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四国自驾游 之一:塞尔维亚

长江头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四国自驾之旅</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9日~7月9日)</p><p class="ql-block">一、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曾是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1992年,这个东南欧的地区大国一分为五,此后,进一步分裂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科索沃这“七个葫芦娃”。在钢铁巨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980年去世之后,民族独立、政改失败、经济危机和外部干预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这位巨人轰然倒地,四分五裂,令人倍感唏嘘。</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皈依了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呈现日耳曼化,并且信奉天主教,波黑一部分居民崇尚伊斯兰教。民族的不同,导致文化、宗教、语言、习惯的差异,彼此间缺乏了解和认同,最终分道扬镳,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解体后的原南斯拉夫六国和科索沃地区(科索沃原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得到了美国及其一些盟友的承认,但是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中国、俄罗斯、印度、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西班牙等约90个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与马其顿、科索沃和黑山接壤的白色地区为阿尔巴尼亚。</p> <p class="ql-block">飞抵贝尔格莱德上空</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机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已经有120年历史的电信大楼</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街头的快递小哥</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街景</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广场</p> <p class="ql-block">第一顿塞尔维亚午餐</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街头的艺术画廊</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Church of Saint Mark)是贝尔格莱德的一座著名的东正教教堂,修建于1931年,属于拜占庭风格,但是教堂的外观很特别与传统的东正教教堂非常的不同,方方正正的,中间是高大的塔楼。</p><p class="ql-block">这座已经有90多年历史的教堂,非常宏伟,有着高大的塔楼,据说,登上塔楼可以俯瞰整个 贝尔格莱德 老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采用红色调的彩色外墙很醒目,也很特别,红褐色的砖块,非常统一的风格,且外观没有过多的繁复的装饰,但很夺人眼球。走到近旁,更觉层次感超强。教堂的内部装饰精致大气,塞尔维亚近代的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的大部分成员都埋葬在这里,里面还有尼曼雅王朝时期著名的君主斯特凡·杜尚(Stefan Duan)大帝的石棺,是一座很值得参观的教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欧盟在特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办事机构。</p> <p class="ql-block">圣萨瓦大教堂</p><p class="ql-block">(Храм светог Саве/Hram svetog Save)</p><p class="ql-block">教堂占地面积1800 m2,</p><p class="ql-block">所属教会为塞尔维亚东正教会</p><p class="ql-block">该教堂供奉的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教堂位于弗拉查尔高原,那是1595年奥斯曼帝国首相思南帕夏焚烧他遗体的地方。它主宰着贝尔格莱德的市容,也许这个城市中最宏伟的建筑。计划中的牧首府位于附近。</p><p class="ql-block">圣萨瓦教堂坐落于贝尔格莱德老城区东部的一座丘陵上,建造始于1935年,出于种种原因,整个外部建造工程2003年12月才告结束,而内部装修至今仍在进行。教堂的周围是一处南北向的公园,园内花木错落有序,并有一组夹道式喷泉。平时人们三五成群、散步小憩,节假日时更是熙来攘往、络绎不绝。草地、空场、喷泉成了家庭的聚会地和孩子们的游乐场。教堂坐落于公园尽头的最北侧,总占地1800平方米,采用了东正教常用的拜占庭式设计。但教堂主体有别于传统的拉丁十字形(横短竖长),而采用了四边基本等长的正十字形状,东西91米,南北81米,这就使得教堂自任何角度看去均显方正整齐,宏伟异常。作为每个教堂必备的钟楼,四座钟楼均匀镶嵌于十字形的四个直角处,与教堂主建筑合为一体。为突出正面效果,南方的两座钟楼略高于北部,其上共挂铜钟49口,其中最大的直径2.04米,重6200公斤,最小的也有150公斤,49口钟总重23755公斤,总值33万美元。每当钟鸣时分,四座钟楼一齐发动,悠扬悦耳的钟声传遍贝城。教堂通体以纯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晶莹坚固的质地确保了教堂的稳固与高大,也象征了教会的威严与圣洁。</p> <p class="ql-block">参观贝尔格莱德农贸市场</p> <p class="ql-block">汇率方面,10元人民币相当于150个塞尔维亚第纳尔。感觉普通蔬菜和肉类的价格与成都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街头即景</p> <p class="ql-block">街头饮水处</p> <p class="ql-block"> 泽蒙小镇(Zemun)是一处典型的中欧小镇,也是慢生活的好地方。旧时的泽蒙曾经是奥匈帝国最后的边境,是高度自治的区域,而如今的泽蒙呈现出与贝尔格莱德市区完全不同的风貌,已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漫步在小镇中,崎岖不平的道路,古朴典雅的老房子,一切充满了复古的味道,仿佛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黄昏中的露天山顶音乐会</p><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到古堡的山顶,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熔金。幸运的我们刚好赶上了一场高水平的露天小型音乐会。弦乐四重奏的班底,加上一支单簧管,一只长笛,一支巴松,下半场还加入了正规的三角钢琴。艺术家们身着正规的演出礼服,演奏的古典音乐水准很高,尤其是下半场上场的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士,钢琴弹得真是棒极了!人们就近席地而坐,专注地、静静地欣赏着艺术家们的演奏。除了偶尔有孩子们的嬉戏说笑外,音乐会现场非常安静,人们偶有交流,也都是用耳语的音量进行 ,以免影响他人……</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p> <p class="ql-block">在卡莱梅格丹城堡看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米哈依洛大公街</p> <p class="ql-block">泽蒙小镇位于贝尔格莱德老城区以西12公里,建在一处小山坡上。整个小镇都是低矮的建筑,有三座教堂,最高点是戛尔朵什塔,可以饱览泽蒙老城的全景以及多瑙河和远处的贝尔格莱德城区。沿河有许多餐厅和酒吧,可以一边欣赏多瑙河的美景,一边品尝新鲜的河鱼料理,或者是点杯咖啡小憩闲坐,也可以去塞尔维亚集市淘宝,感受生活百态。</p> <p class="ql-block">船游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畔品尝地道的塞尔维亚鳟鱼</p> <p class="ql-block">  位于贝尔格莱德郊区古色古香的泽蒙小镇的夏尔朵什塔(Gardos Tower)又叫千年塔,始建于1896年,是为了庆祝匈牙利人在潘诺尼亚平原上定居满一千年而建。 这座塔是奥匈帝国在四个方向建造四座千年塔的其中之一。 作为当时贝尔格莱德最南端的区域,塔楼建在泽蒙小镇加尔多斯山的中世纪堡垒的废墟上。站在高塔顶上可以俯瞰泽蒙小镇全景。宽阔的多瑙河从旁边缓缓流向天际,风和日丽,秀色可餐。</p> <p class="ql-block">自然奇观~乌瓦茨大峡谷</p><p class="ql-block">乌瓦茨大峡谷属于格斯特地貌,亿万年的流水冲刷,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连续15个180度转弯。它是塞尔维亚七大奇迹之一,相信等你来到这里之后,也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凭吊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p><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夜间23点45分左右(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时45分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了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击中了位于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其中一枚JDAM没有爆炸,直到五年后才由塞黑方面取出销毁。</p><p class="ql-block">之后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北约解释这是误炸,原因是使用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而且中国大使馆距离北约轰炸的真正目标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仅仅只有180米,且两个建筑物的大小形状都十分相似。国际特赦组织则支持北约的解释,同时谴责北约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来保证无辜民众的生命不受伤害。</p><p class="ql-block">但英国《观察家报》和丹麦《政治家报》则认为北约是专门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因为南联盟方面用此处作为雷达信号接力站。</p><p class="ql-block">2005年,一位北约的高级将领说当时北约认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正在中国大使馆,所以轰炸大使馆是一次计划好的“斩首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事件后果</p><p class="ql-block">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很多大学生到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使馆前示威游行,我国政府强烈抗议北约军队的这次粗暴、野蛮的行为,并向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发表声明,要求其必须严惩凶手并赔礼道歉。</p><p class="ql-block">游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各省省会以及大城市开展,人群前往各地美国使领馆门前或中心广场抗议。</p><p class="ql-block">有北京大学学生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打出了一条标语:“不考托(托福),不考寄(GRE),一心一意打美帝。”事发当天下午3点已有人开始行动,北大出动校车输送学生。配备有盾牌棍棒以及瓦斯弹的防暴警察与武警严守美国驻华大使馆,但对抗议活动并未阻拦。有部分情绪激动者向使馆内投掷石块甚至燃烧瓶。学生于傍晚时分退去,然而入夜后却迎来了约1000名北京市民的抗议。群情激奋的抗议人士焚烧美国国旗,打破使馆窗子并砸毁使馆车辆,有的抗议人士与警察发生了冲突。</p><p class="ql-block">中国爱国黑客(即红客)开始大肆攻击美国网站,导致中美网络大战,双方各有百余个网站被插上了对方的国旗。</p><p class="ql-block">事后处理</p><p class="ql-block">这次炸馆事件以及之后事件的发展使得原本由于中美两国元首互访而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两国关系骤然恶化。但到了1999年底,双方关系逐渐恢复,北约对炸馆事件的遇难者和伤者进行了经济赔偿,并对被损坏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馆舍进行了赔偿。中国政府也对被抗议示威人群损毁的美国馆舍进行了赔偿。</p><p class="ql-block">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搬迁至贝尔格莱德乌日策街25号大院。</p><p class="ql-block">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后被拆除,据说日本曾经打算购买这块土地,中国没有同意。该土地后由中国山东高速集团购得,并在此旧址土地上修建了中国文化中心大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入住森林酒店</p><p class="ql-block">欧洲的小酒店很多都是老房子改建的,很多都是2~4层,没有电梯。</p> <p class="ql-block">弹孔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弹孔纪念碑是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一座前南斯拉夫二战纪念碑。1941年的秋天,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解放了乌日策市区及周边地区,这是整个欧洲战场的第一个解放区域,但很快招致了德军报复性的反扑,德军投入了非常强势的战力,旨在震慑所有的反抗力量。在这次德军的反击中众多的游击队战士牺牲了,短短存在了67天的乌日策共和国沦陷。</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些作出了伟大贡献的游击队战士,1952年在当年有四十多名游击队员牺牲的山上建造了一座纪念碑。1962年,南斯拉夫政府设计了一个更加宏伟的纪念复合体的计划,这便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壮观的弹孔纪念碑群。</p><p class="ql-block">弹孔纪念碑位于乌日策市区14公里Kadinjaca山顶,碑群非常巨大,蔚为壮观,最为醒目的是一面巨大的白色混凝土建筑,中有一枚弹孔状中空。四周的是绵延起伏的白色混凝土群组,以及一个纪念塔。时至今日,这组纪念碑的保存还非常完好,是当地的显著地标,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群最高建筑体的中间,是像被子弹击穿的情景的设计,因此命名为“弹孔”。站在主建筑下面拍摄这座宏伟的建筑时发现,“弹孔”的内部设计是一个个抽象的、没有表情的人型。如果弹孔代表着战争,这些人型可能就是代表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纪念碑群内的另外一组建筑也是由这些人像造型的雕像构成,看上去像一群向后倒下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左侧公路上的三辆车就是我们的自驾车队。</p> <p class="ql-block">这是塞尔维亚的山间乡村公路。文革期间看过的几部南斯拉夫电影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很大,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p> <p class="ql-block">乌日策堡垒</p><p class="ql-block">乌日策堡垒也叫旧城。最早建于12-13世纪的尼曼王朝期间,由于没有文献记载,无法知道最早的建造者是谁。乌日策堡垒依山面河修建在乌日泽市郊的山顶上,在奥斯曼帝国攻陷塞尔维亚后,这里也落入了奥斯曼的统治中,在此后几百年里,在各方势力抗衡的一次次战争中,乌日策堡垒逐渐败落萧条,直到我们今天所见到一片沧桑中的残垣断壁。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城堡的平台时,尽管才是下午七点左右,夕照之下,光线非常柔和漂亮,但最顶上的塔楼开放时间是11点~18点,一把铁锁将我们拒之门外, 只能遗憾不已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河​中屋</p><p class="ql-block">巴伊纳巴什塔镇德纳河的河中屋。这是60年代三个当地青年在德纳河中游泳时突发奇想,在河中修建的小屋。该小屋后来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给了全世界而成为小镇的观光胜地。德纳河现在也是塞尔维亚和波黑的界河。</p> <p class="ql-block">​兹拉蒂波尔山区的希洛戈伊诺古村落--塞尔维亚露天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兹拉蒂波尔大山深处,有座遗世独立的小村落,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一花一草皆风景、一木一屋皆风情。然而,这座神秘的小村庄却鲜为人知,人迹罕至的这个原始小村落就是-希洛戈伊诺村,像极了卓尔不群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斯图德尼察修道院</p><p class="ql-block">斯塞尔维亚地区的传统修道院</p><p class="ql-block">斯图德尼察修道院(英文:Studenica Monastery )创建于12世纪晚期,也就是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的,这个修道院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奈马尼亚王朝的君主对壁画艺术极为重视,他们从希腊请来画师为教堂作画,画师们的风格属于拜占庭科穆宁时期的风格。人们可以看到描绘耶稣的生活和圣徒捧着十字架圣像列队行进以及描绘其他历史人物生活的宏伟构图。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可以说是这种风格画的博物馆,绘画基本存于圣母教堂的中殿、南礼拜堂、圣尼古拉小教堂以及修道院中央的礼拜堂里。其中一组完成于1314年的描画圣母生平的大型壁画被公认是拜占庭艺术的杰作。在国王教堂里珍藏着拜占庭著名画家米歇尔和尤迪蒂乔斯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管理员不允许我在室内拍照。我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向他简要询问了修道院的历史和现状,他也用半生不熟的英语简要作答。告别时我问他能否只拍一点点,他说那就只能拍二张。我赶紧拿起手机匆匆拍了二张修道院内部大厅正面和背面主墙上的壁画,并且信守诺言,只拍了二张。他送我出来就锁门而去。</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境內的一个冬季滑雪圣地 ,这里位于山顶,海拔1700米,气温从山下的35度骤降了10多度,阴天凉爽,大家都穿上了外套。这里冬季来滑雪的游客很多,一房难求。夏天是淡季,游客非常稀少,门可罗雀,偌大一个​森林酒店,加上我们9人,一共才13个客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酒店附近的度假小屋。</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名是莫克拉戈拉,是塔拉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