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昆德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2日下午5时许,我爱人下班回家,她看我一直在和人通电话,并未看手机,等我通完电话,便说,你没看新闻吗?米兰·昆德拉去世了。我说,哦,是吗?赶忙翻看手机,就看到弹窗里跳出一则消息:据外媒12日报道,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我当时的感觉非常平静,一是想去纠错,我认为应当尊重昆德拉的遗愿,称他为小说家而不是作家,这两个名称在他看来截然不同;二是有感于他的年纪,他有那么大了吗?在我的印象里他是“冻龄”的:粗黑的眉毛压着一双目光敏锐的眼睛,神情具有挑战性,摆明了要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这是他作品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译者为景凯旋、徐乃建,新译本名为《告别圆舞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结缘之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爱人之所以对昆德拉感兴趣,是因为他的名著《为了告别的聚会》系我们结缘的信物。30多年前,她当时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我去开阑尾,离奇的是,住院一周后医生告诉我经过反复检查你的阑尾有可能已被体内吸收,没必要开刀了。也就是说,我可以出院了。后来我发现,我住院的这几天纯粹就是为了结识我爱人,而且是通过借书还书这种古典的方式达成的。这当然不能全怪她,是我在她夜深人静值班时的瞎撩勾起了她的好奇心,我说书里写的是一个像你一样的女护士的故事。按说这本书作为信物并不吉利,听听,“聚会”只是为了“告别”,可我们则通过“告别”达成了一生的“聚会”。这不很矛盾吗?不,这“很昆德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的小说《不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生与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我之所以不感到惊讶,是因为对一个熟读他作品的人来说,作家已带我多次穿行于生死,死亡是他熟悉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他终极的家,他只是回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在第三章就早早交代了他们死于车祸。 但在随后的几章里,“又由次要主题发展为主要旋律”,他们仿佛复活了,在第七章(即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两个人带着他们的爱犬卡列宁欢快地奔跑在乡间的田野里,出现了罕见的伊甸园式的牧歌情调——这就是昆德拉笔下的生死转换。</p><p class="ql-block"> 我很少见过像昆德拉这样善于描写死亡的作家。</p><p class="ql-block"> 《不朽》第五章“偶然”讲述由一个老妇人富有魅力的手势创造出的女主人公阿涅丝的最后一天以及她的死亡。所谓的“偶然”(她驾车为了避开坐在公路中央的少女,连人带车冲进了沟里)只是她心灰意冷的死念的一种具体实践。这倒颇有弗洛伊德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死念缠身是如何塑造一个本质上的杀人犯的,这在《为了告别的聚会》中的雅库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事发地疗养院医生斯克雷托的朋友,一生经历坎坷,在捷克早年的政治运动中坐过牢,而今已获准移居国外。临行前,他专程来探望在疗养院治病的老朋友女儿奥尔佳。此外,他还要把当年为防止意外羞辱而准备自尽的一片毒药还给斯克雷托。往日的悲惨岁月彻底摧毁了他的信念。他亵渎母亲的身份,对人性失去信心,认为孩子是父母的人质,对宗教信仰表示怀疑,他把护士茹泽娜忘在桌上的镇静药和拿在手上准备还给斯克雷托医生的毒药混放在一个药管里,下意识观赏把玩着,这时,护士茹泽娜回来了,一把把混进毒药的药管拿走了。他起初感到不安,去追茹泽娜没追上,过了一段时间,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茹泽娜并没有出事,他开始怀疑斯克雷托医生给他的毒药原本就是一片假药,便不再去找茹泽娜,而是准备开车离开祖国。他想到,这是他在祖国最后的时刻,想好好地品味一下。这段缓缓走向国境线的慢行,仿佛伴奏着哀乐。就在这时,悲剧发生了,护士茹泽娜因为情绪冲动吃下了一片镇静药,结果被毒药毒死了。</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写过各式各样的死亡,车祸、谋杀、自杀、活在“下坠的眩晕”中。在《不朽》中,保罗说:“一块草坪只不过是一块痛苦之地而已。在这美丽悦目的翠绿色中,每秒钟都在走向死亡,蚂蚁在活吃蚯蚓,鸟雀在长空中潜伏着,窥伺一只鼬或者一只老鼠。你看到草丛间那只一动不动的黑猫吗?它就等待着扑杀的机会出现。人们对大自然怀有天真的敬意,我对此实在不敢苟同。”</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自然,也是人世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还有他们的狗狗卡列宁(选自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剧照)。</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小说理论四部曲之一《小说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小说家、小说理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中国当代小说大多数都没有进入现代后现代。写的都是重复的古典故事。即便鬼气森森,魔幻怪诞,新锐先锋,也谈不上是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底子是旧的。因为现代后现代小说背后是新的认识论。逻辑模型变了,看世界的眼光变了,而现代后现代小说只是这种新的逻辑模型的具体表达。小说家告诉你,世界在我眼里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这些看世界的方法是理论创新,这个理论和那个理论有可能是矛盾的,但它们的争论、交锋、并置,构成了新的信息层——中国小说家对这个信息层的了解是有限的。你会发现,好些现代和后现代小说家是主题先行的。他们把小说写得像神话故事,充满了主观想象和臆造。而我们还在强调“忠于生活”和“讲真话”,你不接触各种现代理论,改变逻辑模型,你会有什么发现?能讲出什么“真话”?你的经验是陈旧的,说出来的话超越不了传统观念,而且随着商业化的推进迁就大多数人的认知急剧升温,以便获取市场价值,又会走向保守。</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和现代艺术的引进,食古不化。因为大多数西方现代派经典作家已进入本体分析,表现人的自我、本质、存在,而我们一直在社会层面打转转——当然,这和将人的本质确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认识是分不开的。会有一些新词流行,如荒诞、迷惘、垮掉,这些自称迷惘的青年,垮掉的一代,一有挣钱机会,一点也不迷惘,不垮掉,精得跟猴似的体力充沛地扑到“荒诞”的现实中。</p><p class="ql-block"> 真正现代意识(包括后现代意识)的引进,并产生持续影响的是昆德拉的作品。一是他描述的世界在符号、氛围、人物行为方面,和我们国家比较相似,有认同和共鸣感;二是他在形式内容上新老衔接紧密的创新,如简短的段落和小标题(和中国文化有契合度)、性爱和政治的主题选择,音乐性和复调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对传统审美趣味构成冲击,并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昆德拉是小说家,也是小说理论家——我对他的小说理论四部曲(《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言》《帷幕》《相遇》)评价很高,那是诗学,也是另一种类型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是自觉的小说家,他认为小说的根本任务是表达,但要表达的是另外的东西,即别的学科表达不了的东西,是充满了“小说的智慧”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文首译本,译者为韩少功、韩刚,新译本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句犹太谚语。昆德拉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典礼上发表的演讲词就用的这一题目。这篇演讲稿后被收入《小说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我引用这句话是想说说昆德拉小说的议论特质。也就是理念化和“文以载道”的问题。昆德拉小说是好议论的。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一开始就是关于“永劫回归”的哲学议论。第六章“伟大的进军”更是把斯大林儿子雅库布在纳粹集中营与英国战俘发生冲突的事情拉出来议论一番。文中还时不时设有“误解小词典”发发简短的议论。我初读此小说时,对一文学教授背诵了书中关于斯大林儿子雅库布那一段,教授惊诧莫名,问:“他写这些干什么,这还是小说吗?”作家、译者韩少功对此发表过看法,他说:“有一次,作家李杭育与我谈起小说理念化的问题。他认为‘文以载道’并不错,但小说中的理念至少有几个层次:一种是就事论事的实务理论,一种是涵盖宽广的哲学理论;一种事关时政,一种事关人生。他认为事关人生的哲学理念与文学血缘亲近进入文学有时并不给人理念化的感觉。只有脱离形象脱离人生来大谈科学或政治,才是高射炮上装鱼雷,造成理论与文学的功能混淆。”</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们有可能误解了昆德拉小说中的议论。有人说哲学是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文学则是把简单的问题说复杂。没错,昆德拉小说中的议论就是在把简单的问题说复杂——也许那个简单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他的议论只是小说表现形式的一种,议论的目的不是得出无可争议的结论,而是“每晚都把神学家、哲学家精心编织的花毯拆骨扬线”。所以,“小说的母亲不是穷理尽性,而是幽默”,告诉你:人和事永远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所以,“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画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刻奇(媚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家就是创造概念的人。</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不是哲学家是小说家,却在书中创造了许多概念,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他对Kitsch这个词进行了着重分析,成了书中的核心概念,韩少功把它译成了“媚俗”,这个词后来被新译本延续了下来。另一位昆德拉的译者景凯旋经过订正,认为该词应当译成“刻奇”。媚俗这个中文词的意思是讨好世俗。景凯旋说:“迄今为止,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和产品,都是为了解决人的必死性问题。金字塔墓穴里的壁画,康德的星空和道德律,其实都是指向不朽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人于是建立起自己的意义世界。正如韦伯所说,人是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任何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并且是可以发现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意义,没法活!“这就是昆德拉的思考方向。他找到一个概念,用来指称这种人对意义世界的渴望,这个词即Kitsch,刻奇!”昆德拉重新阐释了这个词,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他说,刻奇是排斥一切非本质的东西。如“大便”这样的词,以前是不能出现在印刷品中的,因为它没有意义,不是本质。 作者在书中还写了两滴眼泪,美国一参议员带着流亡的女主人公之一的萨宾娜和四个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第一滴泪是看见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动,第二滴泪是和所有人类在一起,为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动,这第二滴泪就是刻奇。景凯旋说:“它要求整齐划一,排斥一切个人性。简单地说,刻奇是一种伪崇高。用分析的语言说,刻奇是一种自我伟大的不真实的激情。恰恰与中文媚俗的意思相反。”有人说得更简单:“媚俗”,讨好别人,“刻奇”就是“自媚”。而这种“自媚”在一个注重“礼乐”人人自恋的国度会发展到多么恐怖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庆祝无意义”(昆德拉一部小说的名字就叫《庆祝无意义》)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最终走向对任何宏大叙事、抒情形式的讽刺、质疑,对天真的彻底批判,所有主宰了个体生命,掩盖了个体丰富性的大词,也就是所有被他称为刻奇的东西一一不论是高雅还是低俗,不论是左还是右,他一概否定,开启了通往虚无主义的宽广大道,但却维护了个人的消极自由。这种尖锐的矛盾性的确“很昆德拉” 。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主人公之一萨宾娜(电影《布拉格之恋》剧照)。</p> <p class="ql-block"> 昆德拉和妻子微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刻奇国度里的“昆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刻奇的国度里,作为“昆粉”我也是刻奇的。我会为自己拥有最早版本的昆德拉作品的译本而自豪,并常常自我感动:我怎么从犄角旮旯收集到这么多有关昆德拉的作品:包括他小说、文论的各种译本、版本,中外研究专著和文章结集,还有他的具有现代风格的简笔画,他和妻子微拉的照片,最爱屋及乌的是大量购买他欣赏的作家的作品,从劳伦斯·斯特恩的《项迪传》到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人》,从贡布罗维奇的《费尔迪杜凯》再到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完蛋》和《皮》。</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是个仅仅追求刻奇的人,我还是纳博科夫笔下的优秀读者,我是昆德拉作品一个成熟的、追求新意的“反复读者”。每每从熟悉的字里行间读出新意。我也常常看和昆德拉截然不同,甚至在风格上对立的作家的作品,读狄德罗,不会忘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读奥威尔,尽量去发现他那一块遭到昆德拉的诟病。读昆德拉,让我想到长流不居的水,它们东突西走,永远奔腾,代表了一种否定的活力和怀疑精神,冲撞着洗涤触碰到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的作品喜欢“七宫格”,每一部都写七章或七个部分。我的这篇文章也应该在第七部分结束。</p><p class="ql-block"> 对他最好的缅怀,仍然是当一个优秀的反复阅读者,打开书本从第一页读到末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收集保存的昆德拉不同版本的译本和研究专著、论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