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到教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

果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导入:从一场对话开始</b></p> <p class="ql-block">导入:从一场对话说起</p><p class="ql-block">: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四个融入”党建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p><p class="ql-block">:如果目标是教学成果奖,不宜用党建引领,应该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角度考虑,思政课为核心,融合其它方面内容。</p><p class="ql-block">:四个融入可以,但感觉不是项目的核心,不宜提“四位一体”。四位一体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供您参考。</p><p class="ql-block">:还是要从提炼学校特色的角度考虑为好</p> <p class="ql-block">:"三个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p><p class="ql-block">:窄了。不能只说教学,应该是小学思想政治教育</p><p class="ql-block">:“三个融入"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与创新</p><p class="ql-block">:"三个融入"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两主四辅”实践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标题中有"三个融入","一体化","两主四辅",关键概念会不会有点多?</p><p class="ql-block">: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两主四辅”实践与创新</p><p class="ql-block">: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两核四翼”实践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部分:把握时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政策落实</b></p><p class="ql-block">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p> <p class="ql-block">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恩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p> <p class="ql-block">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教法要求</b></p><p class="ql-block">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p><p class="ql-block">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p><p class="ql-block">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p><p class="ql-block">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p><p class="ql-block">学生有兴趣才会记忆,这种记忆是牢靠的,没有兴趣死记硬背就是死知识。</p><p class="ql-block">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p><p class="ql-block">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思政课一体化</b></p><p class="ql-block">思政课一体化: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思政教育一体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有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有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有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一体化</p><p class="ql-block">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有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部分:针对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根本依据</b></p><p class="ql-block"> 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队伍结构还要优化,整体素质还要提升;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p> <p class="ql-block">政策根据</p><p class="ql-block">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亿万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各地各校认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育人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是,当前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一些通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鲜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效果有待增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出如下意见。</p> <p class="ql-block">关键词</p><p class="ql-block">思政课一体化</p><p class="ql-block">教材使用与教学实现</p> <p class="ql-block">"不知如何做”的畏难情绪</p><p class="ql-block">基于自己的学段局限,有些教师不愿意关注其他学段的相关教学内容与自己所教内容的关联性,总是以“学生不一样,教法不一样,怎么一体化?”之类的说辞,排斥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不知如何做”的畏难情绪</p><p class="ql-block">即便是由于各种因素被迫承担思政课一体化的相关工作,也是比较茫然,总感觉无从下手。这种畏难情绪的典型观点就是:“我对我这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是熟悉的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去关注别的学段讲什么、怎么讲呢?"</p> <p class="ql-block">"不知如何做”的畏难情绪</p><p class="ql-block">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有显著差异。但如果只看到差异性,而忽视了学段差异、教学内容的呈现差异,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整体性需要,就难免会产生片面的认识。虽然不同学段是不一样的但学生是完整经历各个学段的“亲历者”。他们不是一无所知,不是“一张白纸”。所谓“一体化”,就是要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将其作为布局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基于此,要解决“不知如何做”的问题,必须排除错误理解和错误做法,提高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价值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拼盘式一体化”的浅层理解</b></p><p class="ql-block">思政课一体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式、多维度的“复杂工程”,但在不少地方,思政课一体化被简单理解为“思政课的学段一体化”,进而被简单化为“思政课一体化就是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总和”。按照这个思路,这一工作往往被处理成为“每个学段一节课”的“拼盘”。</p> <p class="ql-block">不少地方的思政课一体化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如果没有恰当的甄选和恰当的安排,“拼盘”就往往变成了“拼凑”。这种处理方式的典型表现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各上一节课,就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了。而各学段之间的协调,每个学段内部的协调等等,都停留在浅层,表面上,各学段都有展示,实际上依然是“自说自话”,我们期待的一体化变成了“分别化”只是展示“我们开展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无法形成对学生的真实有效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离不开小学和中学的课堂。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在教学安排之外,独立开设一门叫做“一体化”的课程。但我们必须非常明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要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学段贯通,还要有内容上的循序渐进,以及实现方式上的“教学评一致”等。</p> <p class="ql-block">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体化优化,比思政课教学形式的一体化呈现更重要。基于此,要解决“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必须形成对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认识,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更新原有认识全面理解和丰富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水平。</p> <p class="ql-block">当前,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成为广大教师关心和焦虑的热点问题。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新教材,导致教学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教师可以比较好地把握统编教</p><p class="ql-block">材的内容逻辑,在有效教法方面也有不少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教改成果。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对统编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好,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统编教材的要求,使得自己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死”用统编教材</b></p><p class="ql-block">所谓“死”用统编教材,就是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将统编教材的结论和阐述直接搬到课堂上,理直气壮地以“这是某某文件上的话”之类的说辞,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种课堂上,统编教材往往被视为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而教学也从培养素养的“思想之学”变成了死抠字眼的“句读之学”。</p> <p class="ql-block">其结果,不仅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统编教材的内容,还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的厌恶情绪和“政治就是背书”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应的,就是有些教师在月考、单元考等阶段性学业表现测试中重点关注学生“背书”的效果,在命题中选取填空、简答等形式,简单考查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再现情况。特别是在有多个教师同时执教同一年级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测查方式会让那些对学生背书检查不彻底、要求不坚决的教师“成绩不佳”,进而导致这些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背书效果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追求。</p> <p class="ql-block">统编教材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本,其政治性自不待言。但这不等于说对于这些内容,只能采取生硬的方式将其硬塞给学生。不讲道理的政治课教学无法促成学生的政治认同,反而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长期采用这样的方式落实教学,总书记所要求的“回应”“说服”和“引导”就没有了实现的空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偏”用统编教材</b></p><p class="ql-block">所谓“偏”用统编教材,就是以“灵活教学形式”的名义,贬低统编教材的权威性,以形式上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偏离统编教材所要求的方向。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先以贬低教材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方式,将教材的结论呈现方式归结为“不符合学生实际”,然后教师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作为统编教材相关教学内容的“替代品”,用自己的逻辑思路给学生呈现相关内容。</p> <p class="ql-block">“偏”用统编教材的做法,恰恰破坏了这种权威性,必然给统编教材的教学带来不利影响。个别地方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将课本撕成碎片,就是这种不利影响的极端表现。本应被尊崇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课本,被当成发泄情绪的手段和媒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三部分:自我成就</b></p><p class="ql-block">关键词:坚定信心 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深入领会思政课的育人本质,明确教学的使命担当,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决定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与思政课承担的“历史责任”关联在一起的。</p> <p class="ql-block">深入领会思政课的育人本质,明确教学的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决定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与思政课承担的“历史责任”关联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充分把握思政课的学科属性,养成理念更新自觉。</p><p class="ql-block">例:无论在哪个学段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都必须用学生能理解的例子,讲他们听得懂的故事,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自己悟得出的道理,进而用其来解决社会现实中自己关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深入探索差异化与一致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例:例如,同样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主题,小学阶段的评价,要侧重于学生能否把自己看到的与国家有关的标识正确识别出来,能否讲述与祖国有关的基本故事;初中阶段的评价,侧重点则应该是对于国家利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方面是否有所理解,是否能运用所学的内容解释好“理性爱国”的基本意思;高中阶段的评价,则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理解,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准确把握,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政治认同。</p> <p class="ql-block">切实创设立体化、全方位的一体化学习空间</p><p class="ql-block">例:同样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语文教学中的爱国名篇、历史教学中的英雄故事、班会课上的演讲、所在城市的光辉历史,都可以成为思政课讲好“爱国主义”主题的情境和素材,为学生的“厚植”找到坚实和丰沃的土壤。“你们在XX课堂曾经学过的……”会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的……”则会让学生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获得感。这样的“一体化”,指向的正是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全面成长。</p> <p class="ql-block">重点任务</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方式变革行动</p><p class="ql-block">4.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教育部遴选一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实验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相应设立一批实验区、实验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指导支持机制,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 考试命题、 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p> <p class="ql-block">重点任务</p><p class="ql-block">(四)教学评价牵引行动</p><p class="ql-block">10.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指导地方和学校建立健全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员听课评课制度,明确教学评价要素和要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指导各地各校用好教育部委托研制的基础性作业,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水平,鼓励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推动各地广泛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加强作业设计培训。</p> <p class="ql-block">重点任务</p><p class="ql-block">(五)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p><p class="ql-block">幕整章平登开通在线教研栏推进教研方式创新,在国家中楚期组织并晨全国性和区域性教研活动办同教研。建设章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教师日常教研提供平谷推动各地各校建立自下而上选择教研的机制,建立区域教研联盟,增强教学案例展示和问需。</p><p class="ql-block">干校、 救研过程中致研和校本教研不断提励探索建立 门松轮换养齐干识机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落实举措</b></p><p class="ql-block">抓住课堂教学体现素养</p><p class="ql-block">培育助力铸魂育人</p><p class="ql-block">实施要点</p><p class="ql-block">信任学生—容错纠偏—有效引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处理关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同学习阶段的方式差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的个性化与统一标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指向未来与解决当下难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几点建议</b></p><p class="ql-block">要脚踏实地,也要抬头走路</p><p class="ql-block">做有心人,更做行动派</p><p class="ql-block">运筹帷幄,着眼将来</p> <p class="ql-block"><b>张彩霞主任点评:</b></p><p class="ql-block">1.学术素养,对政策的把握,对课标的把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人格魅力</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b>站着讲课,接地气。</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启示</b>:转变理念,改变画书背书,要提升高度,站在育人的角度去上课。</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努力方向:</b>课程设计上改革,一校一案,学科课程方案设计,三年课程方案写出来。学期课程纲要,单元教学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