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传家》第五期:家风正当时,文化沁人心——站前支行司尚卓的廉洁家风故事

营口-刘卓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贤能兴家,廉能避祸,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运用好文化伟力,发挥廉洁文化正身塑魂、成风化人的浸润作用。</p> <p class="ql-block">  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沉淀,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家庭成员的心灵。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有好的儿女,才能有好的公民,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有我们所信仰的那些真善美,所坚守的那些道德,所追求的那些理想。在我看来,家风的好坏与家庭贫富无关,与长辈的文化程度也无关,但与长辈们德行素养有非常大的关系。我的父亲在农村长大,爷爷奶奶并不懂家风是什么,但他们用把一个苹果切成两三瓣的无奈,用让子女轮着穿一件衣服的节俭,用布满血丝但又坚毅的眼神,用饱经沧桑但又慈祥的脸,用长满老茧但又灵巧的双手,用受尽病痛折磨但仍劳作的身躯,用弯曲但又笔直的脊梁,在风吹雨打、烈日暴晒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我目力所及的每一个角落,我看到了,他们用汗水挣得了自己的尊严,用坚强撑起了自己的骨气,用行动谱写了自己的家风。爷爷奶奶常常叮嘱我的父亲说:“孩子,你能当上一名干部不容易,要好好工作,别叫人家看不起;你脾气不好,在外头处处忍让着点,有委屈回来跟爸妈说;还有公家的东西,那是公家的,千万不能拿,咱挣钱自己买的东西用的才安心。”就这些话,每回都要翻来覆去的说好几遍。别人听着可能会烦,但这是爷爷奶奶用半生的经历换来的经验,蕴含着大智慧,能让我们受用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家人给我的,远不止这些,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也将成为一名母亲,从爷爷奶奶那儿,从父母那儿,我懂了,给孩子的不能仅是一颗赤子之心,更应是一种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应该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就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家风家教是一种传承,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遗产。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千百年来无数家庭认同并信守着这个朴素的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的家风就是无声的教诲,惠泽于家庭成员。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能茁壮成长,家人就会积德行善,家业才会兴旺发达。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能做到的不仅是在家孝顺父母,言有信,行必果,更会在工作岗位上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我将接好“家风”的接力棒,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成为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的廉洁之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