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听到木心的名字是在陈丹青的视频里,陈丹青对木心推崇备至,极度崇拜。陈给我的印象有点像愤青,说话有些刻薄,我不知道他的老师该是个什么样子。当我从网上搜索到木心的视频时,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他是一个注重穿着的人,非常优雅,走路风度翩翩,说话柔软,温润如玉,是一个慈祥的长者。苦难和岁月在他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这么大的年纪眼里依然放着光,内心纯真得像个孩子。由他我想到了台湾作家蒋勋老师,一个同样非常治愈的人,一个非常想同他交朋友的人。</p> <p class="ql-block">木心的老家是浙江乌镇,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有青砖黛瓦,石桥小巷,还有乌篷船,杏花雨,典型的江南水乡。木心家是个富商,与大作家矛盾毗邻而居,矛盾家的藏书成了他少年时代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鲁迅当时也是他家常客,他就是在这种物质与精神优渥的环境下长大的。</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新中国前三十年木心却遭遇了三次入狱的不幸,第一次是因为有人诬告他策划偷渡,第二次是因为不满陈伯达对诗人海涅的评价,第三次是因为不积极要求为自己平反,有蔑视组织之意。在那个荒诞的年代,有个性的艺术家遭受打压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一直担心他会不会把内心的伤痕展示在他的文学艺术里,可他却表现得平静如水,他的心里早已没有什么怨恨,脸上也看不见任何哀伤。他的笔端下流淌出不惊不怒、温柔谅解,让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文革中有许多艺术家自杀身亡,而他却好好地活了下来,是什么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呢?他说,我学过历史,也学过哲学,凭哲学坚定我的心,凭历史接受现实的考验,当大风大浪过来时候,我很安静,一点不乱。只有保存自己的生命,才能看到今后历史的变化。他说,我要在我的身上克服整个时代,不可把人生荒废在俗套的生活里。在狱中,他坚持写作、绘画,是艺术拯救了他。他出狱的时候穿着笔挺的西装,干干净净的,一点不像坐过牢的人,这是对陷害他的人最大的蔑视,他的灵魂在高贵的云端行走。</p> <p class="ql-block">木心接受的是中西合璧的文化教育,他内心却非常痛恨儒家,痛恨儒家愚民和对人性的束缚,陈丹青也是这样的人。他追求自由与自我,追求唯美的浪漫主义,他崇拜老子和庄子,羡慕陶渊明。“渔樵耕读”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失意时向往的理想生活,深受打击的木心此刻内心莫不如此。他的经历特别像《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黄公望的青春始于五十岁,他的前半生被时代裹挟着,几乎没有反抗的力量,而当他走进富春山之后,他获得了重生。木心也是在五十多岁才大放异彩的,当他一九八二年来到美国后不久,就发表了大量散文诗歌,画作被收入了大英博物馆,他的才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陈丹青,开启了他们之间为期五年的世界文学史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人说他是流亡艺术家,他说他只是散步散得比较远而已。对别人,木心从来不提过往,不说苦难,他把它们藏得很深。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p> <p class="ql-block">木心说只要有了艺术,人类便可抵挡世间任何苦难。他认为所有现代文明,只是新技术,新技术不产生任何真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是精神文明的发展,文明,应该是指精神道德的高度。 文化,应该是指心灵智慧的创造。他创作的诗歌《从前慢》就是这种思想意识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得早先少年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家诚诚恳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说一句 是一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早上火车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街黑暗无行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前的日色变得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车,马,邮件都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生只够爱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前的锁也好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钥匙精美有样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心的这首诗将唯美与浪漫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迎合了这个焦虑、浮躁时代渴望慢一点的大众心理需求。诗歌中人们不再忙碌,世界一片悠闲。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悠闲是艺术的来源,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悠闲时光去感受。这首诗歌很快就谱成曲,唱红了大江南北。其实,这种浪漫背后是一种反工业化、反现代文明的思潮,他们把旧的生活方式、把落后的农村生活当成了一种艺术,这是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p><p class="ql-block">他对艺术偏执的热爱确实帮他度过了最黑暗的时期,但他这种唯艺术论我并不苟同。北宋宋徽宗和南唐李煜便是最好的例子,他们都是优秀的艺术家,却都亡了国。文学艺术可以启发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建构美好的精神家园,但只有物质文明的强大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散文《竹秀》叙述的是他年轻时候在莫干山隐居写作的经历,前几年才听说浙江莫干山是避暑胜地,早心向往之,没想到今天在木心的文字里再次相逢。木心毕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生人,文字带有当时白话文的特点,有点晦涩难懂。在莫干山他遇到了虎踏门扉、大雪折竹的情景,更经历了思念如海、寂寞如涛的情感煎熬。住在寂静的山里,还能思念一位名叫竹秀的姑娘,回到喧嚣的闹市,却连一个思念的人都没有,这才是更大的寂寞。他的文字清冷,文风有点类似鲁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心一生未婚,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艺术,他的一生都是寂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暮年,他回到了故乡,跟这片土地和解,最后心无挂碍地走了,他的文字则留在人间广为传颂,温暖着这个薄情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