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孩子需要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新一代孩子的格局注定比童年时的我们更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信息的高速传递,快速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一切,我们的孩子必定有着和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的思维框架。</p><p class="ql-block">面对的竞争更激烈,会遇到更多不确定因素,以至于新一代的孩子面临着自驱力越来越弱、人生目标越来越模糊的新危机。</p><p class="ql-block">新一代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7.4%。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初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7.6%~8.6%;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6%。</p><p class="ql-block">1.孩子的第一层压力是无法从周围获得足够的信任。</p><p class="ql-block">2.孩子的第二层压力是成人世界对孩子生活的绝对控制。</p><p class="ql-block">3.孩子的第三层压力是时刻处在竞争和考核之中。</p><p class="ql-block">4.孩子的第四层压力是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强烈。</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从小缺失建立亲密关系的联结机会,缺失足够的社会情感学习机会,那么孩子就很难有耐心去处理比较大的情绪和关系冲突,这会影响孩子在学校里的状态和学习效果。缺少足够情感交流的家庭关系更容易制造冲突。由于在家庭关系中和父母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孩子无法学会如何在学校或者社会中和他人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家庭自驱力氛围自测</p><p class="ql-block">下面九道自测题请你快速回答一下。符合你的家庭状况的,回答“是”;不符合你的家庭状况的,回答“否”;不清楚或者不知道的,回答“不知道”。</p><p class="ql-block">1 你知道哪些事情是你的孩子能够胜任的?列张清单,你能连续列出几项?</p><p class="ql-block">2 你有没有试过问孩子,哪些事情是他/她曾经觉得自己能胜任,但是现在却胜任不了的?</p><p class="ql-block">3 当你制订家庭旅行计划,或者给孩子过生日时,孩子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大吗?</p><p class="ql-block">4 你有没有试过跟孩子聊聊生活中的压力,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p><p class="ql-block">5 你有没有试过跟孩子说“你才是最懂自己的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p><p class="ql-block">6 你有没有试过问孩子,关于生活、学习、家庭关系的先后顺序,比如“回到家之后想做什么”“你想如何安排家庭作业的完成顺序”“周末想让爸爸妈妈带你做什么”“有没有感兴趣的活动”等等?</p><p class="ql-block">7 孩子是否有记日记、涂鸦绘画的习惯?</p><p class="ql-block">8 你有没有试过给孩子做决定,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你第一时间就和孩子进行了总结呢?</p><p class="ql-block">9 你有没有试过和孩子讨论有关“责任感”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在你的回答中,“是”的答案越多,就说明你的家庭自驱力氛围越强;而“否”以及“不知道”的答案表示这些都是你家庭关注的盲点。</p> <p class="ql-block">自驱力,也被称为自我驱动力或内驱力,顾名思义就是“驱使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它能够激发一个人自发地去培养探索、研究、学习的自律性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1.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p><p class="ql-block">2.拥有高度的自我激励性行为。</p><p class="ql-block">3.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p class="ql-block">4.相信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让一个孩子产生自驱力的过程是有步骤的。先让孩子有想法,然后有基础技能,有情感上的喜欢,最后调整自己的行动,长久地去做这件事情,这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自驱力。孩子若拥有这种自驱力,哪怕成人放手不管,孩子也不会自由散漫。</p><p class="ql-block">心理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一个人如果能同时满足这三个需求,则会给个人带来最佳的发展和进步。</p><p class="ql-block">自主需求,强调的是人们对话语权的感受,希望对生活有足够的掌控感。</p><p class="ql-block">胜任需求,关注的是人们能否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某个任务,掌握相关技能来帮助自己发展。</p><p class="ql-block">而关系需求则是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在意和重视,能否体验归属感和依恋感。</p><p class="ql-block">这三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值。</p><p class="ql-block">四个建议给希望孵化孩子自驱力的父母:</p><p class="ql-block">1.从现在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观念。</p><p class="ql-block">我们要相信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驱动力,能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要学会信任孩子,让孩子能够在被信任中成长。</p><p class="ql-block">2.从现在开始,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多跟孩子进行开放式沟通,多与孩子讨论他感兴趣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爱是相伴且不干扰的。我们要观察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想法持开放态度,愿意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思考问题,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3.从现在开始,鼓励孩子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p><p class="ql-block">4.从现在开始,保持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持续给予孩子所需的耐心和关注。</p><p class="ql-block">孩子的亲密感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非语言沟通的整体质量</p><p class="ql-block">孩子更需要的是能跟家人进行良性的非语言情感交流,使孩子感到被理解、有安全感和被爱。“非语言情感交流”是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的概念。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由语言说出来的。1.目光接触。2.面部表情。3.声音。4.触摸。5.肢体语言。非语言沟通很有力量,优化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促进亲子之间的联结。</p><p class="ql-block">修复你和孩子的紧张关系</p><p class="ql-block">不需要成为完美的父母</p><p class="ql-block">完美的养育方式并不存在,学习如何在犯错误后积极修复关系更重要。只要你愿意改正错误,犯错误可能是一个改善与孩子关系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在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要表现出该有的谦逊和担当,及时道歉和承认错误,并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如何看待问题。</p><p class="ql-block">从小处做起,鼓励自己在一天中与孩子保持15~30分钟的亲密接触。</p><p class="ql-block">学习力,让孩子发挥学习潜力</p><p class="ql-block">唯有学习力,才能让孩子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刻意练习是对常规练习的实施细节的优化和重视。在这个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发挥家庭、学校/老师和孩子三方的能量,让孩子的学习最起码能达到4个效果。</p><p class="ql-block">1.克服弱点。</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在技术需要精进的领域都会遇到挑战和困难,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难点和问题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学会专注。</p><p class="ql-block">刻意练习强调针对性的投入,让孩子学会如何专注思考、如何认真研究是很关键的步骤。</p><p class="ql-block">3.及时反馈。</p><p class="ql-block">刻意练习强调对孩子日常一个个小学习状态的观察,通过和老师、学校的探讨,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鼓励孩子找到在专业领域的学习中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是什么。</p><p class="ql-block">4.掌握技能。</p><p class="ql-block">通过重复的、有目标性的练习和反馈,孩子能够得到持续的进步,这个进步又能帮助孩子迈出更大一步,然后一阶一阶往上攀登。</p><p class="ql-block">测一测 测测孩子的控制力</p><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试过给孩子一颗糖果,却跟他说不能马上吃?如果没有试过也没关系,你可以在家里跟孩子试试。给孩子一块蛋糕或其他孩子爱吃的东西,跟孩子说,20分钟后才可以吃,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你觉得孩子的表现符合下面哪个选项?</p><p class="ql-block">A.坚持20分钟后才开始吃。</p><p class="ql-block">B.坚持10~20分钟才开始吃。</p><p class="ql-block">C.坚持5~10分钟才开始吃。</p><p class="ql-block">D.坚持3~5分钟才开始吃。</p><p class="ql-block">E.3分钟内开始吃</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控制力呢?</p><p class="ql-block">控制力是孩子对学习目标的计划、管控、执行等能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能否持续有自驱力,需要控制力的持续支持。自我控制过程是大脑自我调节的良性表现。通过这种能力,孩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消极的情绪还是积极的情绪,从而让孩子保持理性,阻止自己做出冲动的行为。</p><p class="ql-block">一是情感调节功能,涉及如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个功能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即当一个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他不再把随意发脾气的行为视为合理的,而是会开始学习如何暂停不良行为,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p><p class="ql-block">二是反应抑制功能,涉及如何停止或延迟冲动行为的做法。这个功能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即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以及社会规则下的合理行为有哪些,可以帮助孩子去激活冷认知系统,产生控制力。</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我控制力,因为我们的生活经历一直在不断地重塑着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控制力和孩子的行为举止息息相关,比如孩子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或者将幼儿园和学校的纪律与习惯内化于心,或者在看到别人的东西时,抑制住想要占为己有的欲望,这些微小又重要的行为基本上是由孩子的控制力来决定的。</p><p class="ql-block">五个小练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p><p class="ql-block">1.“不许动”舞蹈。</p><p class="ql-block">和几个小朋友或家人一起跳舞,并制订规则:当音乐停下来的时候,谁都不许动。谁动了,谁就会被淘汰。跳到最后的那个人是胜者。</p><p class="ql-block">2.“红绿灯”游戏。</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孩子扮演“交警”,背对着其他人站好,其他人在房间的另一头做好准备。当“交警”说“绿灯”时,大家就可以往前走;当“交警”说“红灯”时,大家就得停下来,同时,“交警”会快速转过头来,看看谁没有遵守规则。如果被“交警”抓到了,那个人就得回到起跑线上重新出发。谁第一个冲到“交警”面前,谁就赢得了这场比赛。</p><p class="ql-block">3.“抢座位”游戏。</p><p class="ql-block">把椅子围成一圈,大家一起围着椅子慢走或跳舞,同时播放音乐。当音乐停下来时,所有人都必须抢占离自己最近的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人就会被淘汰。椅子的数量会根据每轮游戏的人数而相应减少一个。游戏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即为胜者。</p><p class="ql-block">4.看指挥打拍子。</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拿着棍子或笔模拟乐队的指挥在打拍子,其他人看着“指挥”的拍子敲打乐器或拍手。“指挥”会变换不同的节奏,大家根据节奏相应地加速或减速。通过这个游戏,孩子能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如何配合别人去创造和谐的旋律。</p><p class="ql-block">5.叠叠乐。</p><p class="ql-block">这个游戏需要稳定的双手和有规划的头脑。三根木块为一层,交错叠高成塔(或者用其他叠法),然后轮流掷骰子决定抽出哪种颜色或哪一层的木块(也可任意抽),抽取的木块要放在木塔的顶层。在抽取和放木块的过程中,木塔倒塌则算输。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开动自己的脑筋,叠出各种各样的形状。</p><p class="ql-block">课堂上孩子出现控制力不强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场景中:</p><p class="ql-block">·在小组项目中轮流参与活动时出现困难。</p><p class="ql-block">·不愿意举手或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觉得无聊的时候难以静心坐好。</p><p class="ql-block">·做作业时马虎粗心,经常丢东西。</p><p class="ql-block">·在课前预习和阅读环节容易分心。</p><p class="ql-block">有四个有利于帮助孩子提高在学校里的自我控制力。</p><p class="ql-block">1.自我对话。</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坐不住的时候,鼓励孩子使用自我对话的方式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放轻松”“停下来”“你可以的”,这些话孩子都可以在心里默念,以此来控制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2.用身体阻止自己。</p><p class="ql-block">坐不住的孩子下意识地想要离开座位,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积累一些让自己不离开座位的方法,比如把手放进口袋里稳住身体,或者扶着课桌让自己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3.深呼吸。</p><p class="ql-block">当孩子感到沮丧或者烦躁时,进行三次非常缓慢的深呼吸可以帮助孩子平复心情。</p><p class="ql-block">4.及时鼓励孩子。</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克制住冲动或者提高了控制力时,及时给予孩子口头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可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科学家普遍支持一个观点,那就是能够等待更大回报的人,以及能抵抗诱惑时间更长的人,在成年后更善于集中精力。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即使在混乱的环境中,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更擅长提前做计划。</p><p class="ql-block">锦囊一:自然后果法</p><p class="ql-block">教导孩子理解凡事都有自然后果:做出一个选择,意味着同时承担了一个自然后果。</p><p class="ql-block">锦囊二:“如果……那么……”策略</p><p class="ql-block">纽约大学的彼得·戈尔维策博士通过超过30年的研究表明,建立“如果……那么……”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几乎可以使实现特定目标的机会增加一倍。帮助孩子理解更多“如果……那么……”之间的关联,会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p><p class="ql-block">锦囊三:表扬和鼓励</p><p class="ql-block">自我控制力的培养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表扬。在孩子努力做事时表扬他,会让他感到有收获,受到激励,在未来继续努力。</p><p class="ql-block">锦囊四:长期行为效果策略</p><p class="ql-block">引导孩子更多地思考未来的目标,同样很有帮助,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往长远看”。</p><p class="ql-block">尝试思考行为的长期效果,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满足,这是需要我们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孩子习得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方法1.拉长时间距离的“延迟法”</p><p class="ql-block">延迟法能够给孩子一段逐渐延长满足感的实现时间,拉长孩子的忍耐期。</p><p class="ql-block">方法2.限定实现数量的“限额法”</p><p class="ql-block">给孩子限定买玩具的总量,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这意味着当孩子面对诱惑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想怎样做选择,学习理性地看待自己选择的合理性。最后要提醒一句,我们的控制能力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展了,这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意味着控制力是可以发生改变的。</p><p class="ql-block">用正念来改善控制力</p><p class="ql-block">正念强调的是一个人不带任何目的、不预设任何判断地去觉察当下的一切,单纯地感受身边的声音、动作、意象、身体感觉、呼吸等。</p><p class="ql-block">过度养育的育儿风格包括三种类型:</p><p class="ql-block">第一种是直升机父母,总是在孩子头顶上盘旋,随时等待俯冲而下介入孩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是割草机或者铲草机父母,永远都抢先一步替孩子排除万难、开辟道路。</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是泡泡纸父母,觉得自己的角色就是要保护孩子,避免让他们出现一丁点消极情绪。过度养育模式会极大地剥夺孩子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利。这些孩子的父母是严格的,他们期望孩子服从和尊重自己,而不解释他们的行为或命令背后的理由。这种育儿方式对孩子来说是苛刻的,会造成孩子反应迟钝,缺乏自我掌控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权威型父母跟过度养育式父母的区别在于,权威型父母愿意跟孩子一起承担后果,会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做出及时的回应。权威型父母更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灯塔,为孩子照亮方向,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前进的路径。他们和孩子一起思考,给予孩子探索的自由,允许孩子承受失败,然后自己做出选择。</p> <p class="ql-block">抗挫力,让孩子学会越挫越勇</p><p class="ql-block">抗挫力就是一个人在坚持追求目标时,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风暴,生活中有很多起起落落,不管是学习、玩耍、转学、考试、比赛,还是同龄人的矛盾、父母的分离,抑或突如其来的事故,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棘手的难题。增强孩子的抗挫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韧性,让孩子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和习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更顺利地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p><p class="ql-block">“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艰苦的大西北与世隔绝,埋头钻研,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成功提取青蒿素之前,已经失败了190次。就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用放大镜观察了几十万株水稻后,才收获了6株具有杂交优势的水稻。</p><p class="ql-block">七点家庭法则:</p><p class="ql-block">1.在孩子遇到逆境时,承认孩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在生活中,积极、诚实地谈论孩子的优势。</p><p class="ql-block">3.为孩子应对挑战提供支持,但不要擅自插手。</p><p class="ql-block">4.谈谈吸取的经验和教训。</p><p class="ql-block">5.鼓励孩子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6.建立“相信事情一定可以改善”的信心。</p><p class="ql-block">7.帮助孩子重建自尊。</p><p class="ql-block">与孩子讨论他的优势时,可评论语言:</p><p class="ql-block">性格优势:</p><p class="ql-block">□诚实守信</p><p class="ql-block">□善良,善解人意,关怀他人</p><p class="ql-block">□喜欢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勤劳</p><p class="ql-block">□能够承受压力</p><p class="ql-block">□个性独立</p><p class="ql-block">□能够与他人合作</p><p class="ql-block">社会优势:</p><p class="ql-block">□能够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p><p class="ql-block">□遇到争执时,懂得适当地妥协</p><p class="ql-block">□喜欢交朋友,重视友情</p><p class="ql-block">□善于倾听</p><p class="ql-block">□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短处</p><p class="ql-block">□需要时懂得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知道不同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p><p class="ql-block">□诚实坦白,犯错后愿意承认错误</p><p class="ql-block">□有很好的幽默感</p><p class="ql-block">语言优势:</p><p class="ql-block">□善于使用文字来表达需求和想法</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喜欢和朋友一起讨论事情</p><p class="ql-block">□讲故事或提问时,懂得让语气产生变化</p><p class="ql-block">□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喜欢学习新的词语,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大量词语</p><p class="ql-block">□可以在交谈或讲故事时回答“谁”“什么”“何时”“在哪里”“为什么”和“如何”等问题</p><p class="ql-block">□能够快速理解笑话、双关语和讽刺背后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学习生字非常快</p><p class="ql-block">□理解声音的音节</p><p class="ql-block">□能念出不熟悉的词</p><p class="ql-block">□阅读的时候能记住细节,并且可以复述故事</p><p class="ql-block">□听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情节对故事的发展做出预测</p><p class="ql-block">□带着表情阅读,完全沉浸于书中人物的故事中</p><p class="ql-block">□阅读时,会把书中提到的情节和自己的经历建立联系</p><p class="ql-block">数学和逻辑优势:</p><p class="ql-block">□有很强的数感,喜欢分辨哪个大、哪个小</p><p class="ql-block">□看到事物,会将其和数字联想起来</p><p class="ql-block">□能够快速地背诵乘法口诀表</p><p class="ql-block">□能够心算</p><p class="ql-block">□能够将数学概念活用到生活中</p><p class="ql-block">□对数学术语很容易理解</p><p class="ql-block">学习技能优势:</p><p class="ql-block">□能设定目标并提前做好计划</p><p class="ql-block">□能够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在学习中能够保持专注</p><p class="ql-block">□碰到难题会灵活思考,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难题</p><p class="ql-block">□喜欢有条理地做学习笔记</p><p class="ql-block">□遵守规则和惯例</p><p class="ql-block">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p><p class="ql-block">其他优势和才能:</p><p class="ql-block">□有创意或艺术天赋,比如跳舞、唱歌或演奏乐器喜欢参加体育运动或游戏</p><p class="ql-block">□喜欢照顾动物和比自己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喜欢通过讲笑话或故事来逗别人开心</p><p class="ql-block">成就感,让孩子学会掌控人生</p><p class="ql-block">成就感是什么呢?成就感是一个人想要强烈实现目标的渴望,以及对获得个人成就或高绩效的渴望。</p><p class="ql-block">到底是什么激励一个人长期地、持续地朝着目标学习。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加德纳的理论都支持一个观点:儿童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p><p class="ql-block">学习动机就是督促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拥有学习动机,不单单是决定孩子学习成败的关键,更是新时代必备的关键能力。真正的学习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孩子只有发现学习是愉快的和有益的,才能培养出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持续动力。</p><p class="ql-block">心流的惊人力量</p><p class="ql-block">你还记得上一次做你最喜欢的事情时,你的状态是怎样的吗?看看下面有哪几项符合你的情况:</p><p class="ql-block">·高度专注,注意力很集中。</p><p class="ql-block">·全身心沉浸在当前的活动中。</p><p class="ql-block">·内心有种掌控感,相信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心情非常愉悦。</p><p class="ql-block">·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p><p class="ql-block">在心流体验里,你有专注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掌控的感觉。你做这件事所拥有的技能与你要面对的挑战几乎是匹配的,也就是说,你面对的挑战和你拥有的技能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p><p class="ql-block">无论你做什么事,当有这些特征出现时,这件事就很容易让你上瘾,而你也会不停地试图重复这种感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有时候即便不挣钱,也想要去做某件事,因为它带来的满足感会激励你继续前进,你不需要或不在乎别人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养育看作考试,那么每个家长的卷面分是多少从来都不在他人的标准和路线规划中,而在孩子的言行和反馈里。孩子眼里是否有光、对父母是否信赖、对未来是否可期,这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道很不容易作答的命题作文。</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有的规划和设想,最终都要依照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的变化来调整,这是我们每一代普通父母走过的朴实无华却不平凡的养育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