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紫穗槐

西风飘逸

<p class="ql-block">  七月中旬,陪儿子去邻县考试,在考点附近,看到了久违的紫穗槐。它还是那样富有韧性,还是那么温柔随和。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紫穗槐。</p>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在老家村子饲养处的南侧就有一大片紫穗槐,这个地方好像叫“南枣上”。紫穗槐在我家乡被称为“条子”,相当年是我们农家不可缺少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  手巧的乡亲用它来编织条筐(手推车上用)、草筐、粪筐等容器类的用具和马车上前后挡板。在编制这些用具前,得先将条子梱好后扔进湾(村里的池塘)里让水泡透泡软,便于弯曲不易折断。</p> <p class="ql-block">  39年前,家里盖房子,乡亲们用小推车绑上条筐,一车子一车子的给我家推土,从打地基到垒土墙,不知道推了多少土,他们装土就用这种紫穗槐条子编制的条筐,永远忘不了淳朴勤劳的好乡亲们。以前劳动力去“簸箕李”清淤时也是用这种筐。</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对那片紫穗槐林子的印象,不过是我们小孩子们藏摸摸(捉迷藏)的地方,也是哥哥姐姐领着我打着灯笼照瞎碰(金龟子的一种,能炸着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紫穗槐在刚发芽的时候,将它的嫩梢折断,它会流出淡红色的汁液,总是用它在眉心点上一个红点儿。那时的年画,很多都是眉心点着红点的胖娃娃,应该是受年画的影响吧。</p> <p class="ql-block">  现在在当地,紫穗槐已经很少见了,也没有人用它来编筐了,渐渐地从材料变成了烧柴,慢慢地淡出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常常想起它,那家乡的紫穗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