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王守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惊悉曲胡大师宋喜元先生2023年7月7日去世,不胜悲戚。与大师半个世纪来的交往片段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岳父王玉辉先生生前在长途汽车站工作,酷爱曲胡演奏。大师是临汝人,有时乘长途车返乡,与岳父有缘相识,交好多年,情似兄弟。我妻子及弟弟妹妹对他皆以“宋叔”相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岳父一家居住在火车站南面的操场街14号院,那是长途汽车站的家属院,离“群众剧院”和“百花影剧院”较近,剧团每有演出,宋叔能拿到票的,必来家送票。记得当时看过的剧目就有曲剧《掩护》《赶脚》《山鹰》,豫剧《红灯记》《百将渡》《传枪》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时无演出,宋叔闲暇时会到家会与岳父小酌几盅,酒后岳父会用他那握了一辈子方向盘的大手拉上几曲“阳调”“汉江”“书韵”,请宋叔指正。他总是手把手的给与调拨,甚至亲自示范,拉上几曲。我们做小辈的虽不懂曲剧旋律,但他拉起曲胡来,那全神贯注的神情,那灵活、轻柔、绵软的指法,那如泣如诉、如歌如吟的弦音,实在是令人陶醉。优美的琴声,常常会引来一院子的邻居聚集聆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就是在宋叔的鼓励与指导下,我岳父一辈子痴爱曲剧和曲胡演奏,虽无成就,却也至死不离不弃,去世时不仅宋叔前来吊唁,还有一大班喜爱曲剧的戏友带着乐器,在当时居住的汝河路小院里,用一段段曲剧选段为他送别。记得妻弟王鸽也曾在宋喜元的指导下,从《小汉江》入手学习曲胡演奏;妻妹惠菊从独奏曲《幸福渠》开始研习古筝。可惜二人另有志向,均中途而止。倒是我这个门外汉,在这个环境氛围中通过学习,悟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对曲剧的历史、词牌、艺术表现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诗歌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对戏曲创作也有所涉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秋天,我曾创作了一部反映郑州人民在二七塔下,自发缅怀周总理的小戏《洪钟激荡》。当剧本大纲、故事情节包括主要唱段都出来后,我曾拿到曲剧团请宋叔看,得到了他的赞赏,有些唱段他甚至想出了该配什么曲牌,还建议剧中角色适合哪些演员出演。他为此专门介绍张新芳、谢录、高桂芝、张保霖、潘永长等曲剧界的名人和我认识。可惜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原因,这个剧本没能通过。他劝我不要灰心,可以先写一些情节简单,容易通过的短剧,力争能排能演,先打响一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5月,郑州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分戏曲专家,在二七塔旁的二七宾馆,讨论通过了我和朱松山合写的纪念毛主席视察黄河的独幕剧本《邙山日出》,并交由郑州曲剧团排练,当年10月“纪念毛主席视察黄河25周年”前夕,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正式演出并获成功,这部小戏,由张新芳、谢录主演,宋喜元担任乐队主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秋天,我被调到河南省总工会工作四年之久,先后在《河南工人创作》《河南工人》(《工人月报》《河南工人报》前身),任杂志主编,出席了1981年5月的河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众多文艺界人士。根据宋喜元的建议,我先后为曲剧界的张新芳、谢录、高桂芝等人撰写过评论文章,并发表在河南戏曲工作室主办的的《戏曲艺术》上。同时,我也更多地了解到了宋喜元的奋斗历史和他的一些有趣故事,便萌生了为他写一篇传记文章的念头,谁知一开口便被拒绝了。他说:“还是写那些演员们吧,他们在舞台上下摸爬滚摔、唱念做打太不容易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襟怀,实在令人钦佩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宋喜元退休后和老伴著名曲剧大师王秀玲相濡以沫,在工人新村附近的一座楼院里安度晚年。记得数年前,我与其弟子杨庆朝、“一条杠”樊玉朝相约去看他。在其居处不远的一家小酒馆,几人酒至半酣,一起敲筷击节,哼唱《掩护》中的开场曲调,其乐融融,恍如昨日。没想到的是,杨庆朝、樊玉朝早已作古,如今宋喜元也驾鹤奔西了。纵览宋喜元大师的一生,可谓亮点多多。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是在曲胡演奏艺术上。宋喜元从事演奏60余年,伴奏过100多个剧目,在《红楼梦》《风雪配》《陈三两》《秦香莲后传》《掩护》《赶脚》《游乡》等多部剧目中担任曲胡主奏。在曲胡演奏的技法上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他演奏的音乐细腻、流畅,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快而不乱,慢而不散,业界人士赞誉他的曲胡演奏技艺琴声似语、声情并茂,对于剧情表达的悲欢离合和人物的喜怒哀乐,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他发现前辈们在拉曲胡时只使用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而中指和小拇指只是陪衬。便参照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尝试用四个手指演奏曲胡,独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四指演奏方法,让曲胡演奏技巧得到极大的突破和升华,对曲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演奏的《大起板》被制作成唱片,深受欢迎,在海内外广泛流传。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伴奏、独奏一等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是在曲胡的革新改良与制作工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把丝弦改为钢弦,把死弓变为活弓,实现了曲胡工艺方面史无前例的革命。另外,他对大到曲胡的造型、尺寸,小到琴弦上使用的码子,都反复研究试验,直至满意为止。退休后他又发明了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便携式曲胡",取材讲究,制作精美,既是品质纯佳的乐器,又是非常美观的工艺品,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是品德高尚,铁骨铮铮,不乏家国情怀。宋喜元为人磊落坦荡,刚烈耿直,尽管他人生道路挫折坎坷,却能勇于面对,不屈不挠。即使是文革时期遭受打击迫害,也始终坚持本真,对艺术的追求严谨执着、毫不松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汉子,却也有一副侠骨柔肠,他钟爱家庭,钟爱子女,钟爱妻子。他的的夫人王秀玲是著名曲剧大师,当年号称"活林黛玉"。二人志趣相投,情深意笃,心灵相通。是河南戏曲界有名的恩爱夫妻。照宋喜元的话说:“我们俩一辈子都有说不完的话,一辈子都在谈恋爱,一辈子都在谈戏说艺术。”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共同事业与爱好把他们连在一起,心相印,情相系,才有了他们地久天长的此世姻缘。著名诗人王怀让曾作诗曰:“妇唱夫随真合鸣,连理相依相为荣。天长地久一成语,为君而成而永恒。”正是对这对剧坛伉俪纯真爱情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以一首古风《悼宋喜元》表达对大师的哀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把曲胡动九州,如泣如诉韵律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指伴丝弦奏悲欢,长弓推拉挟离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歌伉俪风雪配,曾吟宝黛梦红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今君乘仙鹤去,西天乐班称魁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