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人原创,侵权必究)</p> <p class="ql-block"><一>,一个多星期前,原(江苏建设兵团三师十八团)十九连指导员陈亚軍,在群里发了一幅照片:乃长篇小说<冬日>的封面,作者署名:肖波。</p> <p class="ql-block"><二>,<冬日>封面照,让我一个激灵:震撼、欣喜、羡慕、骄傲、汗颜……五味杂陈,翻江倒海。</p> <p class="ql-block"><三>,早在2019年,我应邀从苏州到无锡,参加原十九连部份知青在惠山吟园的聚会。其间,听说“肖波已是名作家”。遗憾的是,肖波没参加这次聚会,未能谋面。连续几年新冠肆虐,蛰居家中,一直未有肖波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四>,“一石激起千层浪”!<冬日>的封面照,点燃了我联系肖波的渴望之火。于是,我联系了指导员陈亚军。亚军告知了肖波的电话。</p> <p class="ql-block"><五>“是肖波吗”?“是的。您是哪一位”?“曹德群”。“噢。司务长”!和肖波半个多世纪未联系,我有些担心:他会否一时记不起来?“担心”实属多余:他说起农场的往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末了,他让我把现在的地址发过去。</p> <p class="ql-block"><六>,前两天,亚军问我“有否联系肖波”。我说“已通过电话,他可能要寄书来”。此话的第二天,就收到菜鸟驿站通知:“包裹待取”。</p> <p class="ql-block">(七),拆开包裹,果不其然,<人生之歌>、<冬日>两部巨著及<冬日>的电子碟片赫然在目!我立马点开手机上的“电话”,想亲囗致谢。但转念一想,当时正值中午12点多,乃午休时刻,不宜打扰。至于我的午休,睡意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于是,迫不及待,开始浏览两部巨著。</p> <p class="ql-block">(肖波寄来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肖波寄来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肖波寄来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肖波的主要作品)</p> <p class="ql-block"><八>,熬到下午三点,我拨通了肖波的电话。然而,却传来了“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无奈,我发去了短信:大意是书已收到,深表谢意,一定认真拜读云云。</p> <p class="ql-block"><九>,短信发出,久久没有回信。无奈,只能等待。我想,我的心意已经表达;至于肖波,视写作如命,常常夜以继日,作息时间不同于常人,不宜再扰。</p> <p class="ql-block"><十>,翌日凌晨,起床如厕,一眼瞥见肖波回复的短信,大意是“几部拙作,微不足道”。“恳请…斧正”云云。此短信的回复时间是凌晨4点52分。我揣测,从隔天下午的“手机关机”,至今天凌晨,肖波也许是在伏案疾书,废寝忘食。我揣测的依据:之前在电话中,肖波曾由衷地说,他没有过多的消磨时间的嗜好、如麻将之类,唯一的嗜好,就是写作。</p> <p class="ql-block"><十一>肖波是“老三届”,1969年随无锡知青到十九连的。肖波给人的第一印象:风度翩翩,玉树临风,帅小伙一个。肖波随身携带到农场一台手风琴,喜爱文艺和写作,一到农场,就成了文艺宣传队和通讯报道组的骨干。在连队欢迎新知青的大会上,经异囗同声地推荐,肖波上台发言。肖波即兴发挥,侃侃而谈。在记忆中,肖波为人随和,经常面带睿智的微笑,他和连队所有的人,几乎从未有过面红耳赤。肖波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凸现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p> <p class="ql-block"><十二>,当年十九连,喜欢舞文弄墨的文艺青年不乏其人,肖波亦是其一。然而,肖波却有与众不同之处:常常喜欢独处。当时的十九连处于鼎盛时期,拥有400余人。为满足蔬菜供应,连队划出一整条田约60亩用于种菜。按惯例,为防偷盗,菜田中央搭有看菜人专住的“看菜棚”和“嘹望台”。“看菜棚”系毛竹和茅草所搭,狭小、简陋、通风、漏雨、蚊虫多多……为此,很少有人愿意居住。而肖波则不然,他视草棚为乐土,在此写作,少有人扰。每每经过草棚,看见如豆的油灯下,肖波或疾书或思考……此情此景,虽已隔五十余载,我却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十三>,没有多久,建设兵团人员大调动,肖波去了徐州大黄山兵团煤矿。上面已经说过,现再重复一遍,从那时至今,我和肖波没有联系,已逾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十四>,肖波到了煤矿,先后干过矿工,当过教师,1978年进了徐州地方志办公室,专职从事史志类书籍的纂修。从此,肖波的工作就是他的兴趣,他的兴趣就是他的工作。工作和兴趣有机结合,成效立竿见影,硕果累累。他先后参与了<江苏省志一一人物志>、<江苏青官>、<江苏掌故>、<徐州市志>、<将帅风范录>等重要文献的纂修和撰写。并且,其间,肖波还岀版了长篇小说<九里洼>、<九里山>、长篇非虚构文学<人生之歌>;今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冬日>。</p> <p class="ql-block"><十五>肖波笔耕的成果,他自谦为“几部拙作…微不足道”。事实上,他的光环,已足已使我这个同样知青出身的战友汗颜。长期来,我一直以退休前、曾经作为撰稿人、隔三岔五在报刊上发表些“豆腐干”;退休后,又在<美篇>上发了些知青回忆录和杂谈而沾沾自喜。如今,对于肖波,简直不能望其项背!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三个自由”。即:“财富自由”、“时间自由”、“角色自由”。而肖波有否达到“财富自由”,我不敢妄评。因为:我和肖波同感:当作家、出好书,主要是更好地尽到社会责任。显然,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是富豪。但是,“时间自由”和“角色自由”,肖波早已实现。对此,可喜可贺,可敬可仰。</p> <p class="ql-block"><十六>,郑板桥说“管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知青作家肖波的成果,在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潜心修炼,笔耕不辍。而我自悟,之所以沾沾自喜,滞步不前,在于浮躁、功利、堕性和短视。老朽虚长肖波两岁,愿拜肖波为师。老朽自我剖析,甘于亮丑,愿为读者之鉴。老朽推崇肖波,因肖波乃知青出身。此文目的,为知青而歌!(2023.7.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