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西临安,一个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丰富的水资源</p> <p class="ql-block">近看,它们是小小瀑布景,可以称它为"微瀑布"。</p> <p class="ql-block">山里,这些房子已没人住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都走出山里,另谋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一棵李树,树上有果,游客可摘,树下有果,游客可拾。不为贪,只为趣。</p> <p class="ql-block">山山相连,"横看是峰侧成岭",移步换景,景景不同。</p> <p class="ql-block">桥河古镇,明.嘉靖年间建筑,古风古韵,今犹存。</p> <p class="ql-block">桥河古镇青石板路,就在脚底下,一条水道通过每家每户门口,揭开一块木板盖,洗菜淘米汰衣棠。这里故事很多,我却没听到,十分遗憾!</p> <p class="ql-block">掬一捧水,水无色,而湖水是碧绿的。</p> <p class="ql-block">大明山乘缆车观景,我为同旅人拍下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龙湾景点</p> <p class="ql-block">曾径是农家乐,现在不是。</p> <p class="ql-block">前面马上要进入长长隧道。</p> <p class="ql-block">所寓农家乐门前的涧水长流,日夜唱响。</p> <p class="ql-block">浙西山水绿,一旅为永叹。</p> <p class="ql-block"> 浙西行</p><p class="ql-block"> 文|徐应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却不过高友相邀,忍受着腰椎疼痛,迈开不便的腿脚,完成了浙西游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浙西临安,山脉占地面积为百分之九十五,农耕地面积只有百分之五,到这里旅游,玩的是山与水。走山路,观山景,吃山货,呼吸山间新鲜空气,住山里的农家乐旅舍,到这里旅游的人,就这样度着快乐的旅途生涯。</p><p class="ql-block">山水相谐生情韵,浙西凭此召唤全国各地的爱旅之人,络绎不绝来游。</p><p class="ql-block">乘着旅游大巴车,在十八弯的山路上兜兜转转。窗外掠过一座座青山,缭绕的白云很有亲和力,不肯远离。时而雾里看山,山景朦朦胧胧,那又是另一番景状。不管是白云飘飘,还是山雾朦朦,总能把浙西大山的真面目看得很真切,山们披绿戴碧,一律如俊男美女,肩并肩、手拉手地屹立。什么是"一座座青山紧相连"?它们便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时地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我十分惊叹。有的隧道很长,估摸着,有三、四十里地,可能还不止。穿凿绵延不断的山崖,建筑这么长的隧道,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山区人民的出入方便与生活富裕,为了开发旅游事业,为了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了全国一盘棋,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完成这一方大业,功在千秋。想象着过去,山里人是怎么走山路的?在电视电影小说里每每见过。今天的山区人,出山进山都方便,外来游旅者也能飞速穿行这崇山峻岭,每天,全国各地来到浙西或通过浙西的交通运输也不知其数,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这些长短不等的隧道成就的。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水资源景象,是我眼前的特有景象之一。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源源不断,即使好多天不下雨,山上总有水,汇成一股股往下流,构不成瀑布,也可说是小小瀑布景。到处是高低不平的山势,所以到处都能形成这些小小瀑布景。不是"遥看瀑布挂前川",而是"眼前小瀑谷涧流;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而是"缠绵抱谷哗哗响"。一道道山水从高处流下,流到山下,横流谷底,冲刷涧石,时时发出哗哗声,不舍昼夜。王维诗句"清泉石上流",似乎也为此处所写。我提了个问题:夏天山上没积雪,也不天天下雨,怎么总有水流泻下来?没有得到答案。</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水资源给山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好处,发电、浇灌、民用,还输送到遥远的地方,被高效利用,凡是,都是丰富的水资源供应着。</p><p class="ql-block">山水流淌到山下,还不时形成一个个碧绿小湖泊。满满的绿色湖水,绿得浓浓。好奇地掬一捧绿水蓄在手心,一看却是无色。水本无色,水的绿,是四面青山映成的,青山绿水的绿,就是这样形成的。一湖湖绿水,倒是平静,山风不掠,波澜不起。临安人会美化自然,见一面糊水,一朵大大的人造荷花座落水面,显得别致。</p><p class="ql-block">山与水,是江南水乡的灵魂、雅韵,没有山水就没有江南美,没有山水也没有浙西临安美。临安是祖国大好河山之一隅,游客们热爱它。</p><p class="ql-block">"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在转……",当年那首《山不转水转》歌,很喜欢,喜欢它悠扬的曲调和如画的歌词,今天身临其境,感受深切。浙西的山、水、云、风,就是这样在"转”,游旅之客的心,可能都与我同,在"转"个不停。</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很美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山湖的水中杉,是我从末见过的。一片几百亩方圆的浅水域,杉树长得密集。水是差不多的深浅,矮小人的齐膝度,树是毕直向天伸,约有六、七层楼高。水与树,奇在一律性,水是一律深度,树是一律高度。这"一律",贵在自然生成,不是人工操作。水有灵性树有魂,郁郁苍苍,年年生活年年长,它们的心灵深处,肯定有一片自己的天地。水与树的无形心灵天地合作着浙西有形的山脉与地势,唱响了这片特别风景的乐章。</p><p class="ql-block">"树在水中长,人在画中游,鸟在枝头唱",当地人这样介绍。我最感兴趣的是"树在水中长"。一条木质长桥,那是当地政府架造的,把水域分成两半,将游客送向远方,去欣赏这大片水中杉,最终到达的地方就是水中杉家乡的尽头。两边水杉观不尽,我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坐下歇歇,等着团队人员原路返回。他们返回后说"好远好远哦!"这片水杉地不知几十或上百里地,很少人到达这片"挑花源"的尽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桥河古镇游。</p><p class="ql-block">以前见过的古镇各有历史,各有文化,临安桥河古镇的一项古迹前所未见过:一条青石板路贯穿古镇这头到那头,这并不希奇,希奇的是青石板路的一边每隔十几米有一块木板,一掀木板,下见整整齐齐的几级石阶,石墩上,居民们淘米、洗菜、汰衣等。水是流动的,清澈明净,古镇居民大胆使用这道水源,就是凭着水的流动,因为流动,所以永远干净。有许多问题很想弄清楚:此水是从哪流向哪的?这水能喝吗?这水道是怎么造出来的?有多宽?我们游人脚下也是一片水域吗?这水道是不是与古镇的历史一样长?这里的古人也这样用水吗?等等问题,被人催促着前行,捞不到询问。因东张西望两旁物景,我已经落伍了,走马观花,这样游景点,是遗憾!</p><p class="ql-block">古镇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一千多年历史。这里曾经气派,曾经辉煌,贸易往来,商贾不绝。古朴的石径古道,飞檐翘角的木楼,虽随时光打磨而损失不少,但久违的古韵仍见仍觉,似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嗅觉到曾经的烟火味。</p><p class="ql-block">冒着掉队的可能,我走进一家打造木质家具的店铺,询问有没有樟木屑子,烦请送我一把。主人问:"要伊做哇?"我说"做秘方,治腿疼。”他很同情地告知,"手头没有,要等。"我个游客,匆来匆往,哪能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明山游。</p><p class="ql-block">大明山是浙西有名景点,浙西游必游此山。我这腿脚,览胜山景,只能靠缆车沿索道上下。乘缆车览景,一切都平平常常,没什么特殊好景入眼,一律的脚下青山走,一律的头上白云飘。沿途的拾得唯其一景,那零散在山凹处的旧房旧屋,如特写景头,跳入我眼帘,引起我阵阵思考。这些房屋,有独家独院,也有几幢连连排列,看上去已没人居住,人去屋空。屋主人弃屋而去,想必是去外地发展了。浙江人与时俱进的意识很强,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首先下海做生意的多于他地,全国各地吃的、穿的、用的,浙江商品最多。歌颂开革开放政策,不是改革开放,山民们哪能如此方便地走出大山而迅速发财致富。</p><p class="ql-block">山里砌房子既难也易,难的是要把必要的建筑材料运到建房地,无论用什么交通工具,都是难事。易的是,砌石头房,就地取材,凿山取石砌墙,伐竹砍树作梁柱,想用多少就有多少,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就行。浙江人很可爱,他们像喜鹊一样,需要时搭建屋宇,不需时则弃屋而去另谋佳处,我不认为这是浪费,而认为是建设生活的观念前卫。浙江人很聪明,我有大学同学来自浙江,同届或下届都有,他们和她们都精明能干。今年高考,浙江考生成绩优异,这很硬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家乐生活。</p><p class="ql-block">因为山脉占地太多,农耕地有限,浙西临安本不富裕,靠着农家乐,很多人家致富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有山,有人来游,因为有水,风景更美。百分之九十五的山供游客旅游,百分之五的地种上瓜果疏莱,用水吃水不化钱,取之不竭,砌上两三层小楼,农家乐旅舍便办起来了。游客自来,双方花钱不多,乐为之。他们给游客吃的是每人一菜,一桌十人便十莱,山货新鲜可口还环保,烹调得有滋有味,游客满意,农家争钱,双赢。</p><p class="ql-block">见那山坡上,山凹处,只要有几平米的土地,都被利用得充分。一架架豇豆、黄瓜、扁豆,一垄垄青菜、空心莱,一块块毛豆地、玉米地,均是小小的地,反正,能种上几株几棵的地,都不闲着,农家乐餐桌上的蔬菜就来自此处。</p><p class="ql-block">空气湿湿的,回到农家乐宿舍,一摸,被子潮湿,不好受。凡事有不足,百分百的好,世间没有,尽情享受大好,乐意忍受小不好,自觉接受事理的平衡规则,本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浙西山区新。</p><p class="ql-block">空气新是绝对的,这么多树木放出的氧气,营造了一个天然大氧吧,山里生活,在再热的天气里,也不会感到气闷心躁。</p><p class="ql-block">水新亦固然,水从山上流下,没有循环往复,奔流到海不复回。山里人用这样的人很放心,这是"天水",不需净化。我们在农家乐所饮,正是此"天水",甘甜绵软,我说"它不是硬水"一一确实不硬。</p><p class="ql-block">山新,山山皆树,树树皆绿,青山连青山,满眼是新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那是真的,换个角度看,或走动几步看,都各不同,移步换景嘛,所见所感,决不雷同。苏轼所说是庐山景,眼前的浙西群山亦如此。</p><p class="ql-block">山货新,又是一新。浙西农村有许多山货,虽然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浙西货,但在浙西直接吃到,更觉新鲜。有些山上的野莱,我们不知名,清香可口。还有些蔬菜,我们家乡没这品种,不认识,农家乐主人摘回来时还带着露珠呢,好新鲜。</p><p class="ql-block">山中物品变成商品后就有了物价,值钱,例如李子,4至6元钱买一斤。没成为商品时便是无价,我们住的农家乐旅舍不远处,有棵大李树,李子结得很多,每天自然掉落若干,当地人不稀罕。我们几个夕阳女便去捡拾和采摘,回来洗干净,与夕阳男分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一方物,山区土肥,自生自长的果树不用农药或化肥,结出的果实甜而不酸,软而不硬,个儿也大。并不是贪小便宜,只觉好玩,童年做的事,现今重温,谁都开心。每检回,我最多吃两颗,倒是看了又看,饱了眼福。山核挑仁、梅干莱、竹笋干,亦是这里特产,最香山核桃,价平,不贵也不便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浙西山水绿,一旅作永叹,写《浙西行》游记,为纪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