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书《回家吧,受伤的小孩》

秋水伊人田艳琰

<p class="ql-block">读第一部分《内在小孩受伤了》我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在我们各个成长发展阶段,这个内在小孩或多或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个内在小孩需要我们去接触、重拾、得到真正的抚育呵护陪伴,让那个小孩来引领我成长吧。</p><p class="ql-block">第1章 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给你的生活制造污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采用冥想练习,当你初次接触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时,往往会感到震撼不已,有的人会呜呜的哭出来,之后会感慨,“我毕生都在等待某个人能找到我”“仿佛回到了家”“找到了我的内在小孩后,我的人生就变了一个样。”</p><p class="ql-block"> 根据焦点人物所设定的个人界限,让其宣泄他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以及童年的其他阶段所遭遇的痛苦,适当的予以安抚、鼓励和认可。当焦点人物听到他所需要的却不能在童年时期享有的某一特定的肯定语时,通常会开始啜泣,然后放声大哭。在这期间,一些冰封已久的悲痛就会开始融化,一些悲伤情绪就得到了宣泄。在冥想中拥抱他们的内在小孩,在冥想中让许多人体验到情绪的释放。我每天多花一点时间与他们内在的小孩对话。</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旦重拾受伤的内在小孩,并给予他呵护这个奇妙的自然小孩就会产生一股创造性能量。一经整合,这个内在小孩便会成为再生能力和新活力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核心材料是由人们最早的情感、信念及回忆构成,以应对我们童年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这种核心材料是不合逻辑且原始的。它是那个神奇的、易受伤害的、充满需求的、没有界限意识的内在小孩所知道的唯一的求生手段。</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明白核心材料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经历时,一切都会变得合乎情理。这就好比你戴了一副太阳镜,不管外面的实际光照如何,它都会被镜片过滤掉。显然,我们要想有所改变就得改变我们的核心材料。既然我们的经历首先由内在小孩来处理,那么与内在小孩的接触就能即时改变我们的核心材料。</p><p class="ql-block"> 心理治疗师会重新哺育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使他尚未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治愈他的创伤。真正的抚育呵护,是帮助他重拾自己的成年人的力量,并能独自运用这种力量抚育自己的内在小孩。</p><p class="ql-block"> 你如果想要有所改变,就必须按照我的建议来做,必须由你的成年自我来决定是否要这样做。即便你仍处于儿童的心理状态,你的成年自我仍然可以确切地知道你所在的位置和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内在小孩即将采用的体验方式以及即将体验的事物,与你在童年时期的初次体验方式,以及初次体验的事物相同。但这次与以往不同,当你的内在小孩在完成重要的未竟之事时,你的成年自我将会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保护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你那奇妙的内在小孩是如何失去它的奇妙之处的?在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会如何持续扰乱你的人生?我们只有清楚自身如何失去天性中那些自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重拾他们,我们或许还能采取措施防止同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下一代身上。</p><p class="ql-block"> 心理创伤积久未愈之人,说话无关紧要,做事适得其反,无力解决问题,还会承受与当下无关的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一一哈维-杰肯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若发展受阻,情感受限,尤其是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得不到合理释放时,他的内心就会隐藏着一个充满怨气、布满创伤的"小孩”。这个“内在小孩”会时不时冒出来,迫使成年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起初,成人身体内一直隐藏着一个小孩的这种观点看起来很荒谬,但这恰好是我要提出的观点。我深信,过去那个被忽视、被伤害的内在小孩是给成年人带来苦痛的主要根源。如果我们不去拯救他、守护她,他就会进入我们的成年生活制造污点。</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一个良性的情绪调控模式,从而学会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发射出的信号。他们也同样需要借助外力来辨别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孩子一旦缺乏健康的心理,就只能放任自己去外部环境寻求满足。这就是共依附,一种内在小孩受伤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共依附行为表明,这个人的童年需求未曾得到满足,导致他不清楚自己是谁。</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而言,身体虐待、性侵害和情感重创极为可怕,以致他在受虐期间无法保持自我。为了熬过苦痛,孩子不得不抛开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转而认同侵犯者的身份。尽管侵犯行为源于童年,但不一定都源于受到虐待。一些侵犯者在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迁就下被“宠坏”了,以至于他们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这些被惯坏的孩子会认为他们理应受到众人的关照,而且他们不可能犯错。他们丧失责任感老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重要的,我们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我们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欢。我们也同样需要确定养育者对我们的爱是可以依靠的。这些都是我们健康的自恋需求。如果这方面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遭到毁坏。</p><p class="ql-block"> 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内在小孩会对疼爱、关注和关怀产生无限的需求,不论多少,总得不到满足,从而干扰其成年生活,妨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成年孩子,他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这种需求本质上是孩子的需求,因为孩子一直需要父母,所以这是出于天性而并不是出于选择。孩子需求是种依赖需求,即需要依赖另一个人来满足的需求。因此,成人只有通过宣泄这种依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才能治愈内在小孩。在此之前,这个饥渴的小孩会不停地追寻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的关爱和自尊。</p><p class="ql-block"> 人生中的第一个成长任务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我们必须明白他人是安全可靠的。这种基本的信任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整体感悟。如果我们能信任全世界,我们就能学会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意味着你能信任自己的力量、知觉、理解、情感和欲望。孩子从可靠的养育者那里学会信任。如果他们的爸爸妈妈稳定可靠,信任他们自己,那么孩子也会信任他们并能学会信任自己。</p><p class="ql-block"> 为了理解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以异常的行为向外呈现尚未满足的童年需求和尚未抚平的心理创伤,我们得明白情绪是我们生命中的首要驱动力,是促使我们保护自己并使自己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生命燃料。源于童年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就会反过来伤害现在的自己。情绪能量向内释放会导致严重的生理疾病,包括肠胃疾病、头痛、背痛、颈部疼痛、肌肉高度紧张、关节炎、哮喘、心脏病及癌症。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是情绪的异常内显的另一种形式。有人会借意外事故来惩罚自己。孩子具有魔幻思维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因为依赖需求未得到满足使孩子受伤,那他就不能真正长大。即使成年了,他依然会受到内在小孩的魔幻思维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破坏一个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原因在于他没有意识到真实的自我。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莫过于对真实自我的排斥。父母如果否定孩子的感情、需求以及欲望,就是在排斥孩子的真实自我。这时,孩子就不得不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就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又怎能与他人分享你自己?连你都不认识真实的自我,别人又怎会认识你?一个人要树立强烈的“自我意识”,方法之一就是为自己构筑起牢固的界限。正如国家的界限有防护作用一样,身体界限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并在有人靠得太近或者试图以不恰当的方式触碰我们时,向我们发出警报。情绪界限能划清楚自己与他人在情绪方面的界限,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情绪何时关乎自己,何时关乎他人。理智界限和精神界限则决定了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念。一个具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的人,不会害怕被遗弃。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界限意识,我们就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很难开口拒绝,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亲密关系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家长需要制定严格的指导方针来保证孩子完成每个成长发展阶段的成长任务。如果孩子在某个成长发展阶段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他的成长就会停滞在这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通过管教,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如何过上更加富足而美好的生活。管教是减少生活苦难的一种方式,从中不难看出:教导孩子说真话、延迟满足、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负责,这些都能增加生命中的喜悦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缺乏管教的内在小孩游手好闲、磨磨蹭蹭、及时行乐、叛逆任性、固执己见、做事冲动而不加思考;被过度管教的内在小孩则为人死板偏执、过于克制、唯命是从、取悦他人、充满羞耻感和内疚内疚感。然而,绝大多数内心潜藏着一个受伤小孩的人会处于缺乏管教和管教过度之间。</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种活动都能用于改变人的情感,改变手段是转移注意力。发怒,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能掩盖我的痛苦和耻辱的屏障。当我发怒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强悍有力而不是软弱无能。绝大多数成瘾行为,不管有何种遗传因素,其核心都是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而这个小孩一直处于饥渴和不满足的状态。只要在成瘾者身边待上一小会儿,就能从他身上看出这些特质。</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称之为“认知异客”,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异于成人。孩子喜欢把事情绝对化,这种思维特性表现在“全有或全无”的极端判断上。如果你不爱我,那就是恨我,没有折中;如果我的父亲遗弃了我,世上所有的男人也都会遗弃我。孩子没有逻辑思维能力,这点体现在人们所说的“情绪推理”中。孩子需要建立起健康的思维方式,以学会区别思想与情绪一一去思考情绪,去感受思考。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这点体现在他们会认为所有事情都是在针对他们。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依赖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在成年后就会受到内在小孩的思维方式的干扰。我常常听到一些成年人以这些受到干扰的幼稚的思维模式谈论自己的看法。就是体现绝对化思维的典型例子。</p><p class="ql-block"> 这几个由于情绪思维而陷入经济困境的人。他们觉得,想要某种东西就是买这种东西的充足理由。如果孩子不能学会如何把情绪和思想区分开,他们成年后就常会把思考当做逃避痛苦情绪的方式,但这看起来就像是把他们的头脑和他们的内心区别开来。这种思想扭曲的两种常见模式是普遍化和细节化。一切抽象的科学要求我们懂得如何使特殊现象普遍化,如何去抽象的思考。只有当我们用普遍化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情感分离开时,普遍化才会变得扭曲。比如,许多在学术上富有天赋的人却很难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一种真正扭曲的普遍化,叫作“严重化”。当我们对未来做出一些抽象的假设时,可能会把情况想象的过分严重。"要是我退休的时候,社会保障系统里没剩下钱该怎么办?”这就是在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引起了自己的恐慌。由于这些想法只是纯粹的假设,并不真实,这么想的人其实就是自己在吓唬自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就会经常这样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 和普遍化一样,细节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能力。考虑细致而周到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细节化的目的是让我们暂时忘掉自身的疼痛感,就会扭曲我们生活的现实。苛求完美的强迫性行为就充分说明了,我们通过纠结于琐细事务来逃避我们内心的无力感。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自我中心思维的例子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受伤的内在小孩对成年生活的干扰还包括表现为空虚感的轻度慢性抑郁。抑郁的产生是由于内在小孩舍弃真实的自我而被迫摆出一副虚假的自我。舍弃真实自我就等同于在心里留下了一块空缺。我把这个空缺称为“心灵的空洞”。当一个人丧失真实的自我,就会与他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需求和真实欲望脱节。他所体验到的只是虚假的自我的感受,例如,“脾气好”就是虚假的自我的常见构成元素。一个“脾气好的女人”从不会表达出愤怒或者沮丧。</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果有一个虚假的自我,就会去演戏,而真实的自我却从不在场。一位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曾这样描述:“这就好比我站在岸边看着生命之河流逝一样。”感到空虚是慢性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空虚之人会为失去真实的自我而一直伤感下去。所有成年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到轻度的慢性抑郁。荣格派精神分析师玛丽安-伍德曼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女人,想在罗马教皇驾临多伦多时一睹其真容。为了拍到罗马教皇的真身,她带了一套复杂的摄影装备来到现场,她一直在摆弄设备。直到教皇从身旁经过,她才拍到了一张真人照。实际上,她错过了目睹教皇真容的机会!照片洗出来后,她要拍的人的确在图片上,但她却也没能在现场亲眼见到他。她没有身处体验之中。</p><p class="ql-block"> 当内在小孩受伤时,我们会感到空虚和抑郁,生活处处散发着一种不真实的气息。我们虽身处其中,却没有存在感。这种空虚会衍生出孤独。因为我们从来不展现出自己的真实一面,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存在过。即使被众人仰慕依附,我们依然感到孤独。这种感受充斥了我的大半个人生,不管身处怎样的群体之中,我总能当上领导,让众人围绕在我身边,仰慕我、夸赞我。然而,我却从没感觉到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能够心灵相通。</p><p class="ql-block"> 这段经历也同样说明了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利用自我中心意识来抹黑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成年孩子只关心自己。他们的空虚感就像慢性牙疼,长期折磨着自己,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疼痛之中,他所想到的一切都关乎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所使用的这几种干扰方式几乎涵盖了人类的各种心理枷锁。我希望你能由此明白,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给你的成年生活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2章 你的内在小孩如何受伤</p><p class="ql-block"> 孩子天生富有好奇心,真情流露,活在当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能游走于当下(因为孩子不能思考过去和未来)。我将借助单词“wonderful”(奇妙的)来描述那个奇妙的小孩,以该词的每个字母为首扩充出来的单词,代表孩子的某种自然特性。</p><p class="ql-block">W(wonder):好奇心</p><p class="ql-block">O(optimism):乐观</p><p class="ql-block">N(naivete):单纯</p><p class="ql-block">D(dependence):依赖性</p><p class="ql-block">E(emotions):情绪</p><p class="ql-block">R(resilience):抗逆力</p><p class="ql-block">F(free play):自甶玩耍</p><p class="ql-block">U(uniqueness):独特性</p><p class="ql-block">L(love):爱</p><p class="ql-block"> 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率真、自然,对万事万物充满兴趣,兴奋不已。他对自己的所有感官充满好奇。这体现了每个孩子的内心需求一一去了解,去实验和探索,去观察和触摸,去发现他们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正常成长和适应环境的关键要素。它们推动孩子去获得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去了解生存的具体细节。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一股生命能量,促使孩子不断开阔眼界。我们需要这簇生命火花去推进孩子的持续成长,去促进诗人、艺术家、创意思想家的工作,它因而不可或缺、极其重要。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激发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渴望探索世界的神秘事物。</p><p class="ql-block"> 乐 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