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区的紧急测绘(下)

品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氢弹爆炸13天,二测官兵勇闯核爆区测绘纪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八一献文.202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纪实文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庄元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木山 永生 品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歌曲:共和国之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演唱:廖昌永</span></p><p class="ql-block"><br></p> 兵发核爆区 <p class="ql-block">  在马指导员的带领下,10月11日小分队由敦煌向罗布泊进发。</p><p class="ql-block"> 物质准备比较充分,工作需要用的,生活需要的,凡能想到的,通通带上,塞满了一大一小两部卡车。</p><p class="ql-block"> 连爆两颗核弹,特别是当量300万吨的氢弹,威力巨大卷起漫天沙尘,核污染随风飘落到四方,严重污染大地万物,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饮用水。所以首批随行的饮用水带的比较多。汽油铁皮桶、橡胶背桶都有。车厢里放不下的就挂在车厢外两边,这是小分队的“专属配置”的突击车。</p><p class="ql-block"> 前期作业的战友,费尽千辛万苦,在罗布泊上寻找挖掘的 “八一泉”等井水,怕也被污染了,大家都认为不敢用。</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组使用两部汽车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时,全队所用的汽车全部借用,大部分来自当地部队汽车团,有几辆是从福建某高炮部队调来的炮车。有限的车辆用于搬家和运送的物资,其他作业组就根本没有这样的配置,这就是小分队的特权。</p> <p class="ql-block">  小分队看似武装到了牙齿,但最重要的防护服、防毒面罩却没有,即使有,在高温(夏天地面温度达50多度)缺水的罗布泊进行运动、负重、观测的测量作业,根本用不起来,这样对测量兵来说,除了水,其他的防护用品,工作中都无法使用;而核试部队个人、集体的防护用具、设备是完善的、顶级的,可在运动中使用,工作中可完整、持续使用防护用品。</p> <p class="ql-block">  车拖黄尾,一路向北奔驰。过玉门关时值正午,眼前呈现金黄一片,别说是寻得故人,地上毛都没长一根,在阳光照耀下,十分扎眼。</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车上啃些干粮,喝口壶水,算是吃了个午餐,车声依旧隆隆,沿着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道路,继续缓慢地沿着疏勒河的古河道稳步西行。</p> <p class="ql-block">  路,就是未被风沙覆盖的前车残留辙迹,车行间,整个头脑反而变得清醒起来,思路十分清晰,出测前的种种胡思乱想,畏缩恐惧等思绪的波澜,被塔克拉玛干的热风吹得一干二净。我反复地思索回味着组长和指导员的战前教诲与期望,找到连日来困扰自己的思想情绪,主要是没有树立全队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和为完成全队任务而奋力拼搏的精神。有全局观念,任务就不分你我,有了奋力拼搏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被踩于脚下?心胸豁然顿开。</p><p class="ql-block"> 眼前正是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机遇实属难得,恐怕是终身都无法再现,值得放手一搏。只有拿出压倒一切敌人的中国军人的气概,才能披荆斩棘,一路勇往直前,向前,向前……</p> 屯兵黑风口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日的沙地行进,我们驻扎在一个称作“黑风口”的地方,这里有两条山沟交汇成丁字状。不知什么缘由,此地山和地面都覆盖有黑灰色碎石,且每日午后三、四时和晚上,几乎都会刮起沙风,夜间尤胜,所以叫它“黑风口”了。西北角小山头立着一座觇标,点名“黑石山”,以前来过的战友说,沿东西走向山沟再往西行,不远的地方就是楼兰古国。</p><p class="ql-block"> 无人区表述度量和口内不尽相同,概念较为模糊,尺度语也大,常出现“不远”,“较远”,“很远”等字眼,说是 “不远”,恐怕也有百里之遥,没有地参照物和地名,只能意会。</p> <p class="ql-block">  安居后,马指导员、麦组长召集开会,布置工作。组长阐述:“先抢未知,后战已知”的作业方针,宣布“全员无休息日至收测和成果未经现场检查无误不下山”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指导员强调要切实发扬连续作战和“两不怕”的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加强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和一切听从组长统一指挥调度,这些决定很切实际,紧贴兵心,大家都盼望早日完成任务,心悦诚服服从决定。</p><p class="ql-block"> 从选点图看,黑石山南一线,三、四个测点需要观测,其中一点位需要造觇标,周边看,有少量关联点要方向补测,主要任务是南端尚有一个点未定,此行的重点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这些作业量并不算多,只是所处的位置和时段比较特殊。</p><p class="ql-block"> 兵分两路,我们加快步伐。指导员带领大部组员去建造已定点位的觇标,我随麦组长爬上其他测点,熟悉测区,寻找待定点位。</p> “土牙” <p class="ql-block">  举目望去,在白茫茫的戈壁滩上,有一小土包格外抢眼,四周不见障碍,简直是孤峰独立,通视没有问题,心想最后点位就是他了。</p><p class="ql-block"> 交会定点后,三棱尺量出短边有17千米多。无图区作业,野外控制测量技术补充规定中,对三角网的边、角条件限制都相应放宽,同时高配使用测量仪器,四等网使用威特T2型经纬仪观测。如此,这个戈壁滩上不知名的小土包,才有机会载入国家三角点的名册。今天在手机的高德导航地图搜索栏上,只要输入“土牙”,一定会出现我们命名的、离罗布泊核爆中心178公里明确的“土牙”定位,可以导航到 “土牙”。</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旭日再次东升后,乘车南行,我们朝着小土包的方向探索前进,大家信心满满,充满喜悦,以为登岸在即,但高兴不及百分钟便卡壳,车走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领导考虑,继续摆弄汽车,时间长短很难预料,有可能会把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决定改用人力来搬运。</p><p class="ql-block"> 指导员抢着把最重的那梱钢材扛在肩上,战友们说什么也不让,几个人连忙抢下,让年长者干重活,除了不应该,还很丢面子。</p><p class="ql-block"> 抵达戈壁边缘已近正午,大家抓紧时间稍作休息,吃点东西,恢复体力,同时对沉重的钢材拆分,准备好冲刺预选点位。</p><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片盐碱地,地势较低,地表面凹凸不平,很坚硬,走路必须十分注意,一不小心常会崴脚。地面还硌得脚板生疼,鞋底都被划花了。盐碱地表皮并不厚,下面都是烂泥,一旦汽车陷入,麻烦就大了。</p><p class="ql-block"> 指导员指挥军工驼队,或背,或扛,或挑,分工协作,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麦组长和我只负责背仪器和扛脚架等测绘用具,显得格外受人照顾,剩下几人,用于替补,毕竟要走四十多里盐碱地。</p><p class="ql-block"> 在 “抢未知,战已知”的总策略下,我们要把待定站点选、造、观,三菜一锅烩。</p> <p class="ql-block">  虽已进入深秋,艳阳照耀下,戈壁滩仍然热浪腾腾,似蒸笼一般的热,走起路来气喘呼呼,扛着东西更是汗流浃背。途中有两次短暂的休息,凉风吹来,舒服极了,五个多小时过去,终于到达目的地,组长环视四周,认为此处通视没有问题,就此定点。</p><p class="ql-block"> 众战友返程时,指导员不忘招呼大家把标材和一背桶水搬到山上,说是明天用起来方便,实际上是在减轻我们的负担。战友间的情谊,真诚实在,看得见摸得着。至今想起仍感动不已。组长和我在西北角整出一块小平地,作为搭窝之用,只是诸战友此时正在漫漫夜路中,我只有心里默默祈愿战友,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造标只需在挖坑时,注意别让标的“橹柱”档住方向视线就可以了。但两个人把五米七八的觇标,立起来需费点事,我们做到了。当架起仪器准备观测时,我问组长:写什么点名?组长说:“土牙”。小土包南北宽约6米,东西长不足20米,北、东、南三面很陡,像用刀切过一般,西侧稍缓,像一块豆腐侧立于戈壁上,远望颇像一颗独牙,取点名“土芽”是象形手法。</p> <p class="ql-block">  事与愿违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往往是期望值高,失落感大,原想一日完成造标、观测问题不大,信心、决心和勇气,我们都有,战友们临行时也说,后天来接你们,等你们的信号喽。他们相信“麦庄”,但“麦庄”却让他们失望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罗布泊刚刚经历了氢爆炸,气流和地磁还非常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仪器观测。10月的阳光把戈壁烤得灼热,水气源源不断往上升,目标像失去重力,往上拔高,标笼成两、三层重叠,热风吹过,左右扭曲,摇摆不定。组长让我看着仪器观察,监视和体验,直到天黑也没有机会下手,辜负了大家,只好怏怏下了“土牙”。</p> 再见了 “土牙”,再见了核爆区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早就在测点上等!死等!很有一点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破楼兰誓不返的味道,终于断断续续的在几个通视较好的时段里,测完 “土牙”点位规定的测回,总算拿到这次核爆区紧急测绘完整的成果,此时,时针已不停步地走过两夜三天。</p><p class="ql-block"> 在 “土牙”上,我们发现此点的南偏东方向有一排土房子,距离大概30公里左右,用望远镜看,是南北走向,座西朝东,西墙嵌入沙梁中,东墙外一片空地,没见有人影活动,组长说这是他们的(指核试部队)。我不知道是营地?核监测场所?还是别的什么,后来听说沿途还有很多的收集冲击波数据的 “土房子”。但我深知,这里距离核试验场中心位置已经很近很近(现在借助北斗卫星地图知道,“土牙”离核爆场中心距离178公里,属于核爆极度危险区内)。</p> <p class="ql-block">  回 “黑风口”宿营地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其余点位观测,总算大功告成,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土牙”测站点测绘任务的完成,标示着为期两年的罗布泊区域三角网控制野外测量任务结束,能为最后的收尾出力,是我的荣幸。</p><p class="ql-block"> 完成任务的过程是战胜自然环境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更是战胜自我,成就大我,提高思想认识水准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测绘部队外业队服役十八年,我爬过无数山头,也完成不少测绘任务,大部分测站点名都已遗忘,但罗布泊核爆区戈壁滩上的小土包——“土牙”难以忘怀,都源于在特殊的年代、在中国核力量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核污染、核辐射这种看不见的软杀伤力的敌人,为取得无人无图区测绘大会战的胜利,我和我的战友们一样具有英勇无畏、献出一切的铁血战斗意志。</p> <p class="ql-block">  54年已过,小分队的多位战友已西去,我很怀念他们,谨以此文缅怀他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7月】</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图:品海 网络(谢)</b></p> 后记(并复读者关注与问题)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蔡元泉战友:</b>感谢您的褒奖,写这个东西是应部分战友之邀。一说测绘兵,很容易想起爬山涉水四个字,我所讲的亊情只是一个特例。那时有任务没完成就好像欠债未还似的,只要命令下,谁都会去做,也许这就是责任,军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文章从动笔到初稿,由于年代已久远,记忆缺失,我用了15天多;之后编辑一直与我认真地一点一点还原“战场”,编辑的时间又花了一个月有余,磕磕绊绊,前后两个多月,最后总算与读者见面。仁者智者随缘了;好与孬,留与众人评说,留与时光评说。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太阳雨:</b>首先衷心的谢谢你对文章以及我的战友当年的作为的认可和肯定。那个时代,大家想法都简单,就是任务来啦,就要尽快完成,而且要完成好。面对核爆区任务,心里有点害怕是普遍现象。</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年轻人文化都低,见世面也少,知识面比较窄,我们只知道核辐射汚染对人体有害,其它的都不清楚。尽管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就进去了,把任务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应感谢那个伟大的时代,她教会我们两个东西,一是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去加深理解;二是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个人利益都是微不足道的,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尽管每个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在大局面前,必须服从大局。</p><p class="ql-block"> 土牙测点就是一个普通四等三角点,之所以说它特殊,主要有三个,一是罗布泊地区最后选定三角点,完成了它就等于宣告罗布泊控制工程结束;二是它是在核爆后短期内投入作业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三是当时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尽快完成。就这样,那时确实也容不得去多想别的,一心想着赶快把它做完,进入测区后就什么都不想了。顺便说一句,麦家坚组长是广东饶平人,定居广州市。</p><p class="ql-block"> 关于仪器,都是常用普通光学经纬仪,只是型号比较新,性能比较稳定,级别稍高点。新的威特T2经纬仪在内地比较少用,它比蔡司010望远镜倍数高,清晰度也好,稳定性好,观测三等或二等点都可以,用作无人区的四等网观测,属于观测仪器的高配,以确保无人区作业的精度和速度,对测区的环境没有任何影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3年7月15日】</p> 作者参军经历 <p class="ql-block">  庄元和,福建省漳州长泰区人,1968年3月应征入伍,服役于总参第二测绘大队和福州军区测绘大队,1985年10月退役。</p><p class="ql-block"> 二测期间,历任战士,班长,代理组长,组长等职;福测期间,历任副中队长,中队长,技术等级11级,副队长,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69、1971、1973三年参加无人区无图区测绘会战,能善于学习,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带病坚持工作,任劳任怨,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73年12月,立个人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参加沿海四等三角网加密测绘。参加国家一等水准环线的选点,埋石和观测。带队组织和建造国家标准长度鉴定场一座(全国6座)。1979年完成1:2.5万图幅4幅,2幅优良,2幅良好,79年12月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全中队获得嘉奖。</p><p class="ql-block"> 1980年,8幅1:2.5万图幅中只有一个已知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作业,3幅优良,5幅良好,全中队再次获得嘉奖。</p><p class="ql-block"> 参与组织和领导全队航外作业以及大比例尺的城建规划白纸测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