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念王宣同志</p><p class="ql-block"> 陈仁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5日中午,接到好友电话,说“王宣昨夜走了。”……噩耗如晴天霹雳,将我打晕。这让人多么难以接受啊!因为,在6月22日早上,我们还以短信互致问候。怎么突然间人就没有了。我顿时泪眼朦胧,深感悲痛。</p><p class="ql-block"> 王宣是我们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一处的老秘书,是负责老首长保障工作的牵头人。其时,是我为老首长服务保障工作的直接领导。他才华横溢,文字功底深厚,为人处世也值得我学习。他给了我许多帮助,也教了我很多,亦师亦友。如今,人突然离去,真让我无法接受,毕竟才69岁啊!</p><p class="ql-block"> 当秘书的王宣富有机关工作经验,在他面前无困难,他善于领会办公室领导的意图,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善于把握老首长的特点,做好工作方案。许多老首长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每个人都有一个传奇每人名字都如雷贯耳。退下来有个惯性。王宣每每告诉我们这些新秘书,要以诚挚、真心、热情来做好保障工作。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情愉悦,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日常工作中的王宣谦逊、低调、随和。其实谁都知道王宣是军区部队顶呱呱的一支笔。小说、剧本、传记、散文等无一不精。早年,王宣在当聂凤智司令员秘书时,作品非常丰厚。如《许世友之谜》、《战场将军摇篮》等。王宣是大才子,性格豪爽,笑声响亮。在军区首长办公楼一楼的办公室常常听到他的笑声传递整栋楼。军区首长下楼看望老首长们,或路过一楼去东边办公室理发,常常一听就是王宣的笑声。王宣大笑时,眉飞色舞,双肩耸动,神情爽朗。</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对热爱军旅的王宣来说,他引以自豪也是他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在聂凤智司令员身边当秘书。</p><p class="ql-block"> 王宣在保障首长工作之余,写作是他的全部,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作家。从八十年代起,就参与了许世友将军晚年的主要活动。曾多次聆听许司令对其个人历史的全面回顾。随许世友将军去山东青岛、上海,杭州等地参加中顾委华东组开会,1995年3、4月间,《今古传奇·增刊》发表了一部名为《许世友之谜》的作品。刊出后,风靡全国,一再加印,其数量高达几十万册。后来井喷式引发将帅体裁的回忆录热潮。一时间,从《许世友之谜》、《彭德怀之谜》、《林彪之谜》相继问世。</p><p class="ql-block"> 而《许世友之谜》长久风靡,除许世友司令本身的传奇经历外,正恰到好处的时机,成为将帅体裁的热潮。王宣在写法上独树一帜。章回式的结构,悬念式的标题,将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串在一起,似珍珠、似玉石,读来引人解渴。</p><p class="ql-block"> 许司令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他和所有将帅一样传奇神秘。久经沙场,出生入死。他出少林、当红军,天不怕、地不怕,每次充当敢死队长,即便当了军长也手执大刀,冲锋陷阵——许司令在胶东打红了半边天。他勇敢,足智多谋。令日寇闻风丧胆。和平时期,他在险恶的政治旋涡中屹立不倒,到了暮年则在东线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对这些,王宣都栩栩如生的把许司令介绍给广大作者。</p><p class="ql-block"> 由于王宣是聂凤智将军的秘书,又是许世友将军回忆录写作班子成员,又与许司令相处了很长时间。因而,掌握的素材信息量大,直观而丰富。其中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耐人寻味。王宣以其独特的语言写到:与许世友将军喝酒,最难应付,将军海量又强词夺理。每宴必先自己满饮一杯。劝酒时,若你曰:“不会喝”。将军曰:“你怕老婆”,若你曰:“身体不好,医生不让喝”。将军曰:“你拍死”。故你不得不喝。此时,将军又曰:“你明明会喝,弄虚作假,罚酒三杯”。文笔细腻而生动。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王宣引以最喜欢最自豪的事就是在聂凤智司令身边当秘书。1982年冬,中顾委华东组在南京华东饭店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司令委托聂凤智司令组织这次会议。具体由军区机关领导和王宣等人办理。王宣即精心筹划,精心组织,保障会议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有人评价说,王宣写许司令真实可信可亲。写聂司令细致生动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王宣笔下,有一次记载了许司令和聂司令都出席的一次重要活动。那是一次中顾委华东组会议,会上,许司令气场大,有时发言直来直去,直言不讳,让在座有的老同志坐立不安。聂凤智司令则以他特有的智慧劝说许司令。王宣在给中顾委写报告时,则能简则简,表达到位。</p><p class="ql-block"> 与会的中顾委委员,大都是担任华东各省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也都是战争年代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是许世友、聂凤智、杜平、唐亮、肖望东、王必成、惠浴宇、刘顺元、王一平、魏文伯、夏征农、李丰平、江渭清、杨尚奎、方志纯、刘俊秀、魏金水、孔石泉、白如冰、赵林,……等。虽说文革十年动乱,在他们之间制造了许许多多恩恩怨怨,但到退居二线,颐养天年的今天,又能聚到一起谈天说地,喝酒茗茶,以往的恩怨便一笑了之——许世友和大家一样,开怀畅饮,气氛融洽。</p><p class="ql-block"> 在会间一片祥和之时,许司令看不惯江青的作派,愤然说道,江渭清、张春桥,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要杀掉。为什么不杀掉!就是毛泽东老婆也要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什么不同罪?聂凤智将军纠正曰:不是江渭清,是江青。许世友将军曰“对就是江渭清。”众人大笑。其时,江渭清正坐在许世友将军对面。会后,许世友将军问秘书:我那个庶民有没有说错?秘书答:没有。将军曰:那就好!</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宣的独特视角,详实的资料,写了不少回忆聂凤智司令的文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王宣长期在老首长身边工作,他勤于动笔,追寻远逝的硝烟,饱含深情为老首长撰写红色传记。</p><p class="ql-block"> 聂凤智将军退休后担任中顾委委员。战争年代功勋卓著。攻克济南、血战淮海、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立下赫赫战功。为此,王宣曾到聂凤智家乡和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采访。协助聂凤智整理回忆录,采访了许多与聂凤智司令并肩作战的将军。因此,王宣的作品相当传神。他说,聂司令与人见面总是面露微笑,慈眉善目,亲切可人。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特殊年代又遭摧残,使首长身体很弱。王宣每次都叮嘱医生和护士细心照料。又嘱咐汪仕庆给首长增加营养,不能总是馒头、泡菜、鸡蛋。虽然首长反对订食谱,但王宣还是与汪仕庆商量了适应首长的食谱。</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王宣准备写聂凤智将军的传奇《毛泽东之鹰》。回忆何鸣阿姨的文章《嫁给战争》。素材都准备好了,可惜王宣却去了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2003年6月的一天。王宣约我和徐志林在新街口相聚。回首当年,我们在办公室领导带领下,为首长服务的日日夜夜,感慨万千。相聚是短暂却是美好的。王宣要修改扩展《将军讲传统》一书。我脑海里顿时闪过王宣作家生涯传奇的经历。王宣曾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家班,是江苏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写作一半是来自于遗传,一半是他的秘书经历。发表的作品200余万字。话剧《房子的故事》从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兵之路》获全军业余汇演创作一等奖。电视连续剧《龙年》、《失落的爱》曾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多次播出。著有纪实文学《毛泽东之剑》、《许世友之谜》等。我们虽同在一城,也多年未见。分别多年,也知道王宣著作誉满南奥、香港,我对他也是由衷的敬佩。</p><p class="ql-block"> 这次相聚,正是我心中所盼。那一天,王宣手拿新出版的《将军讲传统》一书,大声说:“当年是将军们讲传统,现在是我们忆当年。一本书竟让我们又回到二十多年前的日子,我们都把青春献给了军营,献给了那些朝夕相处的将军们。”随后,借着酒力,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聚餐很快结束,留下了是深深的思索。我们做老首长工作虽平淡无奇,但却责任重大。老首长为革命赤胆忠心,英勇献身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自然就觉得工作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辛丑暮秋之初,办公室部分退休的老同志和转业退休的老同志在中央饭店聚会。这是许多干部转业后第一次回娘家。吴继科将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贯高度凝练,不拖泥带水,把大家的眼泪都讲了下来。参加者回顾了在办公室的美好时光,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都已渐入老境。许多同志二十年未见。相拥,热泪盈眶。 </p><p class="ql-block"> 王宣同志简要介绍了近况,发表了一些感叹,最好讲重点。他善于娓娓道来,讲话逻辑性强,声调温和,使人听了很舒畅。讲到兴奋处,常常会爆发出爽朗的大笑,让人很受感染。</p><p class="ql-block"> 王宣出身书香世家,天生聪慧。对艺术感悟独到。自己又勤奋好学,努力上进。当然,人很难尽善尽美。但有一点可以大声地说:王宣为人豪爽正直。他的血液里有军人的胆识,崇高的信仰、爱国的情怀、文学的基因。仅此,就可以想王宣先一束美丽的鲜花。王宣转业,也是部队精简的结果。首长休息了,也不能天天写回忆录过日子,因此和其他转业干部一样,是一次浴火重生,甚至是苦难涅槃。对军人来说不足为奇。王宣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环境,感受友情,感受生活。他是敢想、敢干,不忘初心的勇者,转业后在克服困难中生存。他感恩党、感恩组织、感恩美好时代。他把与办公室同事相聚看得无比神圣,把办公室看成娘家。一番寒暄以后,他把几十年的积蓄的为老首长服务的情况精彩的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听了王宣的发言,老领导、老战友们纷纷标书称赞,对王宣转业感到遗憾。对他转业后又顺利转型给与了赞叹。有同志诗云:鼓角催铁马,羌笛唱江南,兵商真如铁,军旅铸成钢。天命忽已至,激情从头越。风雨酬壮志,路遥情更长。吴继科将军、乔广玉政委、王海棠将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宣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他深情地吟唱到:辛丑年末,暮秋之初,司办诸君会于中央饭店,耄耋亲临,群贤毕至,品民国之佳肴,忆当年之逸事,不亦乐乎。其时也,户外阳光融融,厅内推杯换盏,或开心一笑,或相论话急,忘世事嚣嚣,得半日之清闲。人生快事也,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小聚会,大开心。当日,气氛热烈,笑意盈盈。王宣唱罢,众战友鼓掌称赞。活动也达到至高的兴奋点。</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出身书香门第的王宣对艺术的感悟是缘于家庭的熏陶。他年轻时在部队创作剧本,由战友们演出。他多年来从事艺术的鉴赏,当然对书法也有独到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喜欢书法,客观的讲,不能叫书法,二十喜欢毛笔字而已。而王宣则对书法有更精确的理解。他说,书法就一个人从小跟着法帖练,将法帖精髓学到了手,同时,又生发了自己的感悟和精髓的毛笔字!而达到打进去,走出来,必须长期练帖。</p><p class="ql-block"> 临帖的关键是临神韵,重在读帖,至于临什么帖,我认为你要选自己一眼就喜欢的帖,跟找对象一个道理,自己喜欢什么类型就临什么类型。这一下,我才体悟到,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是相通的,对艺术的感悟是相通的,唯书画同源。有一次我参加艺术品鉴赏会,他对我说,你的书法内敛,圆润而丰满,与佛经相匹配。又有佛缘。他还知道我5岁入寺院写字,从我师傅王能善、印忠的文章中得知的。像你这种字可抄经文。书法有法,关键是形式。佛教书上指出,每个信佛的人,并比欣赏用印刷品制成的经文,不表明虔诚;而手工制作手抄经文,才是内容形式俱佳的艺术。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如法潜心临帖、抄经。其作品被鸡鸣寺、光孝寺和东南亚佛教信徒收藏。</p><p class="ql-block"> 这次王宣兄在书法上对我的指点,与我一起讨论书法,是一次真正的受益,我真切的感受到,他喜爱文学艺术,也喜欢书法艺术。同时,他更是从艺术家的本能出发道出的真谛,让我受用无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仁礼 2023年7月9日夜于南京尚武书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