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龙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参观黄埔区广州海事博物馆活动

wty

广州海事博物馆位于广州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在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东侧,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古码头遗址保护光棚)。广州海事博物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海事”专题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示和研究海事(海丝)主题藏品的专业机构。该馆系统收藏和陈列了广州两千年来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文物历史资料,以展示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的辉煌成就、重现“千年商都”的历史风貌为总目标,是广州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举措。2021年6月29日,广州海事博物馆正式开馆。此照摘自网络。 广州海事博物馆设计巧用水域特色,主楼宛如一艘大船漂浮在水中央,入口处则有一条6米宽的“引桥”,通过这里进入博物馆犹如“登船出海”。博物馆设计还提取了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广船设计线条和体块等抽象元素,组合并融合进此建筑整体造型中;在建筑的局部和细节上,则融汇了广府传统地区建筑的符号、元素,如祠堂、文塔上的石雕、飞檐上的灰塑纹饰等。 <p class="ql-block"> 在紫龙社区党委的精心组织和系统安排下,各支部的部分党员于2023年7月14日参加了以参观广州海事博物馆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在大家进馆参观前,紫龙社区党委特意安排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合影留念。</p> 因本次活动党委考虑退休党员中,高龄党员占总体党员的绝大部分比例,为以防万一,在下达活动通知中,强调不建议75岁以上及行动不便的党员参加。六支部党员大部分为高龄,另有部分党员因各方面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均已在党员微信群请假,故参加本次活动的只有3名党员,其中两名为中国海油南海东部公司退休党员。 <p class="ql-block"> 广州海事博物馆大堂景观。该展馆共分4层,陈列着从古代海运文化到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全球瞩目展品。</p><p class="ql-block"> 首层是国际海事大厅,主要展示各国间交流合作的历史,以及重要的国际海事协议和公约。通过陈列物品和图片,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国际海运文化展示区。此展厅还具有3D投影技术,实现了数字沉船、海盗袭击、海底考古等真实感十足的场景展示。</p><p class="ql-block"> 二层是中国海事发展馆,通过三大主题展示中国海上霸权、海军力量和现代海洋发展的历程,反映中国海事文化的悠久和辉煌;其中有陈列"明代海疆疆域"、"清代南海区域管理"、"抗战期间海军力量展示"等亮点。</p><p class="ql-block"> 三层是现代船舶馆,主要展示世界各国的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以及各种船舶设备和配件。展馆还有海上模拟控制室,在那里可以驾驶模拟船只,在虚拟的海洋环境中体验驾驶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四层是大型特展馆,每年都会举办世界知名的海洋文化特展,并邀请海内外游客一起分享和交流,每个展馆都彰显文化特色和主题,让游客在海底世界里感受异色的文化体验。</p> 广州海事博物馆大堂景观。此照摘自网络。 广州海事博物馆大堂景观。此照摘自网络。 <p class="ql-block"> 七海扬帆。“七海”的概念源于9世纪阿拉伯人雅库比《阿巴斯人史》及10世纪马苏第《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提到从阿拉伯地区至中国需要经过的七个海区,与此同时,中国唐代的贾耽(730-805年)记述的“广州通海夷道”恰好是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的航线。</p><p class="ql-block"> 换言之,同一历史时期,中国人、阿拉伯人以各自方式记载了双方间航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能够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必定建立在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之上。可以说,“七海”“广州通海夷道”浓缩了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友好交往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当时千帆过洋、商舶汇聚的伟大时代,故以“七海扬帆”作为展览标题。</p> 序厅展示“七海”“广州通海夷道”及《中国印度见闻录》《道国邦里志》《岭外代答》等书籍记载的唐宋时期中外航线。“舟行天下”展示唐宋时期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一是造船,展示中国传统造船工具、“南海Ⅰ号”等代表性船型及南宋碇石、水密隔舱代表性技术,同时期阿拉伯缝合船只的技术和“苏哈尔号”等代表性船只;二是航海技术,包括地文导航、天文定位、航海图初线、指南针运用和利用季风航海等五个方面。此外,还展示了“南海Ⅰ号”出水文物115件。 七海扬帆视频。 中国舟楫及船只拆卸展示。 船模。 水密隔舱图。 中国古代船只及阿拉伯船只展示。 地文导航,天文定位,航海图初现,指南针运用。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千年商都-第一单元:丝路贸易中心的转移。</p><p class="ql-block"> “千年商都”展示唐宋时期广州的重要地位。一是唐宋时期伴随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丝路贸易中心由陆路转向海路,广州的地位得到凸显;二是通过宋代扶胥镇(今广州黄埔)税收情况及金银钱币讲述扶胥镇的繁荣情况;三是通过广州货物北上讲述广州对于内地的重要性。以上从大形势到扶胥港本身、货物北上等史实三个层次讲述广州千年商都地位,区别于依靠讲述城市变迁来展示城市繁荣的传统思路。</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千年商都-第二单元:繁荣的扶胥港。</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千年商都-第三单元:辐辏内地的都会。</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瓷路飘香”展示瓷器出口和香药进口情况。一是讲述唐宋时期瓷器制作、外销的盛况;二是结合沉船发现,讲述唐代长沙窑、邢窑、水车窑和越窑,宋代龙泉窑、德化窑、吉州窑、建窑、义窑,及西村窑、潮州窑、封开窑等广东窑口瓷器外销情况;三是香药进口情况,重点展示沉香、降真香、龙涎香、乳香、安息香与苏合香等百余组,以及香薰、药用等作用。</p> 馒头窑。 <br>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瓷路飘香第二单元:瓷器出口之路。</p> 长沙窑、黑石号、唐五代外销展示。 广东窑口及邢窑展示。 越窑展示。 西村窑。 馆藏文物以大量出水精美瓷器为最大特色,特别是西村窑瓷器,多出水于东南亚各国,国内较少出土完整件,其它如宋代市舶使方慎言墓志铭、南宋碇石、南海出水香药等也都极为珍贵。<br> 目前馆内藏有西村窑瓷器约100件,是国内现存收藏西村窑完整器物最多的博物馆,其中“至和元年”款褐彩铭文盘是目前国内唯一带铭文的西村窑瓷器。同时,在目前全国仅存的两件出土宋代市舶使墓志铭中,广州海事博物馆就藏有其中之一,即广州市舶使方慎言墓志铭;其他如馆藏南宋碇石,国内亦十分少见。征集的中国南海出水香药,也是广州市内博物馆藏中种类最为丰富的。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瓷路飘香第三单元:香药进口之路。</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制度创设。“制度创设”展示在广州创设的重要制度。一是南海神庙国家礼制,神庙建于隋代(亦属唐宋时期),确立了“近海立祠”的原则,唐、宋两代分别就“岳镇海渎”祭祀制度进行完善,所确立的制度为元明清延续;二是市舶使与市舶司,市舶使一词首见于唐开元二年(714年)委任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其地属岭南;“市舶司”于宋开宝四年(971)设置于广州,首任市舶使为潘美、市舶判官为谢处玭。</p> 唐宋时期南海神庙大事记。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制度创设第二单元:市舶使与市舶司。</p> 岭南节度使马某与监军使(兼市舶使)宴请蕃商场景。<br> 岭南节度使马某与监军使(兼市舶使)宴请蕃商场景说明。 <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融通世界第一单元:佛教海路传法。</p> 米孝寺、六榕寺、西来初地(华林寺)。 <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融通世界第二单元:蕃商与蕃坊。</p> 西出阳关。 西出阳关前言。 <p class="ql-block"> 西出阳关第一部分,丝路雏形第一单元:彩陶与青铜的对话。</p> 四种不同形态的单耳彩陶杯。 西出阳关第二部分,丝路华章第一单元:凿空西域,令行天山。 西出阳关第二部分,丝路华章第二单元:商旅相继,职贡不绝。 紫龙社区党委第六党支部傅葵和蔡红梅正在参观丝路华章第二单元内容,她们神情专注,时而用手机拍照。 汉代丝绸之路物产交流路线图。 中海油南海东部公司党员傅葵在专心致志地参观广州海事博物馆展览内容 。 景教徒墓碑。 彩绘木碗及陶罐。 唐代、汉代串珠和项链及唐代骨雕小狮。 西出阳关第二部分,丝路华章第三单元:汉风儒俗,唐韵胡风。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唐代女子。 左图:彩绘高髻侍女立俑;右图:彩绘泥塑跪坐女俑。 参观结束后,参加本次活动的第六党支部三名党员与紫龙社区党委书记区一帆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广州海事博物馆,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了解了广州海事发展的历史及变革,感触颇深,收获满满。在此真诚感谢紫龙社区党委组织的这次意义非凡的党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的制作,受到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首先感谢紫龙社区党委书记区一帆为本美篇提供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合影留念照片;还要特别感谢东部公司退休党员栗玉清姐姐(不在同一社区,不属同一党委)的热心帮忙,按照美篇上传视频控制的1分钟时间,对本人录像进行的恰到好处的处理。在此真诚感谢上述领导及好友的辛苦付出和热心相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