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雀园城郭素描</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白雀园城郭素描</i></p><p class="ql-block"> * 万新成</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去过几处名城古镇,在浏览其古朴陈旧的庭房楼阁,体会各具特色的市井风情,倾听脍炙人口的典故传说时,总能勾起我对故乡白雀园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白雀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应该是一座当然的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但有繁荣的集市贸易、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还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发生过骇人听闻的“白雀园大肃反”事件,流传有许多悲壮的故事。古镇由于受自然的摧毁和人为的改造,目前南半部已被拆迁殆尽,现存的建筑仅剩不足原面积的三分之一,游人在古街巷中倘佯,在深宅大院里浏览,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仍能想像出它当年的兴盛与繁华。</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白雀园古镇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恐怕知者甚少,再想恢复它的历史原貌,已没那个可能,只有把它的概况用文字记述下来,使后人了解它的一些真实情况,对于史学研究和旅游开发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虽然记事时古镇已经遭到损坏,但基本轮廓还有印象,现将我从老辈人口中听到的和亲眼看到的古镇城郭风貌简介如下。</p><p class="ql-block"> 白雀园古镇的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东门外有一条白露河,河边有一片竹园,大量的鹭鸶鸟在此栖息,故得此雅称。也有说是白娴鸟,我觉得这不可信,因为据资料介绍,白娴鸟一般栖住在海拔1400一一1800米的密林中,而鹭鸶鸟喜依水而栖,所以前者更为可信。</p><p class="ql-block"> 古镇城内面积大约一平方公里左右,一条大街贯通南北,街道用碎石铺就,两边是房屋挨着房屋,三至五间为一个单元,中间有马头墙(当地称为山墙)隔离,房子由七梁八柱骨架支撑,结构严谨,墙倒屋不塌,高大宽敞,采光和透气性都很好。每个单元的房子一般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从前街到后街三进三出,中间有天井院相连,第一层为经营场所,二、三层是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门面房上部有木阁楼,可住人也可存放杂物,房檐向外挑出近一米,门坎外有高出街道宽80X高20厘米左右的台级,边沿是清一色的条石,下雨时雨水不至于淋到门板上,站在台级之上还可以避雨。门面房的门板是可拆卸的,装上可以当门墙,卸下铺在板凳上可以摆货物,非常适用。</p><p class="ql-block"> 白雀园城墙是用赫红色的、不规则石块砌成,有四五米高,整个城墙因地势而建,有段依山,有段傍水并不方正,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城堡。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有一座城楼,城楼下是用大条石和青砖建成的拱形城门与外界相通,为了方便居民有急事外出,在城墙的东南角和西北角还建有小门,有人值守而无城门,称为小南门和小北门。每当天黑结实厚重的城门会关闭,小镇自成一统非常安全。 </p><p class="ql-block"> 城内南门到北门之间的街道叫“正大街”;东门和西门内因没有成型街道,称为“东后街”和“西后街”。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贸活动的扩大,城内土地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人住居,大量从外地迁徙来的生意人和手艺人,以及闲散劳动人员为了生计,便在南门外和北门外建起住宅和门面房,天长日久便又衍生出两条街道,南门外的叫“南小街”,北门外的叫“北小街”。</p><p class="ql-block"> 南门是古镇的正门,听说此门高大雄伟,与建在南山岗上的文昌阁遥遥相望。可惜我见到的南门已是残垣断壁,但两边城墙仍高大坚实,清清的河水在城墙边流淌。在城门口和南小街之间,隔着护城河,河上架有一座两孔石挢,石桥桥面铺着大约40厘米见方、三四米长的大条石,上面布滿车轮碾压和行人脚踏磨损的痕迹,见证了石桥的沧桑历史。过了桥就进入南城门,城门直通古镇正大街,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是集市最为繁华的地段。</p><p class="ql-block"> 北门可远眺凤凰山,山上有一座庙宇,我记事时已毁,现在的东岳庙是八十年代民间募捐重建的。我所见到的北门也只是一个拱形门洞,门洞的北墙有一间神殿,里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香火很旺盛。可笑的是能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连自身也救不了,该尊佛像因是用生铁铸造,在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中被拉去炼了“钢”,化为铁水,神殿也在后来的街道整修中,连同北门楼一起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西门我只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但没留下任何遗痕,完整的白雀园城墙就这一段缺失。听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道106公路从白雀园古镇西边通过,城门和城墙是在施工过程中遭到拆除的。该公路在西门位置的南侧,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两侧的护栏用的是无缝钢管,那时我国的铸造能力很差,听说此钢管还是从苏联进口的,敲击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该桥后来成为古镇的一道风景线,夏天大人们在桥上乘凉,小孩们追逐萤火虫;冬季桥下河水结了厚实的冰,孩子在冰面上玩耍,遛冰的,打陀螺的……呈现一幕幕欢乐场景。</p><p class="ql-block"> 我见过最完整的是东门,城楼是木质的,因经受风吹雨浸已是斑驳陆离,楼顶上灰色瓦当残破不堪,瓦片间长满了瓦松和杂草,燕雀在楼宇中筑窝建巢,像一个进入垂暮之年的老人,岁月的沧桑在它伟岸的身躯上袒露。虽然城楼略显破旧,但是它伸展的飞檐翘角和梁柱间精致的斗拱仍能显示出它往日的风采。斗拱下梁柱间的额坊上镶嵌着木雕图案,内容是历史人物典故和花鸟禽兽图案,站在藻井之下向上呼喊,会产生浑厚的回音。</p><p class="ql-block"> 城楼下方是一个拱形的门洞,两扇大门已经没了去向,但距门口左右墙上一米多高的位置上,各有一个直径15厘米见方、安插闩门杠的洞依然存在,可见古镇当年对安全防卫是何等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我目睹了东门楼由高高屹立到瞬间垮塌的全过程。1966年5月,一场席卷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迅速波击到白雀园,镇上唯一一所初中(光山五中)的学生们,首先举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旗帜,戴着“红卫兵”袖章,掀起了“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高潮。疾风骤雨般的学生运动弄得古镇居民惊慌失措,家家户户纷纷把古书籍,字画以及有封建图案的器皿拿出来,任凭红卫兵消毁。狂热的学生们觉得还不过瘾,又把眼光投向了东门城楼。是年7月,烈日当空,狂热的学生们和身强力壮的镇搬运站工人涌上东门,用多条粗麻绳挷住城楼梁柱,近百人在楼门口西面像拔河一样手握绳索,在“一、二、三”的号子声中奋力扯拉,城楼在晃晃悠悠中轰然倒塌,围观的人们有的欢呼,有的惊叱,但无人敢出面制止,眼睁睁的看着它化为乌有。</p><p class="ql-block"> 就这么一座能能见证白雀园古镇上百年历史的建筑,它经受了大自然风侵雨蚀的考验,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却没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厄运。</p><p class="ql-block"> 古镇城内有三条巷子与东、西后街联通,南巷道(也叫大巷道)在正大街中部偏南,有三米多宽,直通西门,两边有零星摊贩,在三条巷道中它最为宽敞。西巷道在正大街中部偏北,宽度大约一米五左右,长度不足百米,巷道内两侧有几处民居的门廊,巷道尽头是一口池塘,居民可在塘边洗洗涮涮。东巷道也称为小巷道,在正大街偏北方向,巷宽约一米,两边是高大的青砖山墙,太阳光基本上照射不进来,所以巷内阴暗潮湿,石板地面中间因走的人多,条石被磨的光滑明亮,路边则长有苔藓。出了巷口左右各有一口池塘,塘边杨柳依依,两塘之间是一条通道,直达东门口。塘埂周围建有许多民宅,有大户人家的高大门楼,也有贫民百姓的低矮陋屋,居民依水而居,是古镇环境最为优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白雀园古镇,在四座城门外各修建了一眼水井,宽大井台全都是青石铺就,井口是用条石砌成六边形,井水清澈冬暖夏凉,在炎热的夏天,喝一瓢从井中刚取出的“井巴凉”会使人神清气爽;冬季井口水气氤氲,白雾缥缈,用井水洗衣洗菜不会冻手。这些井的泉水不知来自何方,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始终保持一定的容量,渗出的泉水到井壁一定位置就不再上涨,即使大旱之年井水也不会干涸。古镇居民世世代代享受着这一眼眼甘甜井水,滋养着健康的体魄,特别是白雀园的姑娘们,个个肌肤白哲,容貌如花,可能与饮此井水有关系。可惜的是这些古井如今南井和西井已荡然无存,幸存的北井和东井也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由于阅历所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知之甚少,我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了,上面只是少年时期的印象,认识的很肤浅,描述的也很粗糙,如有差误请知情者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草就于太行山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