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过的甘南秘境---扎尕那

有趣的灵魂

<p class="ql-block">  扎(zhā)尕(gǎ)那,藏语意为“石匣子”。您听这名字是不是就已经猜出它是藏区的一座石头城了吧?不错,它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的益哇乡。</p><p class="ql-block"> 别一说甘肃您就本能地想到西北那“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戈壁沙漠,在甘南,老天爷造就了有别于江南,不输于江南的青绿山水!驾车穿行于群山叠翠的盘山道上,车窗外,不时闪过漫山遍野的青青芳草,挺拔参天的云杉,或深绿或浅绿,犹如身着绿绸的飞天仙子在绿色的广袤无垠的绣毯上曼舞,一幕幕醉人双眼!</p> <p class="ql-block">  都说扎尕那主要景点为仙女滩、仙女湖和扎尕那大峡谷,我倒觉得住在山村寨子里,上下左右转转,到处是高山草甸小木屋狗狗牛羊构成的童话世界,纯朴天然,处处透着仙气飘飘,灵气满满,难怪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诞生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由四个村寨组成,按山势从低到高依次为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代巴村。登高放眼望去,散落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四个村子,高低错落有致,构成别样的靓丽风景。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方便随时观光的客栈。属东哇村离仙女滩的游客中心最近。其它村子里客栈周围分别建有几处不错的观景平台。在平台上可以更好地欣赏晨光中云雾缭绕的宛若仙境般宁静的藏寨之美;抑或感受夕阳西下的山村寥廓意境。</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最引人入胜的景色之一是山奇,要么是布满绿草和云杉,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深、浅绿色交织,柔美清丽;要么是峰峦叠嶂,峭壁高耸俊俏,铁红、黑色、灰白色交杂在一起,色彩斑斓,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靓丽抢眼!</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穿越扎尕那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一个爱夸耀自己的人,但穿越扎尕那大峡谷的经历却特别想与大家分享。这是超越过往的经历,这是挑战自我的毅力,这是充满冒险的刺激,这是探索未知的勇气,这是于绝望中见曙光怦然心动,这是历尽艰险回归重逢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上图了吧?扎尕那大峡谷从一线天环穿至仙女滩全长22公里,这是一个未完成全线开发的线路。一般从游客中心乘观光车到一线天,有几种选择:一是游览完一线天乘观光车返回游览仙女滩和仙女湖;第二是骑马完成局部经典游览返回一线天;三是在当地向导带领下骑马环穿至仙女滩;四是徒步自己完成局部景点的游览沿原路返回一线天;五是徒步环穿至仙女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分队是三人一宠物犬,在一线天,宠物犬和她的主人就留下直接返回去游览仙女滩了。我和夫人这两年就喜欢游山玩水,自信体力还可以,也觉着在山上走路比骑马要安全些,遂选择了徒步,走到哪算哪吧。</p><p class="ql-block"> 正像那个示意图显示的那样,起初我们一直是向上攀登的。一路上,几乎都是山间小道,就是走的人多了,踏出路的那种。偶尔也会和骑马上山的游客在可以行车的土石路上会和。走走停停,感觉每走一步都比平时吃力。也难怪,我们这是在从海拔两千多米以上向三千五百米左右登山挺进呢!头天在客栈吃的都是半生不熟的米饭,海拔高,很难煮熟。我虽然耐力不错,但是有点高原反应,稍微登的多点或快一点就会喘不过气来。这样边走边拍照,边和其他游人(多数是徒步的,个别骑马的)搭讪,不断探问距前路景点的距离。时不时会有从前方折返的游客,有几位好心人劝我们沿原路返回吧,说是我们目前只走了环穿不足三分之一的路程,离石林还远着呢。我虽然六十多岁的人了,但就是有点不服输的劲!有股子韧劲!其实,我们根本没做登山的准备,以为这里的山都不高,又是游大峡谷,就是没想到高原行路难啊!到得神王庙再往前走的就只剩下我们夫妇和两组年轻人了,他们是有备而来,就是准备环穿的。年轻人多次劝我沿原路返回,况且我也没带装备,我这心里就是想啊,从北京驱车两千多公里,不就是想多看看异地风光吗?过了神王庙没多远夫人说要原路返回了,我也准备陪她返回。但她了解我的性格,怕我怪她。把登山杖留给了我。</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一个人环穿我心里还真没底,但我有信心,凭我的体力和耐力就是多费点时间罢了。大约走了两三公里,见前面一组年轻人正在一小瀑布下休息,拍了张照片,没敢多耽搁,赶紧继续赶路,我是想我要尽量走在前面,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后面的人赶上来兴许能搭把手,但之后这一组四人再也没有超过我,当然或许他们同我走的不是同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  转过一个垭口,远望前面的山色彩为之一变,十几尊铁红与灰黑的石柱矗立山腰间,与乳黄色的山体形成鲜明对照,煞是抢眼!心中暗喜,这恐怕就是石林了。恰巧左边的山脚下有一对老夫妻在自家的窝棚前忙碌着自己的活计。老爷子告诉我前面那座山就是石林,是扎尕那最美的风景之一,也是这一片海拔最高的地方。这真是没有勇往直前的不是!路边的野山花也向我露出了笑脸。</p> <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到得石林是比较好的选择,单程大约八公里,原路返回是比较明智的。这样在十六公里左右。可我当时看着示意图,总觉着前后路程差不多,况且最困难的海拔高度已经战胜了,遂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突进。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走,这感觉就轻松了许多,步伐也加快了一些,在宝那西牧场赶上了另一拨四个年轻人。在赶上他们之前我也是战战兢兢,因为这一段根本找不到路,除了远近高山就是大草甸和肆意流淌的小溪。时不时的脚踩在草上,却是脚底一软,水从草中渗出,没过脚面。妈呀!我脑中突然闪过红军过草地的画面,这不会就是沼泽地吧?神经顿时有些紧张。赶紧定了定神,嗯,这时登山杖派上了用场,每一步都是登山杖先行。另外就是不再躲着马粪走,而是闻着马粪味走。反正马陷不进的沼泽地,我也不会陷进去的。看到前面几匹马在山脚下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心理顿时踏实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片草甸牧场,就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扎尕那大峡谷,脚下是乱石穿空,溪水轰鸣震耳,周遭是绝壁高耸,真真是体会到了扎尕那为什么有石头城之称。那四个年轻人由于有两位女将脱了后腿,我还是之前的策略,超过他们走在前面,不多时转过几个山弯就不见了他们的身影。前行已没有可见的路,我认定从高处往低处走,顺着溪流就一定能走出峡谷。但谈何容易!水在山间顺着山谷在石缝中穿流,人需要不断寻找落脚点,有时还需要从水的这一侧涉水到另一侧,鞋早已变成雨鞋了!好在是初夏,鞋又是那种麻制软底鞋。最可怕的是前面有山体滑坡,溪水不知所终,碎石泥土当道。那一刻真是有些绝望?往回撤?恐怕天黑之前出不了山谷。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沿碎石泥土向上攀爬,贴着山体跨过滑坡的碎石泥土堆,总算柳岸花明,脚下有了五十公分的羊肠小道,走不多远听到有推土机的轰鸣声,转过山去,看到工人们正在清理滑坡的碎石泥土。其中一位师傅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我,告诉我沿着山路还有4公里就可以走出峡谷了。此刻我真是百感交集,大喜过望。尽管两腿已经有些打晃,还是坚定的一步步走完这最后四公里,走出山谷,正巧碰上两位游玩小伙子要往谷里走,问我要走多长时间能到石林,听了我的经历只好同我一起返回仙女滩。这一环穿,26公里,35000步,历时8个多小时。创造了我最长的徒步记录,而且是高原徒步。以我六十有二的年龄,感到非常牛🐮!为我自己点赞!</p> <p class="ql-block">感受石头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