南公、郭隆公、愈扬公、衡公、久公、在崇、乐庵、锦江、南村、文贵等21座祖祠。培田祖祠的重要建筑特征是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绘木壁漆画,极为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崇尚教育、创办书院</b></p> <p class="ql-block">  在培田村古建筑体系中,书院群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朝成化年间,培田七世祖吴祖宽,最早创办“石头丘草堂”。到了明末,作为“宣河里六图三甲”的培田村,增开了“十倍山书院”、“云江书院”、“紫阳书院”、“等天学堂”、“般若堂(武校)”。“石头丘草堂”后改成著名的“南山书院”。南山书院从顺治七年至乾隆三十年,培养出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7人官到五品,最高者达到三品。培田村学校之多,功能之全,制度之严,全国罕见。谢桃溪、邱振芳、曾瑞春等名师在这里培养了吴昌同、吴拔祯、吴暾等数以百计的人才而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古老的戏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技术精湛的雕刻工艺</b></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中各种精致的浮雕工艺,给游人和拍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高堂华屋,还是古祠堂,许多门楣、屋檐、门柱、窗棂,都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传奇典故等雕刻作品,每一件雕刻物品都叙述着一个故事或场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庭院的艺术</b></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庭院的天井,基本都用鹅卵石铺就,许多还有小鹿、丹顶鹤、方孔钱、中国结等拼图。历经数百年了,图案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鹅卵石铺就的古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古民居夜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悠然恬静的田园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谢谢您的欣赏与鼓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