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井冈山,是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当年朱毛红军就是在这里会师并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依托井冈山根据地,指挥红军先后击退蒋介石军队的五次围剿。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主席还在此时发表了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文章。极大激励党和红军的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万洋山北段,在群山中的盆地中,由五个村庄组成,称五井。即大井,小井、上井、下井、中井。其中大井最大,(也称茅坪)是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茅坪毛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周边群山环绕,上山只有五条通道,基本都是羊肠小道。而距井冈山中心不远的五个地段,设立五大哨口,即:北面的黄洋界、南面的八面山、西南面的双马石、南面的朱砂冲、东面的桐木岭。</p><p class="ql-block"> 其中黄洋界最险,距井冈山只15公里,也是进井冈山的主要通道。另一个是朱砂冲,从遂川方向上山(我曾步行上到井冈山茅坪)这里只要有一挺机槍,那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岭南派著名画家黎雄才画作:朱砂冲哨口</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是进井冈山的主要通道,也距井冈山中心最近(约15公里)。此哨口十分险要,蒋介石五次围剿红军时,主要兵力也集中从这里进攻。1928年8月30日,湘赣敌军趁红军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出兵进攻井冈山。这时井冈山不足一个营兵力,红军据险抗敌。他们把从南昌带来的,一门只有三发炮弹的迫击炮安放在黄洋界山顶瞭望哨傍,31日,瞄准上山途中休息敌群开炮,敌人以为是红军主力回来,便怆惶逃跑。毛泽东主席后来得知情况,便写了这道诗巜西江月.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巜西江月.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1928年秋</p><p class="ql-block">山下旂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p><p class="ql-block">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黄洋界,以没有当年那么险峻,路也拓宽了,仍是上井冈山主要通道,也成了到井冈山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