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出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p><p class="ql-block"> “手是脑的教师”,让儿童多动手操作,能促进智力发育。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所以,想让孩子聪明,还得多“动手”哟!</p>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双手活动时,手指的触觉灵敏度最高,管辖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域面积最广泛,仅大拇指的运动区就几乎相当于大腿运动区10倍。若手指经常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而且能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使人更加灵活。</p> 开展动手能力美术活动 <p class="ql-block"> 作为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得到老师的重视。如,在泥工教学中可以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既发展的动手能力,还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了快乐。</p> 做个“懒”一点的老师 <p class="ql-block"> 幼儿能做的事情一定让他独立完成;当幼儿向老师发出请求时,老师不要马上替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先鼓励幼儿“你再试一试、你能够做到的”。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教师的鼓励、孩子自身的努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应多留给幼儿。 </p><p class="ql-block"> 平时,老师会有意识地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请幼儿整理一些玩具,请他们帮助教师送一些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非常乐意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另一方面,还可以养成幼儿乐于动手的习惯。</p> 家庭引起重视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点,不得不提下家长“包办代替”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溺爱型,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恨不得家长能做的都替孩子做了。</p><p class="ql-block"> 剥夺型,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把家里搞的一塌糊涂,所以,还是家长来吧,这样也快一些。</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本来属于孩子应该动手做的事情都让家长包办了。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因为没做过,所以不会做;因为做不好,没信心,就更懒得动手了。请家长们抛开以上的顾虑,为了孩子的成长,把本该属于他们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要相信孩子们一定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毕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审一校:毕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审二校:师香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审三校:宋景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