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如画、梵如音”,大美甘南,一个低调又迷人的地方,素有“中国小西藏,甘肃后花园”之称。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被誉为“青藏高原的窗口”,甘南被美国巜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p><p class="ql-block">低调的甘南绚丽多彩,被誉九色甘南,九色主要是甘南各种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包括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地址地貌、地形景观、气候、河流、矿产资源、史前文明等,具体可用(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来概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活力红</b>: 红色藏式建筑、红色僧人、草原朝霞晚霞、丹霞地貌等。</p><p class="ql-block"><b>财富橙</b>: 象征财富的橙色珊瑚珠。</p><p class="ql-block"><b>尊贵紫</b>: 紫色藏族贵族服饰、紫色菩提、紫色蕨麻(人生果)。</p><p class="ql-block"><b>神圣黄</b>: 黄教僧帽、贡唐宝塔、黄经轮、酥油、玛曲黄金等。</p><p class="ql-block"><b>深邃蓝</b>: 蓝天、湖泊。</p><p class="ql-block"><b>生态绿</b>: 草原、森林、农田、洮砚。</p><p class="ql-block"><b>凝重青</b>: 青藏高原、阿尼念青、舟曲自制布料。</p><p class="ql-block"><b>神秘黑</b>: 黑牦牛、黑教、黑帐篷、煤矿、石油。</p><p class="ql-block"><b>纯洁白</b>: 白云、雪山、白色羊群、白教、白塔、白海螺、白哈达、白帐篷、雪莲花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想出这等描述的,再不济也是个文艺青年,弄不好还是个画家。</p><p class="ql-block"><br></p> 甘加秘境 甘加秘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 中国惟一的八角古城,修建于西夏王朝,距今千年,被誉为永恒之城。建立西夏王朝的木雅人是属于藏族四大种姓之一"嘎"部的后裔,藏历即五行算方面的文献中指出,羊为"嘎"部族的图腾崇拜。我就是属羊,九色甘南第一站就来到这八角古城,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晴朗的天空和美丽的白云,无声的表现了对我的欢迎,想想自嗨莫过如此。 这不是当地人的居所,而是为游客所建的木屋。 甘加白石崖,壁立千仞的白石崖好似一扇亘横大地的屏风。 富有历史价值与宗教信仰的八角古城是世界现存的古城之一,更是甘加历史与文化的缩影。汉唐时代,甘加地区被称为汉藏经济的交流要塞。 经幡处处有,可惜不识字。 山顶的野花,焦点融合拍摄6张,方能前后都清晰。 拉卜楞寺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背依风山,面对龙山,地处“金盆养鱼”之地。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成为藏书最多的寺院。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修显宗的闻思学院经堂,还有修天文的时轮学院经堂、修医药的医学院经堂、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经堂、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经堂、续部下院经堂,感觉这配置就是一所妥妥的985、211啊。人称拉卜楞寺就是藏传高等学府,深以为然。</p> 拉卜楞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大的十大宗教寺院”和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拥有全世界最长转经廊的寺院建筑群。如果像藏民这样每天转一大圈,个个转经筒都拨动一下,坚持一个月,我敢保证多严重的五十肩都得拜拜。</p> 郎木寺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是甘肃省和四川省交接处的居民点,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宽不足2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也就是说一个地方有两个郎木寺,一属甘肃,一属四川。这里拍的是甘肃郎木寺。</p> 瓦切塔林 <p class="ql-block">瓦切塔林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此地是一丁字路口,北距黄河第一湾60公里,南距红原县城40公里。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p> 格尔登寺 <p class="ql-block">格尔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活佛14人。格尔登寺,大经堂有120根柱子,可容纳数千僧民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大经堂前厅上额以精美豪华的藏式雕刻为装饰,有甲(大力神)、雪香香(人身鸟足的美声鸟)、桑给冈吉(八脚狮子,这是先仇后友的狮鸟后代,是和平的象征)、琼(是已消失的大海中的一种鸟),四大天王壁画:护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这是守护圣土东西南北四方的至尊天王。</p> 扎尕那 <p class="ql-block">扎尕那,藏在石山里的“桃花源”,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p> <p class="ql-block">感谢ND1000减光镜的妙用,把泥浆拍出了拿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被探险家洛克称为“上帝的伊甸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岳第四名”。</p> 九曲黄河第一湾 <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黄河缓缓流过唐克城区,从若尔盖驱车大约61公里,经过唐克镇以北9公里就到黄河九曲第一湾。九曲黄河第一湾是黄河唯一流经四川的地方。</p>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p class="ql-block">老树生花,白云为笔。</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这里随手一拍,就是WINDOWS桌面。</p> 莲宝叶则 <p class="ql-block">莲宝叶则,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处风景区,藏区十大神山中的第八位。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境内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精彩在路上,飞奔的大巴车上拍摄。</p> 米拉日巴佛阁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它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p> <p class="ql-block">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尊者。佛阁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第一层主供藏传佛教的几位主佛,像强巴佛(即汉传佛教的弥勒佛)、释迦牟尼、文殊、观音、大金刚手、药师、度母、白伞盖等等;第二层主要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及其弟子;第三层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宁玛派(红教)的师君莲花生、希瓦措和法王赤松德赞……每一层都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一个时代或是一个支派。</p> <p class="ql-block">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此次行程完成之前,甘南竟然没能进入我的视线范围之内,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但是走过、看过、体验过之后,就会深深体会到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词之精妙了。</p><p class="ql-block">九色甘南,不辱其名,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