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区的紧急测绘(上)

品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氢弹爆炸13天,二测官兵勇闯核爆区测绘纪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八一献文.2023】</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纪实文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庄元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木山 永生 品海</p><p class="ql-block"><br></p> 引子 <p class="ql-block">  1969年9月下旬(23日原子弹、29日氢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成功地连爆了一颗原子弹、一颗氢弹。当300万吨空投地爆的氢弹,开启毁天灭地的巨核爆炸卷起了漫天的核污染还在罗布泊天地间蔓延时,10月13日,氢爆后第13天,总参第二测绘大队(以下简称 “二测”)一支15人的测绘小分队,悄然出现在离核爆中心177公里处,在核爆“极度危险区”的50~200公里内,开启了一场我军军测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度危险的紧急测绘。</p><p class="ql-block"> 作者是50多年前这次紧急测绘的亲历者,他详细讲述了二测小分队官兵在青藏高原无人区测绘大会战中从未被披露过的秘事:&nbsp;</p><p class="ql-block"> * 罗布泊为什么会被列为测绘大会战首战地区?</p><p class="ql-block"> * 69年国庆节,人类在地球上差点干出什么惊天大事?</p><p class="ql-block"> * 69年中国为什么要在一个星期内连续爆炸两颗核弹?</p><p class="ql-block"> * 69年我国与苏联发生了那两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p><p class="ql-block"> * 二测小分队官兵是怎样在氢弹爆炸13天,勇闯核爆区测绘的。</p><p class="ql-block"> * 核试部队与测绘兵在核爆放射污染区的防护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 测绘部队史上开会时间最长的中队级党支部会议。</p><p class="ql-block"> * 测绘部队在任务地短暂休整时,为什么都有点“财迷”?</p><p class="ql-block"> * 氢弹爆炸后几天,戈壁滩的生态环境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 * 在手机高德地图上,输入“土牙”,就可直接导航到罗布泊。试试吧!</p> 世界瞩目的罗布泊 <p class="ql-block">  1968年我从四季如春的福建入伍军从二测。从69年开始,连续3年参加青藏高原无人区测绘大会战,虽然经历了种种 “非人”的磨练,但最让我惊心难忘的是69年在 “死亡之海”罗布泊核爆区短短10天的测绘经历。</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末政局可称之为多事之秋,我国正轰轰烈烈的开展声势浩大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国际上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核军备竞赛日嚣尘上,冷战高峰。苏联对我国的经济和军事打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苏中大战一触即发。近年,随着很多事件的解密,50年前,中国面临美苏核打击和中国核反击的内幕揭开,令人怵目惊心,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  69年3月,苏军悍然入侵黑龙江边境,燃起珍宝岛战火,苏联吃了小亏;69年8月在新疆中苏边界的铁列克提又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火,中方的一个百人巡逻队几乎全部阵亡。</p><p class="ql-block"> 更有甚者,苏联妄图在我国20年国庆节时对北京进行核轰炸,毛主席和党中央当即决定对苏联进行核震慑,于是就发生了69年国庆前夕,罗布泊间隔6天的原子弹、氢弹核两次爆炸,迫使苏联最后放弃对我国进行核打击。</p> <p class="ql-block">  当时国际形势万分紧张严峻,毛主席及时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构思,另一面要求加速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p> <p class="ql-block">  罗布泊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就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到1968年止,我国在罗布泊一共进行了8 次原子弹、氢弹空中、地面、地下的核试验,罗布泊因此闻名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祖国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青藏高原的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山、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罗布泊区域,人迹罕见,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被世人称之为中国四大无人区。</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罗布泊,被誉为“死亡之海”,更因我国45次核试验全部在这里进行,使得“死亡之海”更加诡异神秘莫测,让人望而生畏,罗布泊威名震遍世界,让战略家们耿耿于怀,惦记在心。罗布泊之一呼一吸,一举一动与时局的命门密切关联。</p> <p class="ql-block">  虽然罗布泊十年前就成为我国极重要的命运战略要地,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罗布泊地区和与之相连的整个青藏高原,包括阿尔金山、可可西里、羌塘四个无人区约260万平方公里,我国没有完整的、准确的、自行测量绘制的地图。当时我们在罗布泊用的是苏联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绘制的20万比例的地图;阿尔金山测绘参考,借用的地图甚至是西方探险家2百年前手画的五十万之一地图。</p><p class="ql-block"> 因此,上世六十年代,毛主席对原子弹制造和大西北无图都做出过明确的指示,核弹和地图都成了毛主席亲自管的事。于是就有了中国军测史上(也是中国测绘史上)规模最大(几乎调集全军的测绘力量)、持续时间最长(长达8年)的测绘大会战,意在尽早尽快结束祖国大西北部份地区无图的状况,为祖国领土安全和核武器研制提供可靠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罗布泊的测绘和地图是与核武器研制直接关联的测事,因此被排在测绘大会战攻坚战的最前面,68年由总参第二测绘大队受命提前执行。</p><p class="ql-block"> 68年是二测的二队作为先锋队,首次进入阿尔金山和罗布泊地区,执行四等三角网和水准网测绘任务,我所在的一队是69年加入执行该地区测绘任务。我真是恰逢其时,有幸赶上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为消灭无图区,早日结束祖国部分领土无图的历史,奉献自己的有限之力,倍感自豪,无上荣光。&nbsp;</p> 转战两个无人区 <p class="ql-block">  执行测绘任务时我们得知,总参一测为保障核试验,64年曾对罗布泊试验场区域做了一小块局部、单独的核保障测绘,与我们这次会战进行的系统性、全国性组网的四等三角网和水准网测绘的性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根据测区地形地貌状态全队分为高山(雪山)片区和平地(沙漠、戈壁)两个管理区域。我们小组属于高山区,测区在阿尔金山。阿尔金山东联祁连山,西接昆仑山,南面柴达木,北临塔里木,是青海、西藏、新疆的界山。群山连绵,山势雄伟,磅礴且陡峭,光秃秃的底部多为风化山石,上部多有白雪覆盖,有的终年不化,东段主峰有5798米之高。</p><p class="ql-block"> 高山片区有1、2、5、9四个作业小组,每组除本部人员外,还有协测部队、民工、向导等配合作业。从集体留念的照片看,每个组总人数在十六、七人左右。</p><p class="ql-block"> 执行野外测绘条件很艰苦,面对的困难很多,尤其在无人区无图区作业,更显得困难重重,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很渺小。</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作业设备也很差,没有配备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装备和防护设备,高山组配发一双普通大头鞋,平地组一双黄色翻毛鞋,克服和战胜困难全凭军人的气概和意志,国家有困难,革命战士应该理解、分担。我们的军队有压倒和战胜一切敌人的气概,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上级要求高山区必须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任务,各组参测人员卯足了劲,你追我赶,发扬了毛主席提倡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在与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p><p class="ql-block"> 白天在山上抢天气测成果,晚上在烛光下检查和整理资料,已备明日再战,那时风行叫“革命加拼命,一切只为早日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9月,阿尔金山小组陆续回到敦煌,组长和记簿员进行成果验收,资料归整和外业概(对)算。在副队长的带领下,其余人员搞点副业,挖点甘草,装点湖盐,即休整,又挣了点外快,弥补家用(部队内业时,每人每天才四毛钱多的伙食津贴标准),后勤保障好是创四好连队的条件之一。行管队副真有一手,此举貌似有点“财迷”,实际上解决了部队收测后没事做,感到无聊,容易懈怠、涣散的大问题,又增加了连队伙食费收入。大家也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心情很是愉悦,真是一条一举多得的妙招。</p><p class="ql-block"> 9月15日后的几天里,沙漠、戈壁滩的各小组纷纷回到队部,只剩下牲口队尚在回撤路途中。大家以为任务已完成,原来是他们接到通知,要求限时撤离。实际本年度全队的测绘任务,还有罗布泊一部分任务没有完成。</p> 战斗重启在核爆区 <p class="ql-block">  大致是10月3、4日,核参试人员乘坐装甲车撤离核试验区,经敦煌回撤。参试部队的撤离,意味着我们战斗的重启。</p><p class="ql-block">为服从国家热核、地核的实验大局,我们测绘部队在核爆时,中断了在罗布泊的外业,当年上级下达的测绘任务,还有少量任务没有完成。</p><p class="ql-block"> 在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的年代,在重要军事任务命令前,军人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不服从命令的可能。重返罗布泊,继续完成未完成的测绘任务是必然的,普通的战士也能想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但是何时重返?由谁执行?核污染对人体有多大影响?后勤保障怎么办?核防护措施又如何?对这些问题,大家在私下议论也很多,都希望能晚些时间重返测区。</p><p class="ql-block"> 相较之下,我算坦然。因为我的小组属高山测区,要进去,应该会选情况熟悉的平地组的战友。再说,我们组的成果差不多都是由我整理,组长最后审核,各类资料都比较熟悉,概算也需我帮忙。所以要不要重返测区,好像与我关系不大。</p> <p class="ql-block">  身为测绘战士,战严寒、斗酷暑、经险山、涉恶水是常遇的事情,像家常便饭一样,我们从未怕过。</p><p class="ql-block"> 核爆炸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和核污染,特别是核污染究竟伤害人能维持多长时间?伤害的程度有多大?我们应该怎样的预防和保护大家知之甚少,以致茫然。</p><p class="ql-block"> 部队也没有时间进行这方面教育和知识普及,大家心底一点数都没有,难免心里都有点害怕,忐忑不安,这在当时,是思想较为混乱阶段。当时参加外业人员都比较年轻,除干部年龄稍大些,战士都在20岁上下,大部分是68、69两年入伍的新兵,情绪波动较快,思想起伏比较大。即使如此,所有的战士都没有忘记他们是一个军人。</p> 15勇士的小分队组成不易 <p class="ql-block">  队党支部及时召开了扩大会议,所有干部和作业组组长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持续开了三四天,外业期间像这样规模大、时间长的会议比较少见。</p><p class="ql-block"> 一个中队的党支部扩大会议竟然开了三四天!这在中国军队中是很少有的事(红军时期,红四军的古田会议才开了两天时间),在测绘部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事。可见部队遇到的事情多么揪心,会上暴露的矛盾和争论多么激烈!</p><p class="ql-block"> 会议仔细分析了当前形势和部队动态,认真总结前期作业的经验教训,调整和布置下阶段的工作安排,强调抓好政治思想工作,稳定部队情绪和保质保量、从速从快完成扫尾工作两件事;会议还决定立即组建小分队,重返罗布泊,尽快完成剩余的测绘任务,从人员的调整到后勤的准备,都做了详尽安排。</p><p class="ql-block"> 知道我要进罗布泊的是10月9号,组长唐喜生参加会议回来告诉我,队里组建小分队,麦家坚任作业组长,我负责记簿。</p><p class="ql-block"> 听此消息,我感到十分意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沙漠,戈壁测区有那么多作业组和人员,他们熟悉测区环境,已有一套应对办法和措施,怎么会用上麦组长和我?</p><p class="ql-block"> 在测绘部队,一般每个组长都配有记簿员,麦组长和他的记簿员,经过阿尔金山的作业,已成默契,怎么换成我呢?左思右想,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横竖算来,似乎都与我不沾边的亊,恰恰让我碰上了,心想该不会是唐组长记错了或者说错了。咦!领导的意图真叫是高深莫测,不是一般人可猜度的。辗转反复,我终于一夜无眠。</p> <p class="ql-block">  麦组长我认识,同属高山作业片区,由于接边和交换成果,在青海冷湖有过几次接触,知道他是业务好手,我们队5798 米的阿尔金山最高峰主峰,就是他们组攻下来的。能配合高手作业,自然也是值得庆幸的亊情。</p><p class="ql-block"> 唐组长见我有点迟疑忧虑,严肃且凝重地对我说:“这是队里的决定,必须不讲条件服从,现在情况比较特别,要谨言慎行,关键时刻,不能退缩,十几个(指记簿员)人,要你去,说明领导相信你会完成好任务。”</p><p class="ql-block"> 唐组长对我很好,在组里,没有配备副组长,我是他唯一的业务帮手。日常里,对我诸多关爱和帮助,我异常感激,我们之间如此严肃交谈,仅此一次,组长是怕我出事啊!希望我能听懂他说话的意思,理解长者的爱意,用心良苦,至今不敢忘。</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指导员马仁初要我傍晚时跟他一起散步,我知道指导员的用意,也准备好认真“聆听”一场政治大课,好好接受教育。没想到指导员对我并没有多加指责和批评,而用充满期待的口气与我交心,开导我从思想上、行动上服从大局需要。</p><p class="ql-block">依稀记得有三:</p><p class="ql-block"> 一是现在进入罗布泊,比较特殊,但任务总要有人去完成,不是你去,就是别人去,执行这项特殊的任务,你应感到骄傲自豪才对,军人讲究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单纯讲服从决定还不够,要思想上提高服从组织决定的自觉性。</p><p class="ql-block"> 二是氢弹爆炸后还不到两个星期,我们就要进去试验区,对身体的伤害肯定是有的,为了早日完成任务,为了国家大局,个人做出牺牲在所难免,大家的担心和害怕,同样在所难免,说担心,说害怕,是说真话,说不担心或不害怕,八成说的是假话。</p><p class="ql-block"> 听到马指导员的话,我顿时觉得崇高了不少,还好,不算太落后,自我感觉良好。</p><p class="ql-block"> 马指导员讲有问题,有想法都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克服它,战胜它,大家经常说什么:通过学习,思想进步了,觉悟提高了,现在就是最好的检验。要向珍宝岛的英雄看齐,拿出“偏向虎山行“的胆气,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的忠诚。</p><p class="ql-block"> 三是从大局着眼,认识执行这项任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罗布泊测绘是强国力,壮军威的大事,是国防建设的需要。当前国际关系十分紧张微妙,形势十分严峻,应对国际严峻形势的需要,我国在国力很有限的情况下,乃在加紧核武器研发,组织这样规模巨大的无图区测绘会战,说明形势逼人,已经刻不容缓。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效力、拼命的时候,革命战士责无旁贷,必须勇往直前【听老兵说,马指导员参加过金门炮战,这档儿事,说起来很老练,也很轻松。我觉得他针对性很强,语调也“亲兵“。</p><p class="ql-block"> 测绘突击小分队是从各小组抽调人员组成的临时性作业队伍,干部战士,身体都比较壮实,平时表现也比较好,积极要求上进的年轻人,没有向导和民工,清一色军人。</p> <p class="ql-block">  10月8日小分队终于组成,马仁初(江苏省无锡人)、麦家坚(广东省广州人)、徐沅淩(江西省新干人)、石廷湖(山东省牟平人)、王海明(福建省长泰人)、刘光宇(河南省商城人)、洪国仔(江西省新干人)、徐轩(山东省牟平人)、林永南(福建省长泰人)、祝金根(江西省新干人)、姜宏安(山东省牟平人)、庄元和(福建省长泰人)等,还有3人名字记不起来了,共15人,领队是共产党员、老兵——马仁初指导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