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面

淼儿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在家吃上了一碗自己亲手制作的浆水面。从小陕南安康就流传着“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说的就是浆水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安康汉滨区的农家人,家家户户都会泡上一坛浆水菜,坛子都是土坛子,菜是自己种的,比如春不老,白菜,莲花白,甘蓝,韭菜葱,芹菜,辣子。也有各种野菜,比如野萝卜缨子,刺儿菜,狗儿秧,水芹菜等等把这些菜泡进大缸里,上面再压上一大块从老龙河里捞回来的大石头。浆水菜炒来吃米饭🍚,特别下饭,吃糊涂,那简直是美味佳肴,包菜盒子,拌拌汤,浆水面鱼,浆水搅团,吃浆水面是再普遍不过了,尤其是浆水糊涂面,再放点油泼辣子,连汤汁也不放过,吃饱了还想吃,吃的撑的路都走不了了!</p> <p class="ql-block">吃浆水面必须要正宗的浆水菜。一种说法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没有吃的,就以野菜野草为食,后来又吃树皮草根,最后吃皮带。草地上到处是沼泽地,常常阴雨绵绵。有一天一个战士发现水坑里的草叶子酸酸的,非常开胃,坑水也是酸酸的,大家都觉得好吃,于是就开始自主地把野菜泡进水坑,比新鲜或干枯的菜叶好吃多了。革命胜利后,活着回家的战士就把这一发现进行推广,流传下来。</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在当年张飞为西乡侯的时期,西乡县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立业,独自生活,唯有老三因幼年患病,拐瘸了一条腿,只好跟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并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面铺,以维持生计。可惜面铺生意清淡。一天,面铺里来了位客人,要了两碗面条。恰巧这时菜已用完,没有东西制作臊子。但是两位客人又饥又渴,便让老三随便找点菜,凑合着做成了面臊子。</p><p class="ql-block">老三找遍了厨房,终于从一个瓦罐中找到了几片白菜。这时他才想起,几天前自己把几片白菜洗净后已经放在瓦罐里,后来又一不小心将热面汤倒进去了。现在拿出白菜一看,白菜已经有些发黄,还有一股酸味,幸好还没有怪味,于是老三就用这酸白菜。老三将面条煮好后,浇上这用酸白菜做成的臊子,忐忑不安地把两碗面端到了客人面前。不料客人吃后,竟然不约而同地都说这面条好吃,并要老三再来两碗。客人还问老三:“这叫什么面?”当老三说明原委,并提到这面还没有名字时,那位客人想了想后说道:“就叫浆水面吧”等两位客人走后,老三才听旁人说,原来那人正是微服私访的西乡侯张飞。</p> <p class="ql-block">又说浆水面其实已经流传很久,话说清末兰州进士王煊所写(浆水面戏咏),颇能道出浆水面的绝妙之处:“消暑凭浆水,炎消胃自和。面长咀嚼耐,芹美品评多。溅赤酸含透,沁心冻不呵。加餐终日饱,味比秀才何?”</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的浆水面,浆水菜就是我自己泡的。上周回家表婶给了一大把萝卜缨子,洗干净后在开水锅里打半生熟,捞出来放进准备好的瓦罐里(不喜欢用塑料桶,感觉有毒),然后倒上一点煮菜水,再倒进一些凉白开,再倒进两块钱买来的半斤浆水菜母子,用没粘过一滴油的擀面杖进行搅拌。盖上盖子。每天都来搅拌一次,隔两三天扔进两根大葱,白菜叶子,或者是野菜叶子,再次搅拌,放在厨房地上,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就这样一直也没白花过。</p> <p class="ql-block">买来五块钱的葱姜,两根葱放浆水缸里,剩下的切葱花,生姜切丝,锅里倒菜油和猪油一起炒来香,喜欢吃辣椒🌶的切着辣椒,爆香后倒入捏干切碎的酸菜,炒好后倒入浆水,煮开,这就是浆水臊子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吃一碗自制的浆水面,享受当下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自己一份美好,关心关爱自己。</p> <p class="ql-block">“三碗不过岗”,吃顿浆水面,让你暗自揣摩它的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