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洪洞作协的“缘”

史文彦

进入洪洞作协,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一年母亲去世了,我不知道有多思念她,清明上坟后就写了一篇《清明祭母》,不知怎么的看到了洪洞作家大联盟的公众号,上面有一个微信联系方式,我就试着加了他,他的网名是“尧都小村”,我就把那篇文章给他发过去,他当时就问我是不是作协会员,我说不是,我以为不是会员就不发表文章,他说可以发表。过了一两天,我的《清明祭母》就出现在了作家大联盟的公众号上,当时的栏目是“洪洞作协百篇散文展播”。 <br> 后来他就给我发来一个微信名片,让我加一个网名是“如梦令”的人,加上后才知道他是我的老乡,而且两家大人都认识,两个母亲是发小,是好姐妹,就这样先在网上认识了贾小建主席,过了几天他通知让我去办入会手续,去时我心里还嘀咕:人家是作协主席,会不会架子很大啊,虽然大人们认识,但我也没见过他,见了会不会很拘束呢?带着略微的不安我来到了南风书社,见到了贾主席,原来他人那么随和,亲切厚道,见面聊了几句,又是老乡,又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共同话题自然就很多,我说好长时间不写东西了,当初的那点灵感早被岁月磨没了,他就鼓励我多练练就会写了,临出门时他还嘱咐我要多写作哦。<br> 就这样在“尧都小村”和“如梦令”的引领下,我正式进入了洪洞作协,加入了“洪洞县作协群”,在这个大家庭里,认识了洪洞的好多写作大咖,群里还有我的老师、同学、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每天拿起手机就是拜读洪洞县作协群里发的优秀文章,或者是他们幽默的聊天,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写作的欲望又重新被点燃了。记得2019年5月份,作协为母亲节献礼,在群里发了要求写《母亲》的同题诗歌,我也摩拳擦掌,写了《母亲的菜园》,尽管我不擅长写诗歌,但写母亲觉得有话可说,一定要写;那年7月份天气大旱,群里发了要求写同题诗歌《低调的雨》,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12月份又写了同题诗歌《风》,还参加了“南风杯”迎春写作快乐拉力,我的作品是035号《那年,那月,那时光》;疫情期间,洪洞作协发出了“同舟共济,诗文抗疫——洪洞作协在行动”的倡议,我也参与其中,发表了《最美逆行者》、《再给人类的警示》、《护生歌》、《再着女儿装》;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的或在《洪洞作家大联盟》、或在《同根文滙》上发表了《我师范的语文老师》、《我的父亲母亲》、《我和故乡做个约定》、《杏好有你》、《我家的杏树》;临近退休时我想写篇有关教学生涯的回忆录,因为时间跨度长,写的内容有点多,但是《洪洞作家大联盟》和《同根文滙》还是给我刊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br> 今年7月,洪洞县作家协会万安分会成立了,承蒙领导的厚爱,让我任万安协会副秘书长,我和作协更亲近了,也觉得肩上有了担子,真心想为万安分会尽一份微薄之力。<br> 入会这些年,虽然写的文章少,但却勾起了年轻时的文学梦,感谢作协让我重拾笔头,像小学生一样每天总想着我要交什么作业。<br> 感谢把我引进作协的这两位老师,与洪洞作协这些文人同行,虽然奋起直追也追赶不上,但我还是要成为这个大军中的一员,这个“缘”结下了,我要跟在他们后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