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曼珍禽-犀鸟

君友

我们一行五人,于2023年5月20日至31日,来到了广西省龙州县弄岗村陇亨屯和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犀鸟谷。此行主要拍摄鸟类,不负众望,此次我们共拍摄到了70余种野生鸟类,绝大部分鸟是以前从末见过的。 每当见到这些鸟时,我们都兴奋不已,一阵狂拍,不由地感叹,优良的当地自然环境,带给我们这么多奇异、漂亮、婀娜多姿的鸟类。<br> 5月25日我们来到了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犀鸟谷。这里毗邻缅甸,孕育和保留了中国最好的热带雨林,是中国鸟类最丰富的地方,目前记录鸟类有700多种。<br> 这里“阿萨姆娑罗双”、“四树木”、“千果榄仁”等热带雨林代表性的树木,组成了这片犀鸟栖息的森林。是中国境内唯一的有三种犀鸟稳定繁殖的雨林,分别是双角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 犀鸟是一种珍贵而漂亮的大型鸟类,嘴的长度占了身长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作盔突,就好像犀牛角一样,因而得名犀鸟。 <h1> <b>双角犀鸟</b></h1> 双角犀鸟:鸟纲、佛法僧目、犀鸟科、角犀鸟属的大型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鸟类。 双角犀鸟体长119-128厘米,体重2.15-4千克。生活在我国的犀鸟中,双角犀鸟是最大的犀鸟,也是国内雨林中最大的鸟类,它们展开翅膀的话,宽度能超过160厘米。 双角犀鸟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 双角犀鸟还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它的眼周有一小圈鲜红色的裸露皮肤,眼睑有发达的长形睫毛。更奇特的是,雄鸟的虹膜为深红色,雌鸟的却是珠白色,这是在其他鸟类中所少见的。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 犀鸟育雏不同于其他鸟类,在雌性犀鸟进入巢穴后,它们会用泥土等将洞口封住,仅留一点缝隙,供雄性犀鸟喂食。孵化期间,雌性犀鸟会将身上的羽毛拔下铺垫树洞底部,以便更好地保温和孵化。其间,如果雄性犀鸟遭遇不测无法投食,因雌性犀鸟的飞翔羽已拔掉,她和宝宝将会活活饿死在洞内。 <h1> <b>冠斑犀鸟</b></h1> 冠斑犀鸟:鸟纲、佛法僧目、犀鸟科、斑犀鸟属的大型鸟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鸟类。 体长74~78厘米,通体以黑色为主,头、背和两翅具金属绿色光泽,尤以两翅为著;翼缘白色而杂有黑色;颏、喉、上胸和腋羽黑色,其余下体白色;嘴具大的盔突,颜色为蜡黄色或象牙白色,盔突前面突起,有显著的黑色块斑。 冠斑犀鸟飞行时喜滑翔,头颈前伸,酷似飞机,故得名“飞机鸟”。 冠斑犀鸟吃食的时候,常常先将食物抛在空中,然后用嘴准确无误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消化不了的果核、兽骨等食物残渣,则从胃中反吐出来。 冠斑犀鸟其他习性与双角犀鸟基本相同。 <h1> <b>花冠皱盔犀鸟</b></h1> 花冠皱盔犀鸟:鸟纲、佛法僧目、犀鸟科、拟皱盔犀鸟属,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鸟类。 雄鸟体长约105厘米,雌鸟较小。尾白,雄雌两性的背、两翼及腹部均为黑色,但雄鸟头部奶白色,枕部具略红的丝状羽,裸出的喉囊上具明显的黑色条纹。雌鸟头颈黑,喉囊蓝色。 区别于其他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有美丽而性感的裸出喉囊,其他犀鸟则没有,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很特别,也因此成为犀鸟中的“颜值担当”。 又大又厚又重又长的嘴是花冠皱盔犀鸟最惹人注目的部位,上嘴部有6条深深皱褶着的盔突,“皱盔”由此而得。此鸟飞行缓慢,彩羽华丽。 花冠皱盔犀鸟其他习性与双角犀鸟基本相同。 犀鸟是当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景颇族的重要图腾,被景颇人民视为神鸟、吉祥鸟。在景颇族的神话传说里,“目瑙纵歌”正是因犀鸟传到了人间。<div> 2023.7.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