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岩(1947~)诗书画兼擅,著作等身,文人气息浓烈。上世纪80年代即受藏家青睐,被誉为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美协原理事、福建省书协常务理事,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评议员,中国交通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199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沈岩书画艺术作品展》。翌年,应邀赴新加坡参加华族文化节并办《中国沈岩书画展》、开办学术讲座。2006年出席国际书法大展,新加坡总统纳丹接见。2007年,福建省美协、书协在沈耀初美术馆举办个展。2009年在漳州、2010年在深圳举办个展。2015年参加国际艺术家在德化瓷都的对话活动。2016年与台湾的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沈荣槐举办书画联展,当晚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2018年安徽省宣城市政府举办《神遇——沈岩书画艺术作品展》。2019年3月赴香港参加泉州社团30周年庆典赠送花瓶并展示《陶瓷遇上中国画》作品。《源远流长》图被人民大会堂收入50周年珍藏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初,为石涛纪念馆撰写门联:</p><p class="ql-block"> 石出奇峰能有几,</p><p class="ql-block"> 涛来虔客不嫌多。</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开馆被聘为名誉顾问。</p><p class="ql-block"> 专著《船政学堂》填补教育史空白,英文版、繁体版出版。《沈岩船政研究文集》《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船政史话》《清代陈季同(学贾吟)手稿校注》《面对大变革》等专著13本。主编《船政志》商务印书馆出版。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八届社科优秀奖,被誉为杰出研究员。</p> <h3>富春观钓 136X34cm</h3> <h3>林泉高致136X68cm(新加坡藏家收藏)</h3> <h3>《沈岩书画艺术作品展》</h3><h3> 1999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h3> <h3>前言:<br></h3><h3> 沈岩先生自幼酷爱书画,临池创作从不间断,经长期鍥而不舍的艰苦努力,终于自学有成,脱颖而出。其书画艺术,取法高古,积淀深厚,风格苍劲浩逸。山水画作,重传统,师造化,富学养,颇具宋人气度,又有现代精神。大幅作品,气势磅礴,韵致淋漓;小幅精品,笔致高远,妙趣天成。其笔情墨趣甚得郭熙、石涛、抱石等三昧。其书法艺术,以行、草为主,碑帖兼融,方圆并用,笔致洒脱,结体宽博,沉着畅快,劲健天真。他还工诗、联,常以诗入画,以联入书,文人气息浓烈。<br></h3><div> ——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div><div>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div><h3><br></h3> <h3>仿沈周蕉荫弄琴图 136X68cm(山东藏家收藏)</h3> <h3>仿富春山居图70X1800cm(厦门藏家收藏)</h3> <h3>天池石壁34X45cm(海外藏家收藏)</h3> <h3>仿唐寅层楼拔嶂图 136X68cm(人民美术出版社收藏)</h3> <h3>黄山云海180X48cm</h3> <h3>富春江前岳图 180X96cm(海外藏家收藏)</h3> <h3>书法:李白将进酒(八尺横幅,江苏藏家收藏)</h3> <h3>中国智慧图136X68cm</h3> <h3>古河有道180X48cm</h3> <h3>仿石涛卓然庐图(六尺整张竖幅)</h3> <h3>江州石景180X96cm(广西藏家收藏)</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书法自作词:临江仙 和三国演义开篇词并贺全球政党大会召开 180X96cm</font></h1><h3>词云:</h3><h3>浩浩黄河天上水,怒浇天下枭雄。</h3><h3>成王败寇几时空。</h3><h3>乾坤催岁月,日落满天红。</h3><h3>转眼雄狮今已醒,如梅笑傲春风。</h3><h3>平台喜建庆相逢。</h3><h3>全球和美事,都在举杯中。</h3> <h3>自弄扁舟、名园依绿34X45cm二件</h3> <h3>仿石涛长江图136X68cm</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ul><li>翟墨:沈岩先生的艺术有很深的传统,又有强烈的现代感。他的书画艺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达到了很高雅的境界。我用两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特点,就是“劲”和“秀”。“劲”就是苍劲,很有力度;“秀”就是秀气、文雅。他把传统的文人修养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激不厉,不浮不燥,相当完美。</li></ul></h3><h5><font color="#b04fbb">(翟墨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font></h5> <h3>鱼乐图 67X67cm(《中国画名家小品集(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入编10幅,此为其中之一)</h3> <h3>郎绍君:沈岩的山水,大体有两类,一类山重水复,丘壑繁密,笔墨从属于描绘。另一类结景单纯,丘壑疏松,笔墨有很大的自由性,游弋在描绘与表现之间,第一类作品近于全景式,相对经营,第二类作品多为截取式,相对随机。我喜欢第二类作品,因为它们更自然生动,也更具笔墨情趣。<br></h3><div>(郎绍君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2004年在《中国艺术》撰文《谈沈岩的书画》)</div> <h3>肖从云笔意图240X70cm(北京藏家收藏)</h3> <h3>鸟鸣山更幽70X45cm(中国画明信片之一,香港藏家收藏)</h3> <h3>刘晓路:在中国美术史上,专画武夷山并以此出名的画家寥寥无几。沈岩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大都源自真实的武夷山,但又不完全是武夷山的写照,而是胸中的丘壑。他的笔墨出入郭熙、石涛、傅抱石、陆俨少等古今山水名家,但又不是他们的照搬和拼凑,而是融会贯通为自己的风格。他写古人画意,画出的是自己的情趣。既有宋人山水气度,又有现代的精神。<br></h3><div>(刘晓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1999年4月15日在《中国文化报》撰文《泉向松边落,云从岫外归》)</div> <h3>武夷万古情244X62cm(厦门藏家收藏)</h3> <h3>意大利的《中意》杂志,封面刊登沈岩的横塘图。</h3><h3>《荣宝斋》刊登《品山若品茗》。茶有真香,山有神韵,贵在品也。</h3><h3>《上海铁道》封面、封底和内页20幅,刊登沈岩先生作品。</h3> <h3>妙笔生花(四尺整张竖幅,北京藏家收藏)</h3> <h3>徐恩存:画家笔下的山水,实是传统风神的重现,实是文化精神的形象化,在沈岩这里,山水画题材的创作因而是将现实之旅变为精神之途,将物质的空间化为心理样式的过程,进而凝定为中国文化精神源远流长的、灵动飘逸的精神境界。</h3><div>(徐恩存系《中国美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2000年1月27日在《中国书画报》撰文《取法高古 胸臆独抒---沈岩先生的书画艺术》)</div> <h3>福建藏家收藏</h3> <h3>足下文史、诗词、书画造诣均高,堪称闽中巨擘。</h3><h3>——著名诗人书法家百岁老人赵玉林先生2011年12月亲笔信</h3> <h3>福建藏家收藏</h3> <h3>题星云法师词一阙,调寄满江红</h3> <h3>何家良:沈岩先生自幼酷爱书画,临池创作不辍,其山水画作,以书入画,笔势开张,墨韵浓烈,既具宋人气度,又有傅抱石的笔意及现代的精神;书法则以行草见长,苍劲豪放,在中国中年一代艺术家中,颇具代表性。<br></h3><div>(何家良系新加坡艺术总会会长、南洋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2000年2月26日在新加坡《中国沈岩书画展》上致辞)</div> <h3>福建藏家收藏</h3> <h3>陈声桂: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今年华族文化节呈献的八项节目之一的沈岩书画展,已于今天下午由新加坡艺术总会会长何家良揭幕。……“一点天真规矩后,万般情趣黑白中”,这是他自作诗中的两句,正好对他自己的书法艺术做了很好的概括。<br></h3><div>(陈声桂系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2000年2月26日在新加坡《新明日报》撰文《万般情趣黑白》)</div> <h3>争鸣图136X34cm(北京藏家收藏)</h3> <h3>安徽藏家收藏</h3> <h3>何和应:我参观了沈岩先生的书画作品后,第一感觉就是很精彩。用笔洒脱,妙趣横生。<br></h3><div>(何和应系新加坡美术总会会长、著名画家2000年2月28日下午,到展厅参观后对观众的回应)</div><div><br></div> <h3>魏维贤:书法,几种书体都写得很好。绘画,山水花鸟都擅长,这种全能的画家太少太少了。很多人会一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看《逸趣》的松鼠画得多好,很生动,又有自己的风格。金鱼也画得很好,可以和王雪涛、李可染的比美。山水画炉火纯青,风格独特,取自宋代,学自石涛,又融入历代许多名家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貌。实在是好,我祝办展成功!<br></h3><div>(魏维贤博士系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原南院艺术学院院长,2000年2月28日下午到展厅参观后对观众的回应)</div><div><br></div><div><br></div> <h3>千古高风52X38cm(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名家小品》2005年版,上海藏家收藏)</h3> <h3>厦门藏家收藏</h3> <h3>山东藏家收藏</h3> <h3>黄若舟:沈岩作画,重传统而又有创新,他强调笔墨情趣,要求线条富有生命力,形体富有立体感、动感,布局活泼、空灵。他主张师古人,师造化,师能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他推崇石涛的“神遇”说,谓之“山川非我我非山,山我神遇即真山;笔墨非我我非墨,墨我神遇即真墨;自然非我我非然,然我神遇即真然”;这就是有所悟,又有所发挥也。<br></h3><div>(黄若舟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1997年3月29日在《香港商报》撰文《书神采,画气韵——沈岩书画艺术小议》)</div><div><br></div><div><br></div> <h3>沈慕羽:接来大信封一个,启开一览,惊喜异常,如获至宝。承惠赠嵌名联一幅,书工及辞义,超越凡品。此乃贤侄平日修炼之功。杰作被罗致,大名被编入典籍,非倖致也。宗侄今年才半百,书画功力之深厚,有如老匠。假以时日,何可限量。今日之明星,即明日之超级明星也,不禁嘉贺!<br></h3><div>(沈慕羽局绅系马来西亚华人领袖、书法界泰斗、拿督,1999年2月2日《致沈岩先生的信》)</div><div><br></div><div><br></div> <h3>异国风情--湖边(四尺对开斗方)</h3> <h3>魏伟杰:喜接先生墨宝,苍劲有力且毫放不羈,诚福建第一笔也。<br></h3><div>(魏伟杰系世界华人文物收藏家协会主席、著名收藏家,1999年2月《致沈岩先生的信》)</div><div><br></div><div><br></div> <h3>沈岩的作品中对碑的吸收非常精彩,他以书法的线条语言表达山水的皴法,笔墨洗练,饱含情感。此次画展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提示:一位艺术家的素质必须是全方位的。沈岩和沈荣槐两位艺术家通晓传统国学文化,他们的诗词歌赋,笔墨语言,诗书画印自成一家,能够在特定的画面情境下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怀,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代、人民、自我和未来对话。</h3><h3>——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协副主席柯云瀚</h3> <h3>翠色烟岚关不住(六尺整张横幅)</h3> <h3>我和沈岩先生相交已久,素来激赏沈岩先生的艺术功力和底蕴,也非常认同他的文化情怀和见解。沈先生幼承家学,根基深厚,几十年笔耕不辍,佳作频出。他的书法刚毅遒劲,画作意境深远,诗词洗练旷达,始终有文人气息和精神血脉流淌其间。观赏其作品不仅是艺术享受的过程,也能切实触摸到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脉搏,在翰墨飘香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h3><h3>——原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h3> <h3>异国风情--德国城堡(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收藏)</h3> <h3>沈岩先生的画作,寄新意于高古之中,辟心境于笔墨之外。他的书法,积淀深厚,融碑孕帖,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他的作品,画中有书,书中有画,有意境,有深度,值得慢慢品茗,长久回味。</h3><h3>传统文化熔铸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始终秉持坚定信心,从沈先生的作品里,我也读到了中国书画内生的定力与从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正在更深层次遇合和交融,进一步呈现生机活力。我期待沈岩先生的作品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h3><h3>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h3> <h3>江游图(四尺对开斗方)</h3> <h3>自作词,江阴港集团收藏</h3> <h3>园趣(四尺整张竖幅)</h3> <h3>鸡徳图(四尺对开斗方)</h3> <h3>春江日丽240X70cm</h3> <h3>德化报纸刊登当代著名书画家沈岩的文章《德化陶瓷与中国画结合相得益彰》,并寄给香港</h3> <h3>陈守仁先生高兴地接受沈岩先生绘制的瓷瓶</h3> <h3>福建日报刊登走访沈岩的文章</h3>