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6年1月2日) </p><p class="ql-block"> 如果仔细观察,自1997年白岩松与金庸对话以来,有关金庸的媒体报道似乎形成了一个规律,每隔二年,均会有一条令“金庸迷”振奋的消息,而又令一些传统道士们的极为不快:1999年3月,金庸先生从浙江大学年轻的潘云鹤校长手中接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教授聘书,有人传言,这是金庸在圆“校园学问家”之梦想;2001年五六月间,有关“文字暴力”的惊人之语,着实热闹了一阵子,以至有人给他戴上“雅痞士”的称号;2003年十月,金庸抵陕“华山论剑”,致使各方专家为其号脉“放金庸一条生路”,有人呼吁“可能会助长‘追金风’”;2005年底,媒体透露,年逾八旬的金庸,因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金庸此次露脸,虽未引起多大震荡,但也告知“金庸迷”一个事实:“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另一个事实:当金庸孤傲地呐喊“不在乎诺贝尔奖”的时候,大胆地宣告“武侠小说前景暗淡”的时候,他的武侠小说却成为大陆影视家们的追踪热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武侠影视改编的大竞赛,《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面对金庸“不会牺牲自己的信念去迎合他们的喜好”, 影视家们似乎寻找到了成名掘金的钥匙,当《射雕英雄传》的一位女侠黄蓉已经拥有了十多个影视版本的时候,我竟然忍不住试问:金庸,到底是谁的金庸?除了“金庸迷”们,还有多少人知晓、热爱金庸?</p><p class="ql-block"> 诚然,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幼稚的话题,金庸的存在,理应早已定论,“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如此询问,岂不是画蛇添足?</p> <p class="ql-block"> 《金庸传记》从文学专业的角度这样描述:“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镛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有人甚至说他是武侠小说创作的‘真命天子’!”</p><p class="ql-block"> 台湾远景出版社“金学研究丛书”每本书封底的话,从出版的缘由方面,更是道出了一般中国人对于金庸小说的感受:“世界之大,只有中国才有武侠小说。金庸作品集,一十四部,三十六册,读者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一读再读,左看右看,还是金庸。”</p><p class="ql-block"> 1993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金庸似乎也给予了政治性的总结宣言:“你的书富含天文、地理及人生哲理,曲折而博大,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然而,无论是有关金庸出场及品评的媒体报道,还是影视界的现实炒作,还是对金庸功成名就的定论,除了少数颇有权威的批评者外,大都是高层次褒扬的评价。可是,从“大众文学”的角度,把金庸放在民间,真的也是褒扬居多吗?</p><p class="ql-block"> 自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时,金庸武侠小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至今已经26载,在我的记忆里,除了3亿多的“金庸迷”们外,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的待遇,却也并不是那么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 坦率地说,我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金庸迷”,充其量,只不过是在二十年前的那一年中,冒着被老师罚站被父母打骂的危险,读完了金庸作品集——十四部武侠小说。那种读,纯粹是饥渴式的牵引式的想象武打情节的阅读,即使它拥有着让我通宵不眠的魅力,但老师的警告犹在耳边:“成天不读书,尽看这些无聊的另类暴力书……”</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尽管1994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已经将金庸列为小说家第四名,尽管2001年他被媒体称为“文学泰斗”(参见2001年5月29日《羊城晚报》),尽管金庸热潮一年又一年地一浪又一浪地掀起,尽管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及至在二十年前的教师行业中,与曹雪芹、茅盾相比,金庸还真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正规作家,它的作品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及写作有帮助。这是一代人刻记的一种印象,这是一段历史标记的一种既定的观念,但,它并不影响3亿多的阅读者,也不影响从1955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问世迄今,该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及至今日,当读初一的儿子询问金庸全集的具体篇目时,竟然只答对了60%,可儿子却不假思索地用一幅对联概括了金庸神奇的武侠小说集,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惊讶之余,大为感慨,似乎又重新唤醒了金庸小说的记忆,开始关注金庸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网上搜索,有关金庸的网页成千上万,金庸茶馆、金庸专辑、金庸特辑遍网皆是。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金庸人物实战表现换算及排名》的文章后,该文从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武功研究出发,用内力、招式、杀伤力、应变力等诸多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武功实战表现能力的换算公司,活生生地用综合得分的形式,将金庸笔下所有的武功人物,进行了一个综合排名,得出一个结语:“金庸笔下的武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减弱。”这也似乎符合金庸“武侠小说前景暗淡”的定语。</p> <p class="ql-block"> 该网文的撰写者,不是“金学”专家,也不是武术大师,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友,一个普普通通的“金庸迷”。该网友的痴迷,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刘心武研究红学而走邪而以“秦学”自立门户的事件,也许,随着金庸淡出江湖的时间日愈久远,随着国人对金庸认可程度的提升,尽管金庸谦虚地针对“中国小说家,一曹一金”说法劈谣,但金学的研究是不是会随着金庸武侠小说的影视热导热播而盛行?“金学”研究会不会在金庸百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壮大?</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一个疑问,我竟然孩子似的加盟“金庸迷”的队伍,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一个平民百姓的视觉,加盟“拜金”行列。“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专家们的感言和定论,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历史地位及艺术特点,是评论家、研究者的事情,不容多言。而我的“拜金”,旨在探索金庸在平民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旨在对比二十六年来平民百姓对金庸武侠小说及金庸本人的观念变化,旨在从一个事实倾向上,回答一个问题:金庸,在平民百姓的眼里有多重?</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一个理论研究的课题,而只是一般统计意义上的总结。值得声明的是:按我对金庸观念转化的时间为界限,了解二十年前和现在的平民百姓对金庸的观念转化程度,我的现实调查对象,只限于平民老百姓,包括农民、工人、机关干部、个体商贩、在校大学生……在50名的调查对象中,有目不识丁的文盲,有文化层次相当高的非“金庸迷”,也有正在学习金庸作品的在校大学生,而现实调查的结果,却是证实了台湾远景出版社的一句话:“中国人一读再读,左看右看,还是金庸。”</p> <p class="ql-block"> 且看最简单的问题调查结果:</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金庸吗?”二十年前知道金庸名字的占比38%,二十年后增加到79%。</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曹雪芹吗?”二十年前知道的占比52%,二十年后增加到68%。也许这个问题 会有人质疑谩骂,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老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家不读《三国志》,出门不读《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您认为金庸是作家吗?”二十年前认为金庸是作家的占比5%,二十年后增加到75%。有人竟然在这个调查栏目中用红笔写道:“金庸不是作家是什么?无聊的问题!”其中,也有45%的人这样认为,说不上金庸是不是作家,但认为他是一名“大家”,这个“大家”并不是“大作家”的含义,而是“大众”的意思,“他编制了平民大众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的神话。”</p> <p class="ql-block"> “您看过金庸的一部或者更多的武侠小说吗?”二十年前看过的15%,二十年后增加到43%。</p><p class="ql-block"> “您看过一部或者更多的金庸作品的影视剧吗?”二十年前看过的只有8%,二十年后增加到8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诚然,面对正在兴趣的轰轰烈烈的“金学”研究,面对称其为“内涵挖掘不尽的神奇之作” 的许多学者,甚至面对正在攻读剑桥博士的金庸本人,会为这种简单的调查形式所不齿,甚至也定为所有金庸高级评论家所鄙视,对于我——一个热爱金庸的平民老百姓而言,却是这样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好坏,读者才最有发言权;一个作家的喜厌,只有平民百姓才最有资格品评。</p><p class="ql-block"> 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金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与“红学”研究一样,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并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