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i>文字 金竹声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i>图片 金竹声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这代人,皆熟悉《啊朋友再见》这首歌。确切地说,如今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大多会哼几句《啊朋友再见》,并且看过南斯拉夫电影《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桥》是1969年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电影内容是根据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炸桥的史实而改编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该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大约是在1977年,译制片《桥》在中国上映。随即,《桥》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便风靡全国,随即成为老少皆哼的大众歌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桥》之前,曾有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上映,当时,引起了观众的热捧。人们从此记住了智勇双全、沉稳老练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游击队长“瓦尔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桥》出品于1969年,但最初进入中国时只是做为内参片。后来成为译制片并得以公映,是因为1977年8月30日,社会主义强国富国南斯拉夫总统——79岁的铁托,将对我国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同是波斯纳电影制片厂的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出品于1972年,却在1973年上映,时间明显早于《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角“老虎”和《桥》的主角“瓦尔特”,同为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一人出演。因此,便让人们误以为这两部影片是姐妹篇。或者,《桥》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续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这两部电影各自独立,并无关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正是因为《桥》的情节,当我们进入退休闲赋阶段后,便把去唱着《啊朋友再见》去寻《桥》,列入了圆梦之旅的其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飞往巴尔干半岛的航班上,当我与同伴轻轻哼唱《啊朋友再见》时,邻座的乘客便跟着哼起来,随即,又有人跟着节奏晃起了身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同样的情节给了我们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期待而让大家产生共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走出贝尔格莱德机场,我们首先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北约轰炸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已迁往别处。旧址上是一座通体白色的新建筑,为文化类场所。楼的右前方已于2016年6月17日立碑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前去祭拜烈士,日期是2023年6月17日,恰好是立纪念碑8周年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所有信息,我们从未淡忘。在被轰炸中牺牲的,岂止是三位中国记者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此仇不报非君子!北约在全世界犯下的滔天罪行,迟早要一起清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必去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觅寻打击德国侵略者的英雄“瓦尔特”踪迹。到阿尔巴尼亚,要登上抗击奥斯曼帝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家园的城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我们,从小接受红色教育。崇拜伟大领袖毛主席,崇拜模范英雄人物,崇拜亲人解放军。人们不懂得追星。也不想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阿尔巴尼亚,共十三天行程。旅行社将游览电影《桥》中的“卡桑德拉大桥”拍摄地安排在第11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事实上,此行的亮点定是《桥》,这是团友的共识。记得行程刚开始,我们遇到了B团的地接,被我称为“中国通”的塞族姑娘途寻(中文名)。我告诉她:我们此行来巴尔干半岛,就想唱着“啊朋友再见”去看《桥》。途寻哈哈大笑。随后,她半中文半塞语的同我一起唱起了“啊朋友再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途寻说:《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当年导演在《桥》中使用了这首歌。影片进入中国后,译制时把“姑娘”译成了“朋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途寻的话,让我当晚在百度上搜索、求证了许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文革”刚刚结束的七十年代末。这种情况属正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电影《桥》中的“卡桑德拉大桥”拍摄地,位于黑山北部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这座桥的书面名字叫做:塔拉河峡谷大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到达塔拉河峡谷大桥时,已是下午。地接导游给我们自由游览的时间仅一个半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急匆匆从桥的这头走到桥的那头,又急匆匆从桥的那头返回这头,却始终没拍出最佳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事后,听朋友说,要想拍出塔拉河峡谷大桥的宏伟壮观气势,必须要下到峡谷底部去仰拍。我的个乖乖,这不仅需要时间,关键还需要胆量和体能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塔拉河峡谷大桥横跨欧洲最深峡谷——塔拉河大峡谷(世界第二大峡谷),连接两岸村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大桥共有5个桥拱。其中主桥拱114米,桥面到河面最深处149米。站在大桥上向下俯瞰,(相当于站在40多层的高楼上)不管是谁,都会双腿发颤。绝对恐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塔拉河峡谷大桥的设计师是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建筑师是安东诺维奇。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桥初建于1938年——1940年,在当时是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大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80年,塔拉河峡谷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或许是大桥建造需要的原因, 塔拉河峡谷大桥的建造并非笔直,而是呈一个完美的弧线。远远望去,几分壮观,几分妖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塔拉河峡谷大桥不仅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地,还在另一部二战影片中也出现过,即美国电影《纳瓦隆突击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大桥毕竟已是经过77年的风雨侵蚀和不计其数的震动,早已伤痕累累。人走在桥上,有汽车驶过时,明显感到桥身有强烈动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说,如今桥身已下沉了2厘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地接导游说,黑山已有拆旧桥建新桥的计划。团友们闻听,同声反对:建议保留旧桥,另建新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塔拉河峡谷大桥一端桥头旁,有一尊铜雕很是醒目。铜雕下方的碑文,显然不是英文,团友们无人识得。据地接导游介绍说,碑文的译文是: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利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中尉,生于1915年,1941年牺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人说,雕像原型就是电影《桥》中的游击队长“老虎”。还有人说雕像是当年参与炸桥的工程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两个说法皆不准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首先可以肯定,雕像不是工程师。因为,在桥的另一侧,还有一处墓碑。这处墓碑是1946年大桥重建时,专为参与炸桥的工程师而建的。当年游击队正是在这位工程师的指点下,把炸药放在了桥梁最薄弱的地方,才成功把桥炸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么,桥头那尊铜雕到底是谁呢?听地接导游讲:在抗击侵略者时,南斯拉夫一位少校决定接受敌人的劝降,而这位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坚决反对投降。但是,军令如山,必须执行。就在少校带领中尉等随从到达敌营准备和谈时,中尉毫不犹豫地拨枪打死了游击队少校和敌方的最高长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众多的敌人围攻下,中尉的结局可想而知。敌人把他打死仍不解恨,竟开出坦克将中尉的尸体反复地碾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战结束后,中尉没有被追认英雄,也没有补发勋章。于是,她的妈妈,一位在二战中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自筹资金为她的小儿子在桥头立了这尊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知晓了铜雕故事的我,一直有个疑问在心中。战后国家为什么不认可这位誓死不投降的中尉呢?难道那位前去敌营和谈的少校是假意和谈,实摸敌情?还是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的用的缓兵之计?各种猜测。</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2px;">唱着“啊朋友再见”去寻《桥》,寻出了许多故事与感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曾经是中国人民好朋友的社会主义强国富国——南斯拉夫已永远消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虎 ”、“瓦尔特”等游击队员,以及电影背后的那群因为拍摄电影而成为朋友的人们,已因为国家的分裂而不便往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啊朋友再见”,如今真的成了再见。再见的,不仅是电影里的演员,还有电影外的南斯拉夫人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永不说“再见”的,唯有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老虎”、“瓦尔特”和他的游击队员们,勇敢战斗、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所传递给两国人民的,那份感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