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 永不磨灭的记忆

海鸥

<p class="ql-block">卢沟桥的晚霞</p> 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前再次来到卢沟桥与宛平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在宛平城外墙最醒目的就是 ,经历多次修复仍留有密集枪眼与弹坑的宛平城墙,这也就意味着宛平城见证了86年前那个夜幕里的腥风血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我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伤痕累累的宛平城城墙</p> <p class="ql-block">  走在宛平城外一排排的石刻,也就是这些石刻,上面刻满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也警示着后人要时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  日军炮击宛平城时留下的弹痕,一直保留下来作为警示教育后人!</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p> <p class="ql-block">走进宛平城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王朝为保卫京师,防御李自成进京,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公元1640年主持修建此城,称“拱极城”。</p><p class="ql-block"> 1928年12月宛平县衙迁入城内,改称宛平城。城分东西两座城门,东门为“顺治门”,西门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池总面积20公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宛平城西的卢沟桥是北京进出内蒙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宛平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也成为南来北往的商旅必经之地,清代以来,宛平城西及永定河两岸商户逐渐迁建城内,相继兴建酒肆,茶楼,驿站和祭祀庙宇,打破了单纯的军营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宛平城成为了“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拨专款对城墙,东西城楼进行修缮,1987年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史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国耻是不能忘记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把历史铭记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庄严肃穆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里无数的革命先烈,如: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等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  珲春县抗日游击队使用过的行军锅及磐石游击队医院用过的小刀和木炭。</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将军当年;用过的皮带。</p> <p class="ql-block">英雄母亲邓玉芬的雕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把丈夫和五个儿子送上了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在参观中,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始建于1987年7月,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展馆正面8颗银杏树,寓意8年全国抗战;东西两侧草坪中各植7颗油松,寓意七七事变发生地;通往主展厅的两组台阶分别是8级和14级,寓意8年全国抗战和14年抗战历程。</p> 独立自由勋章浮雕 <p class="ql-block"> “独立自由勋章”浮雕</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标志中国人民抗日全面爆发。设立“独立自由勋章”浮雕皆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p> <p class="ql-block">康熙重修卢沟桥碑</p> <p class="ql-block">康熙重修卢沟桥碑,此碑加“龟座”碑高五点七八米,为现存四座碑中最高大的,仅碑身四点五三米,宽一点一七米,厚零点五七米,碑首为双龙纹顶脊。碑文为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记载了康熙七年因河水泛滥,冲毁桥东部分桥体,进行修缮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乾隆重葺卢沟桥碑</p><p class="ql-block">此碑加龟蚨共高五点五米,龟蚨下的鱼🐟鳖,虾🦐蟹(四角)雕刻保持完好。刻有乾隆御笔,《重葺卢沟桥记》,记载乾隆五十年修葺卢沟桥的经过。此碑原有碑亭(今已毁),现只有台基,踏步和四角的榫眼。</p> <p class="ql-block"> 卢沟晓月碑为乾隆皇帝御笔。</p><p class="ql-block"> 卢沟晓月碑,背面乾隆阴刻作《卢沟晓月诗》。碑“加莲花座”,高四点五二米,宽一点二七米,厚零点八四米。下方须弥座雕🈵纹饰,碑心两侧及四边均浮雕龙纹图案。由此,卢沟晓月盛京闻名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中间为旧桥面遗址</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修复工程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开工,一九八七年七月竣工,为了保存古迹,特将旧桥面两条石保留一部分供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国友人也来参观卢沟桥</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石狮子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那一定少不了卢沟桥了。到了卢沟桥,一定少不了数狮子了,卢沟桥的石狮子到底有多少呢? </p><p class="ql-block"> 北京老话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最初的记录是 627只,后来1962年,文物部门清点485只;1979年,文物部门复查是502只;1998年之后,小学课本是498只。到底谁的对,等您亲自数数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p> <p class="ql-block">调皮的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在倾听水声,有的在举首仰望,有的在相互嬉戏。</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海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卢沟桥 宛平城</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