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5.19-21日,陪同美国回来探亲的桑娃夫妇和战友团团长夫妇逍遥游古镇。三天内去了西塘古镇、黎里古镇、震泽古镇、南浔古镇、芦墟古镇、金泽古镇、蟠龙天地,以及祥符石荡。</p> <p class="ql-block">去黎里古镇的途中,意外地遇到一大片紫色的柳叶马鞭草,驻足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b>黎里古镇,</b>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p> <p class="ql-block"><b>西塘古镇</b>,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为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p> <p class="ql-block"><b>震泽古镇,</b>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与浙江省毗邻,古称“吴头越尾”,是吴江的“西大门”。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为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慈云寺塔</p> <p class="ql-block"><b>南浔古镇</b>,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南浔古镇景区面积2.18平方公里。5A景区。</p> <p class="ql-block"><b>芦墟古镇</b>,位于苏州市吴江下辖的芦墟镇;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处。三国时期这里已成村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芦墟古镇是一座生活着的江南古镇;是由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年长的香樟树组成的江南人家画卷。千年古镇,蕴含着时光沉淀之美,需要用心去细细品读。每一扇破旧的窗,每一堵斑驳的墙,仿佛都能讲出蹉跎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芦墟古镇与其他江南古镇最大的不同是,这里完全找不到任何商业开发的痕迹,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风韵,颇为难得。</span></p> <p class="ql-block">江南古镇特色之一的跨街楼。</p> <p class="ql-block">嘉善美丽豪酒店餐厅品尝美食</p> <p class="ql-block"><b>祥符石荡</b></p> <p class="ql-block">金灿灿的麦田</p> <p class="ql-block">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b>金泽古镇</b>隶属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南,是江、浙两省进入上海的西大门,也是上海唯一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的镇。金泽全镇总面积108.4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普庆桥原名汴水虹桥,原建于北宋汴京城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上的一座桥,是中国古代木建桥梁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普庆桥</b>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复制的杰作。严格按古代的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度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b>普济桥</b></p> <p class="ql-block"><b>迎祥桥</b>位于金泽古镇核心区南首,也称南桥,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桥梁,为六柱五孔梁式石桥,全长34余米,宽仅2米多,且没有扶栏,也没有石阶,就像一条彩虹飞架在河面上。</p><p class="ql-block">迎祥桥的建造材料也很特别,用砖、石、木拼砌而成,桥柱是青石块,石柱上架着条石作为横梁,横梁上架着的是楠木,桥面两边外侧,整齐地覆贴着水磨方砖,这既保护了木梁,又增加了桥梁的外观的柔和美观。桥面全部是斜砌的青砖,虹形的桥面,虽然没有台阶,但因青砖是逆向斜砌,每隔一步,还有微微突起,所以上下桥决不会打滑。</p><p class="ql-block">砖桥无阶无栏,相传是因为元代蒙古族以骑兵著称,经常要骑马过桥,为骑士所需。</p> <p class="ql-block"><b>如意桥</b>位于金泽古镇核心区南段,始建于元至元年间,曾于清光绪年间重建,正好和普济桥呈“八”字型,对于沟通金泽上、下塘街和东胜港两岸起了很大作用。</p><p class="ql-block">如意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0.8米,宽3.4米,统一用花岗石建造,桥面凿有盘龙,右端有如意图案,桥南堍原来有祖师庙,也称祖师桥。两侧桥柱上有桥联,东联为“后果前因如意桥发心遂意,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西联为“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p> <p class="ql-block"><b>放生桥</b>位于金泽古镇核心区南段,始建于明代,因为桥堍有总管庙,故又称总管桥,桥长25.2米,宽2.5米,南北通向,沟通了从市镇到东岳庙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b>万安桥</b>位于金泽镇核心区北段,始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年),横跨在金溪市河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当时河东有佛阁,河西有财神阁,两阁间架起万安桥,这就是桥挑庙,一桥挑起两座庙。万安桥是单孔石拱桥,桥长29米,宽2.6米。</p> <p class="ql-block"><b>天皇阁桥</b></p> <p class="ql-block"><b>林老桥</b></p> <p class="ql-block"><b>蟠龙天地</b>总占地面积752亩,由三大功能空间构成:约23万方公共公园绿地“蟠龙公园”、约5万方水乡古镇商业“蟠龙天地”,以及约25万方涵盖洋房、合院、小高层产品的摩登江南人居范本“蟠龙国际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