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黑山共和国(黑山语:Crna Gora,英语:Montenegro),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同阿尔巴尼亚为邻,东北部同塞尔维亚相连,西北同波黑和克罗地亚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293公里,国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平原地带,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原和山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798毫米。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黑山共有25个行政区,首都为波德戈里察。黑山人口62.2万。2006年,黑山进行独立公投,独立派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从此,黑山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与来自匈牙利的帅哥骑手交流,并试了一下他的座驾。</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电影,永恒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故事发生地,现在的黑山共和国,有一条欧洲最长最深的大峡谷“塔拉大峡谷”,上面有一座设计精巧,外观雄伟的大桥“塔拉大桥”。70年代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为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的重要性,他们部署了一个团的军力守卫,还安排了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在军营中。大桥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游击队在步步逼近目标的秘密潜入过程中,不幸被德军守备队发现,一名战士为了掩护全体战友脱险,孤身留守阻挡顽敌,不幸负伤后又大声呼叫退走的战友将手榴弹投向自己,杀身成仁,不当俘虏。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后,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是哈克尔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日沃伊诺维奇出演主角游击队少校老虎。这部影片承袭了南斯拉夫电影的一贯风格。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鲜明,飞机大炮加游击队,突出英雄人物。经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惨烈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舍命帮助下终于完成了炸桥的任务。这部电影最早在中国放映于70年代,那是一个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年代。所以生于50、60和70年代的几代中国人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他们津津乐道于剧情和台词,学吹口哨和口琴并经常高唱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见!》。</p><p class="ql-block">塔拉大桥于1946年按照原设计重建,可以通汽车和行人,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山岗上。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在中国上映的南斯拉夫电影《桥》和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曾经风靡全国。英雄史诗、电影大片和经典插曲已经成为几代人难以磨灭,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p><p class="ql-block"> 黑山南部海港城市科托尔(黑山语:Котор )临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南端,同时也是黑山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公元七世纪见于史籍。十五世纪起被威尼斯、奥地利等国控制。1918年归南斯拉夫。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还有造船、机械等。有海军学院、海洋博物馆、历史档案馆、疗养院等。有中世纪教堂、罗马建筑等古迹与游览胜地。 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 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海湾中,圣母岩小岛上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 黑山古老的地中海港口城市科托尔被威尼斯共和国时期建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墙所环绕,而从当地建筑物的风格上就可以明显感受的到威尼斯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科托尔湾有时会被称作欧洲最南端的峡湾(实际上科托尔湾是一个隐藏的河谷),而科托尔湾附近高悬的奥尔延和洛夫琴石灰岩崖壁则组成了大自然创造的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科托尔的游客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吸引游客的不仅是科托尔湾的自然风光,同时科托尔自身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科托尔也是世界遗产名录——科托尔的自然与文化历史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从科托尔峡湾的海平面附近开车上山,在半山腰遭遇了一段8公里长,却有连续25个发夹急弯的盘山路段,这是一段奥斯曼帝国时期就修建了的狭窄山路,右边是峭壁,左边是悬崖,我挑战自己,开得谨慎又紧张,还唱歌为自己壮胆。</span>汽车进入科托尔峡湾山上的洛夫琴山国家公园,黑山的国名就来自这座遗世独立的山峦之巅,它屹立在湛蓝的亚德里亚海和连绵的群山之间,俯视着这片阳光与原生之地。山顶有海天一色的壮丽美景和黑山人民精神所在的彼得罗维奇二世纪念馆,他是黑山历史上伟大的君主、诗人和哲学家。</p> <p class="ql-block">佩塔尔·彼得罗维奇-恩杰戈二世陵墓-彼得二世在黑山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的陵墓位于洛夫琴山国家公园的山巅,雄伟壮观,陵墓的后面,会议中心(guvno)和视点可欣赏黑山,克罗地亚甚至阿尔巴尼亚的360度全景。</p> <p class="ql-block">山洞里面就是彼得罗维奇二世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车从峡湾的海平面登上海拔1749米的黑山山顶时,夕阳下,彼得罗维奇二世纪念馆已经闭门谢客,一个Stop的牌子把我们挡在了山洞之外,留下了很大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科托尔(Kotor/Котор),黑山南部海港小城,位于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的南端,也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石头房子、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并存、古罗马风格的建筑、交错如迷宫般的小巷、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抬头向上看,残破却不失威严状,延伸至山顶的防御性“长城”。</p><p class="ql-block">在科托尔,夕阳下漫步Stari Grad 老城是一件非常轻松惬意 的事情。整个老城呈三角形,被古老的城墙及耸立在高处的堡垒环绕。城墙内迷宫般的街道巷弄,和涵盖罗马,哥德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很有年代感和历史感,是东南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科托尔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欧洲人的度假胜地,我们在湛蓝的科托尔海湾乘小船环游并登上圣母岩袖珍小岛游览,私人小游艇往返船费每人20欧,停车费每车5欧。</p> <p class="ql-block"> 布德瓦(塞尔维亚语:Будва,),是黑山的一座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畔。根据2003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布德瓦大约有15,000居民 。布德瓦附近的海岸被称为布德瓦的里维埃拉(Будванска Ривьера, Budvanska Riviera),借地中海著名的旅游胜地里维埃拉来形容布德瓦海岸的美丽。布德瓦是黑山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闻名于世。布德瓦因其2500年的悠久历史而成为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定居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黑山滨海旅游度假圣地布德瓦老城的傍晚,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来自欧洲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闹中有静,一片祥和,这里很少见到亚洲人。人们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低声交谈,穿梭在各种肤色的人群中,并不感到喧哗吵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