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洞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政府东15公里,陕甘交界渭河北,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560户,2239人。村民依通洞河道两侧而居,狭长8里多,耕地面积5936亩,种植花椒2500多亩、柴胡(中药材)3400多亩。务农收入加上村民外出务工,全年人均纯收入15600多元。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通过异地搬迁,旧房改造,通村公路,田间道路的修建,村容村貌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建成了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只知通洞其名而不知其历史渊源。为了让人们知其名知其源,结合当地老人们关于通洞的说词和翻阅史料,对通洞地名的由来做一探究。</p><p class="ql-block"> “通洞”寓意显贵,尊贵、顺利、通情达理、洞悉世事、善解人意。出于《文子•守真》:“通洞条达,澹然无事。”《淮南子•修务训》:“若夫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高诱注:“通晓明察,洞达圣道也。”故结合地理环境称其地为“通洞峪”,新中国成立后改称“通洞”。</p><p class="ql-block">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祖先穴居于此,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公元前9000年,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类开始聚居在农业区域开始了盖房定居的生活,作为穴居的洞由此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这是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石通洞》。石山通洞真有其洞,位于现通洞河南面,渭河北的大石山中,其洞为天然溶洞,东起孟家塬村二组分崖半山腰,西到通洞村铁渠湾,洞长约1000米左右,该洞为红沙岩天然溶洞,东西贯通,形成东西两个洞口,故称“通洞”。其洞大山中空,门当山麓,穹隆如屋,逶迤曲折,前后贯通,空气流畅,盛夏清凉,寒冬温暖,此洞东低西高,且独燥,西铁渠沟洞口开阔明亮可容数百人。洞外铁渠沟有涓涓细流,山下通洞河清澈甘甜,石山洞顶外森林茂密,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可谓“一通洞天”。</p><p class="ql-block"> 群居在石山洞里的先民们,开起了文明的脚步,走出石洞,用勤劳的双手挖掘土窑洞,搭建草木屋。从群居生活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烧制陶器,种植粮食,饲养禽畜,促进了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开创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考古将历史轨迹再现,将人们的进化史,生存史,发展史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九八八年全国文物大普查,陕西省文物考古队一行五人在队长秦建明的带领下,于六月三日进驻原通洞乡政府,在文化站专干石玉才鼎力配合下,对全乡十几个文物点进行堪探取样。孟家塬新石器时代遗址、土堆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因修建公路建房等破坏严重,已无法确立保护。孟家塬村清道光二十八年《月江寺》,通洞村大门口清咸丰九年《正庸风碑》,土堆古坟墓遗址,窑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于一九九三年三月八日被宝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特别是“窑湾遗址”其性质为新石器时期,考证依据:人居住的遗址和春秋、宋代灰土层、瓦、砖等大量陶片和坟墓。由此揭开了“通洞”的地名由来之谜。</p><p class="ql-block"> 石玉财</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