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火药桶,今日风景线——巴尔干四国行(之五)

牛仔

<p class="ql-block">  离开波德戈里察,我们暂时告别黑山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阿尔巴尼亚。</p><p class="ql-block"> 提起阿尔巴尼亚,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几个站在舞台上穿着阿尔巴尼亚民族服装的胖子,用生硬的汉语唱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根据当年我们的伟大领袖专门为中阿两国友谊的题词而谱写的歌曲。当时,被我们称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几乎是我国在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唯一的朋友。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了点亮这盏“明灯”,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给明灯“添了”近二百亿人民币的“油钱”。 现在,让我们扒一扒阿尔巴尼亚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77%。因此,人口仅有313.4万(2021年)的阿尔巴尼亚又有“山鹰之国”之称,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弹丸小国”。可是,阿尔巴尼亚又偏偏处在巴尔干半岛的边缘地带。其南面与希腊为邻,西面隔着亚得里亚海的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因此,阿尔巴尼亚成了东欧与西欧相互征伐的“桥头堡”和“滩头阵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阿尔巴尼亚动荡的历史和“多变”的民族性格。</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立在克鲁亚古城堡外的地理坐标可以看出,阿尔巴尼亚为什么会成为东西方争夺的焦点了)。</p> <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的国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占人口的98%。阿尔巴尼亚族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亚人的后裔,也就是说,他们是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与他们相比,斯拉夫人都是这里的“外来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某种意义上说,阿尔巴尼亚的历史、准确的说是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占领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67年,阿尔巴尼亚就被罗马共和国占领(来自西边),开始了这里被外族入侵的历史。公元9世纪以后,又分别被拜占廷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东南西北都有),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p> <p class="ql-block">(地处巴尔干“前线”的阿尔巴尼亚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美景)</p> <p class="ql-block">  直到公元1190年,阿尔巴尼亚人才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封建公国。但是,在不到200年后的1385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东边)又入侵阿尔巴尼亚,并统治了长达500多年。19世纪中期开始,阿尔巴尼亚人民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终于在1912年11月再次获得独立。但是短短的两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尔巴尼亚先后被奥匈帝国、意、法等国军队占领。一战后的1920年阿又独立了。可是到1939年4月,倒霉的阿尔巴尼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5个月就被意大利人占领了。1943年,德国人接替战败的意大利人控制了阿尔巴尼亚。1944年11月,在盟军反攻的大背景下,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武装解放了阿尔巴尼亚。1945年,共产党领袖恩维尔·霍查成为政府首脑,并在1946年1月11日宣告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现在阿尔巴尼亚人大约67%信仰伊斯兰教,其他人信仰东正教和天主教。这在基督教,天主教为主要信仰的欧洲无疑是一个另类。</p> <p class="ql-block">(斯库台罗扎发古城堡城墙,远处飘扬的是阿尔巴尼亚双头鹰国旗。)</p> <p class="ql-block">  夹在东西方之间, “趴着时间长,站着时间短”的历史,让阿尔巴尼亚养成了左顾右盼、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习惯。他们国旗上的双头鹰图案就是这种心态的标志。抱着这种心态,成为共产党国家的阿尔巴尼亚积极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阿尔巴尼亚想投靠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组成"巴尔干联邦"。但由于在历史上与南斯拉夫有“过节儿”,"巴尔干联邦"自然只能是纸上谈兵。此时恰好南斯拉夫与苏联交恶,阿尔巴尼亚趁机认苏联做了自己的大哥。阿尔巴尼亚人的主动投诚,换取了苏联人源源不断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援助。阿尔巴尼亚当然照单全收,一时间成了苏联最忠实的小兄弟,恩维尔·霍查也成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铁杆粉丝。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开始清算斯大林。霍查指责苏联走的是修正主义道路,于是苏联停止了对阿的援助。靠“输血”活着的阿尔巴尼亚立即被打回原型,又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正在阿尔巴尼亚急需再找一位“大哥”输血的时候,同样与苏联分道扬镳的中国就成了“大哥”的最佳人选。尽管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但并不富裕的中国人民还是慷慨解囊,“勒紧裤腰带”对这个“小弟”全力相助。从1954年到1978年之间,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援助”总额高达近200亿元人民币,以完成共同的“反修防修”事业。而在欧洲四面楚歌的环境下,阿尔巴尼亚用中国的部分援助,在国土上修建了近70万座钢筋混凝土碉堡。这个数量达到了恐怖的每三名阿尔巴尼亚人就有一座碉堡的地步。因为碉堡修建的过于坚固,拆除难度太大。这些碉堡至今还健在,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最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的最好佐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前南斯拉夫的边境线上的碉堡,射击孔朝向“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的地堡群</p> <p class="ql-block">  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阿尔巴尼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并指责中国没有事先与其商量。从此,阿尔巴尼亚开始批判中国也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两国关系出现裂痕并渐行渐远。1976年9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中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78年,恩维尔·霍查在其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中说:“毛泽东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阿尔巴尼亚坚持拥护斯大林及其路线”。两国关系彻底“崩盘”,中国这才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总书记恩维尔·霍查在地拉那的住所,这建筑的样式怎么看怎么眼熟。)</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老车展上展出的中国车。可以肯定,这些车不是他们买来的)。</p><p class="ql-block"> 图一:大红旗,当年是我国副国级以上的领导配车;图二、三:长春一汽解放牌卡车;图四、五:北京212吉普车,当年“县团级”的坐骑;图六、七:南京汽车制造厂的“跃进”牌(好像是这个品牌)卡车。</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中国也就是这几个工厂能“造”汽车,这都凑齐了。</p> <p class="ql-block">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聚变。同年4月,阿尔巴尼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名去掉了“人民”两字,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北约。2009年底,欧盟批准接受阿尔巴尼亚为欧盟成员国。至此,没有大哥就活不下去的阿尔巴尼亚彻底“投入”了西方的怀抱。只不过,这次它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因为迄今为止,阿尔巴尼亚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国家,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首都地拉那的现代化建筑,无论从建筑的构造还是色彩都给人怪怪的感觉。也许,这正是阿尔巴尼亚人多变性格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里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要获得自由解放”。尽管了解了阿尔巴尼亚不甚光彩的历史,但在踏上阿尔巴尼亚国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回荡的依然是这永远也不可能忘记的歌词和旋律。虽然只有一天时间来完成“走马看花”式的游览,但阿尔巴尼亚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诸多与中国有关的人文景观,看后都让我“着迷”和感想颇多。做为和平主义者,真心祝愿这个至今遍布堡垒的国家永远和平,让那些堡垒成为“摆设”。</p><p class="ql-block"> (鲜花簇拥下的斯坎德培广场)</p> <p class="ql-block">  斯库台阿尔巴尼亚第二大城市,位于阿尔巴尼亚西北部斯库台湖畔,人口只有11万,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不过,袖珍“大城”斯库台却是阿尔巴尼亚最古老的城市。它的雏形在公元前4世纪由古伊里利亚人所建,其实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罗扎发城堡。</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罗扎发古城堡,建在巴尔干最大的淡水湖斯库台湖边130米的高山上。站在城堡上环顾四周,不仅可以欣赏斯库台湖美丽的湖光山色,还可以俯瞰斯库台全貌,也就是说城堡占据了这里的“制高点”。因此,城堡从“诞生”那天起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 两千多年的战火硝烟的古堡如今只剩下伤痕累累的残垣断壁。但它蜿蜒曲折横亘在山顶上的敌楼和城墙,仍然让人可以感觉到它当时“舍我其谁”的恢弘气势。</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废墟上欣赏景色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堡上远眺斯库台湖。脑补一下当年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站在这里指着远处的高山,万丈豪情的对手下说:你们看,目力所及的地方都是我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罗扎发城堡占地有9英亩(1英亩大约相当于中国的6亩),依山势分成三个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受到攻击时可以层层防御、进退自如。现在保存相对完好的是城墙和第二层的清真寺。城墙上的三个塔楼和最高层的堡垒只剩下了地基,不过,通过地基可以想见它们当年的规模。</p><p class="ql-block">(虽然荒草萋萋,但仍能看出当年城堡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城堡上迎风招展着红色双头鹰国旗。这个国旗图案与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有关。出身贵族家庭的斯坎德培早年被父亲送往奥斯曼宫廷作人质,在1443年逃回阿尔巴尼亚,举行武装起义重建阿尔巴尼亚公国。黑色双头鹰被斯坎德培用作自己的标志,后来演变成现在的阿尔巴尼亚的双头鹰国旗。</p><p class="ql-block"> 古堡城墙上的国旗和展览馆里斯坎德培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城堡大门里深深的拱形甬道是进入城堡的唯一通道。在冷兵器时代要攻入城堡的难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第一层院落</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层院落是城堡面积最大的部分,尽管举目望去一片荒芜,但通过残留的地基可以感受到它鼎盛时期的恢宏与威严。</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院落中央至今屹立不倒的石头建筑清真寺。初建时它是教堂,十三世纪被奥斯曼攻占后改成了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进入第二层院落的大门构成了极有冲击力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两千年屹立不倒不能不说是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景</p> <p class="ql-block">发现我正在拍摄,于是有了这张我最满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你一定会“好奇”他们在看什么?那是一口有5000年“寿命”的水井。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能屯兵的城堡没有水源是万万不行的。</p> <p class="ql-block">面积最小位置最高的第三层院落,也是最后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城堡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地拉那,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地拉那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克鲁亚山西侧盆地的伊塞姆河畔,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距亚得里亚海岸线27公里,正处在肥沃的阿尔巴尼亚中部平原的末端。15世纪成为居民点,1614年形成城镇,1920年被定为首都,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  斯堪德培广场 是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中心的重要地标之一。广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于1968年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广场中央矗立着斯堪德培骑马持刀的铜像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斯坎德培广场周边有建于1819年的埃塞姆贝清真寺和建于1830年的钟楼,国家历史博物馆,歌剧院,地拉那大学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埃塞姆贝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政府办公大楼,是意大利墨索里尼时代建造的,非常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街头即景</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的红绿灯很独特,连灯杆都是亮的。</p> <p class="ql-block">  地堡博物馆,是地拉那最有上世纪冷战时期特征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前面已经说过: 或许是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在东西方冷战的大环境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弹丸小国”阿尔巴尼亚是</span>既反苏修又反美帝,既抗北约又抗华约。可以说是: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唯独与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交好,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援助。当时的</span>国家领导人霍查担心自己成了“卡扎菲”,在全国大量修建地堡的同时,也没忘了在首都地拉那给自己修一个可以抵抗苏联的钢铁洪流和核武器打击的地下堡垒工事。为了验证地下堡垒的坚固程度,“霍查”同志竟然让设计师呆在地堡里,用坦克直接向设计师头顶开炮轰击,可怜的设计师只能充当自己“领袖”的小白鼠。</p> <p class="ql-block">地堡博物馆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地堡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地堡内景,怎么看都像乌龟壳。</p> <p class="ql-block">地下工事的通道和隔离门</p> <p class="ql-block">  左图是时任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的恩维尔·霍查。右图是他的“亲密战友”,时任阿尔巴尼亚政府总理的穆罕默德·伊斯梅尔·谢胡。谢胡在1981年12月18日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方宣布自杀,但对他的</span>“神秘死亡”外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个迷。</p> <p class="ql-block">  霍查的卧室、书房、理发室和他的猎犬模型。</p> <p class="ql-block">  特蕾莎修女(1910年-1997年),阿尔巴尼亚人,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因此变为被祝福的特雷莎修女。阿尔巴尼亚在首都地拉那市中心,专门修建了一座简洁美丽的特蕾莎修女纪念教堂。</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修女去世后不久,就有人对她的慈善产生了疑问。主要是因为特蕾莎一直未对外公开其募集了多少善款和将善款用在了哪里,完全是一本“糊涂账”。另外,她虽然在印度的贫民窟修建了学校和收容所,但她常年住繁华的梵蒂冈,并且过着奢华的生活。每年去印度的次数曲指可数,而且每次只是待上几天就匆忙离开,意大利还有人出书专门揭露她的“伪善”。也许真相永远无法还原,但愿她悲天悯人的圣洁形象永存。</p><p class="ql-block">特蕾莎修女教堂外特蕾莎修女塑像</p> <p class="ql-block">1.特蕾莎雕像特写,2.特蕾莎教堂屋顶上的雕塑,3.教堂大门,4.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  从地拉那往北20公里的克鲁亚城,是阿尔巴尼亚中部地区克鲁亚区的首府,人口1.1万。小城依山而建,不仅风景如画、秀色可餐。而且,这里是了解阿尔巴尼亚历史和文化绕不开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座克鲁亚城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克鲁亚城堡大约于公元5—6世纪建在海拔 680 米的崎山顶上。背靠托莫里山,地势险要、山路崎岖、易守难攻。而且,城堡用石块砌成了几丈厚的城墙,在以冷兵器为主的的中世纪,真可谓“固若金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通往城堡的陡峭山路</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堡的甬道</p> <p class="ql-block">  城堡内古建筑遗存不多,这个有点像宝塔状的建筑应该是地下工事的通气孔。不知道我的判断对不对。</p> <p class="ql-block">  城堡中的堡垒还倔强的站着。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为了防止垮塌,人们已经像“箍水桶”一样把它箍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大炮还在原来的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古堡里的建筑大部分已经是新建的了,与古建同框多少有点“跳戏”。</p> <p class="ql-block">  15世纪的1450年5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率10万大军进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率部守卫克鲁亚城堡,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由于交战双方兵力悬殊,历史学家用“一场蚂蚁与巨象的搏斗”来形容这场战役。但斯坎德培利用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顽强的坚守了半年之久。穆拉德二世付出了伤亡3万人的代价而寸土未得,被迫在冬季来临前铩羽而归。斯坎德培因此一战成名,成为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阿尔巴尼亚也在几十年后获得独立,克鲁亚城堡成为阿尔巴尼亚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图腾。</p><p class="ql-block"> 古堡里建有斯坎德培博物馆,介绍他一生的英雄事迹。(博物馆内景)</p> <p class="ql-block">表现十五世纪克鲁亚保卫战战争场面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和他的勇士们</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的山羊头盔</p> <p class="ql-block">描写战争场面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兵器和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宗教内容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屋顶观景台看克鲁亚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克鲁亚城堡外面的山脚下,有一条古老的集市街。虽然现在集市上店面的布局与其它地方的旅游商品街基本雷同,但当你把脚踩在被时光消磨的锃光瓦亮带“包浆”的鹅卵石上的时候,你一定会深吸一口气,贪婪的想“嗅出”沉淀在这条老街历史里的醇香。</p> <p class="ql-block">当你漫步集市街上时一定会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屋顶也能演奏出动听的音阶,你听:1、2、3!</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商品还是有些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圆号</p> <p class="ql-block">竹制品</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木工工具</p> <p class="ql-block">玲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东张西望</p> <p class="ql-block">玩手机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漂亮姑娘</p> <p class="ql-block">大胡子叔叔</p> <p class="ql-block">集市百态</p> <p class="ql-block">自拍也嗨皮</p> <p class="ql-block">  与城堡里的克鲁亚地理坐标合个影,我们来过了。</p><p class="ql-block"> 即将告别克鲁亚,我们在阿尔巴尼亚游览也要结束了。短暂的一天时间不可能真正“读懂”一个国家,我根据自己的所闻所见而得到的感悟一定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觉”。我不得不说我喜欢阿尔巴尼亚的秀美山河,敬佩它跌宕起伏的历史和不朽的民族英雄。也理解了一个夹在东西方之间的弱小民族,在强大的压力下挤“拧巴”了的民族性格。也许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斯坎德培的血,才敢于在世界上逮谁怼谁;可又因为自己实在过于弱小,又不得不在全世界四处找“场子、”拜“大哥”。尽管我开始体谅他们几千年来生存的艰辛和不易。但看着用中国人民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修建的嚼不烂、啃不动的碉堡,我还是无法释怀。因为在这些钢筋混凝土的“怪物”身上,也有用该给我的粮食换成的一粒“沙子”。记住历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不能再有“下一次”,不管是谁。</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想说爱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